時空之門?夏威夷望遠鏡午夜捕捉到螺旋光環,確認不是飛機也不是飛碟

天空之城 2023/01/28 檢舉 我要評論

國外網站《生命科學》1月26日報道,1月18日午夜時分,夏威夷島毛納基山山頂上的斯巴魯望遠鏡捕捉到非常詭異的一幕:一個完美的螺旋狀光環在夜空之上邊旋轉邊移動,幾分鐘后消失在虛空中。

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外星文明,外星文明三體人通過微觀的智子來威脅和除掉人類科學家,阻止地球人類基礎科學的發展。

那麼,夏威夷上空的螺旋狀光環會不會是外星飛碟趁我們熟睡時偷偷監測我們呢?現在我們就來揭開事實真相,螺旋狀光環究竟是什麼?

斯巴魯望遠鏡是建造在美國夏威夷島休眠火山毛納基山(Mauna Kea),海拔4139米山頂上的一台光學望遠鏡,口徑達8.2米,焦距15米,整個望遠鏡采用了圓柱形設計,高約43米,直徑40米。

1991年4月開始建造,直到1999年1月才正式開始科學觀測,當時它可是世界最大的單鏡面望遠鏡,毛納基山火山因為這台望遠鏡而聞名全世界,不過現在被隔壁的凱克望遠鏡給超越了。

美國地盤以外的好多東西都是美國的,按照常理,美國地盤上的望遠鏡一定是美國的,但斯巴魯望遠鏡可能要讓你失望了,它屬于日本,由日本國家天文台(NAOJ) 和日本朝日新聞社共同出資建造,總耗資達3.7億美元。

斯巴魯望遠鏡旨在收集可見光,對太陽系內的天體和系外天體進行觀測,例如火星、金星、木星、月球都可以通過斯巴魯望遠鏡觀測到。

夏威夷時間1月18日4時43分,日本天文學家通過斯巴魯望遠鏡觀測夜空時無意捕捉到詭異的一幕:一個完美的螺旋狀光環邊移動邊旋轉,在黑色夜空中顯得很明亮,但是幾分鐘后無緣無故消失在虛空中。

它究竟是什麼東西?日本天文學家立刻對該物體進行了分析確認,很快就有了結論: 螺旋狀光環既不是飛鳥和飛機,也不是外星飛碟,而是一枚美國火箭殘骸。

螺旋光環只是一枚火箭殘骸,可能會有人很不贊成這一解釋,憑什麼說它是一枚火箭殘骸,你見過火箭殘骸是這個樣子墜落的嗎?

時間非常吻合

美國東部時間1月18日7點24分,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站升空,將美國第6顆GPS-3衛星送入2萬公里高的橢圓軌道,此次發射非常成功,火箭助推器完美回收。

獵鷹9號火箭屬于兩極結構,第一級箭(火箭助推器)發射3分鐘后分離,降落在大西洋「當然我依然愛你」號無人船上,第二級發動機繼續加速度推進,直到GPS衛星成功入軌后發動機才關停。

GPS衛星分離入軌意味著火箭使命結束,第二級箭成為了廢棄物,開始返回大氣層,不過在返回大氣層前將噴射剩余燃料,獵鷹9號火箭燃料是液氧和甲烷,噴射過程產生推力,火箭殘骸在旋轉。

夏威夷時間1月18日4時43分,換算成美國東部時間是1月18日9時43分,即獵鷹9號火箭發射后2小時,過境夏威夷上空的第二級火箭殘骸正執行進入大氣層的最后任務-噴射剩余燃料,剛好被斯巴魯望遠鏡捕捉,時間非常吻合。

出現「暮光效應」

獵鷹9號火箭殘骸之所以出現螺旋光環,是因為出現了「暮光效應」,暮光效應是指光照區域中的飛行器軌跡云看起來像是在「發光」,其實是在反射陽光,凌晨時分的夜光云就屬于是暮光效益。

夏威夷時間1月18日4時43分剛好是黎明前,地面和低空黑暗無光,處在陰影區域,但數公里高的天空已經被陽光照亮,處在光照區域中,螺旋光環就出現在光照區域中。

外太空溫度約-270.3℃,幾乎接近絕對0度,不過地球大氣層附近的太空溫度要略高一些,獵鷹9號火箭燃料為液氧和甲烷,噴射而出的液氧和甲烷遇極端低溫迅速結成冰晶,散射陽光, 出現「暮光效應」,于是我們看到明亮光環。

時間非常吻合,加上「暮光效應」,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螺旋狀光環不是飛鳥和飛機,也不是外星飛碟,而是美國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18日7點24分發射的獵鷹9號火箭二級殘骸。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