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人們都相信人在去世之后靈魂會前往另一個空間,而這里常常被稱為 「冥界」。中外的冥界竟然出奇的相似,都有必須要渡過的冥河,以及引導去往來生的冥界使者。
冥界的主色調往往是陰暗、寒冷的,畢竟在這里不會有一絲生氣。
或許在大家看來,冥界只存在于傳說當中, 但其實寒冷又黑暗的「冥界」已經被找到了,在里面待一年等于地球的 248年。那麼,這個「冥界」到底是哪里?為何在這里的一年會如此漫長?
「詭異」的冥王星
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寒冷又黑暗的「冥界」正是 冥王星。
冥王星作為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一位「兄弟」。或許由于相隔甚遠,這位兄弟看起來脾氣并不好, 不僅因為接收到的陽光太少而顯得「冷冰冰」,就連公轉軌道都與其他的「八兄弟」相差甚遠,算得上是真正的怪胎了。
冥王星這個名字是根據其英文名字Pluto「意譯」的,因為這個名字本身指的就是羅馬神話當中的冥界主神,所以咱們就接地氣的將其翻譯成「冥王星」了,并且不少人都認為, 冥王星之上的環境確實也和冥界十分類似。
作為一顆距離太陽十分遙遠的天體, 冥王星的軌道 「扁」得厲害,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個橢圓形,在這種情況下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差異極大。 當其位于近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大約有44億千米,而遠日點則能達到74億千米。
所以,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陽其實更小,而且由于距離太遠, 接收到的光亮實在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更多時候冥王星都身處寒冷與黑暗當中。
根據資料來看, 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 零下229攝氏度左右,這種環境可以說是落地就變成「冰棍」了。
此外, 冥王星軌道的離心率和傾角都非常高,這使得它看起來和太陽系其他的行星都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這樣怪異的軌道再加上非常遠的距離, 使得冥王星的公轉周期長達 247.94年。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依舊用公轉一圈當成「一年」,那麼在冥王星里呆「一年」,就等于在地球上的248年。
可想而知,假如地球上和冥王星上都有人,他們按照各自的公轉周期當成「一年」的單位,那麼將會造成怎樣的「誤會」。
舉個例子,假如到那時人的壽命最少都有一千年, 而地球上的人囑咐冥王星上的人一年之后給自己打電話。
就這樣地球人在電話前苦苦等了240多年,才終于接到了冥王星上人打的電話,在接通電話之后,地球人肯定會指責冥王星人不信守承諾,但冥王星人卻不能理解,畢竟那里的一年真的就是這麼漫長。
由此可見,這顆古怪的天體,確實和人類此前發現的所有行星都不一樣。而這家伙也確實因為過于特殊, 在2006年時被踢出了行星的隊伍,降級成為了 矮行星。
這大概就是太陽系行星們的「排外行為」吧,畢竟大家看起來和這個兄弟都不怎麼相似或者親密。
那麼,冥王星到底為什麼被降級呢?降級之后的它變成了什麼?
被踢出行星隊伍卻堅持「比心」
絕大多數人都有印象, 在很早之前太陽系當中是有九大行星的。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科學家都說只有八大行星了,就連相關的科普讀物上都是這麼寫的, 不禁讓大家懷疑是不是「曼德拉效應」又出現了,難道說咱們的記憶都被更改了嗎?
顯然不是, 因為 冥王星降級事件 在天文學界還是非常出名的,至于為什麼會被降級,主要是因為人類在「網戀奔現」之后發現冥王星根本不是想象中那樣高大威猛, 反而個頭都比不上月球大。
從冥王星的基本資料來看, 它的質量是月球的六分之一,體積是月球的三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它不論面對太陽系內哪一顆行星,都顯得有些過于 「迷你」了。
而且更詭異的是,個頭這麼小的冥王星還有一個體直徑有自己一半大的衛星。根據新視野號觀察到的資料來看, 冥衛一和冥王星之間的質量比是0.1218比1。
綜上所述,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根本算不上是一顆行星。為了有理有據的將它逐出行星行列,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專門制定了新的 「行星定義」。
即想成為行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分別是環太陽運行、有足夠的質量是自己保持或者接近球形、引力能夠將軌道內及附近的天體清理出去。
很顯然,冥王星滿足了前兩者,卻沒有滿足最后一個條件。在這之后,它就被降級成為了矮行星,徹底和從前的行星兄弟們「一刀兩斷」了。
不過,隨著人們對冥王星的了解愈加深刻,就越覺得這個矮個子其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不那麼「冷酷恐怖」。甚至說, 在它的表面,還有一個神似愛心的圖案,似乎在表達著自己的善意。
科學家解釋道,這個愛心其實是冥王星上的一片平原,他們為其命名為 「斯普特尼克平原」。這里看起來非常的光滑,就像是經過了反復打磨一樣。
在后續的探索當中, 科學家甚至認為這顆「愛心」真的是「活的」,因為這樣光滑的平面或許代表著其表面正在 「沸騰」。
總之,人們對于冥王星身上的這個愛心圖案有著非常多的猜測。這一切的謎題,恐怕只有等到我們的科技更進一步,去那里親眼看看才能搞清楚了。
那麼,如果未來人類能登陸冥王星,會看到怎樣的世界呢?那里真的是終年被籠罩在黑暗當中嗎?
如果人類登陸冥王星
咱們在上文中就提到了, 站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陽與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還是有較大區別的。不過,如果你一定要站在那里直視太陽的話,還是會感到陽光異常的刺眼。
人類想成功登陸冥王星,除了要想辦法給自己的飛船提速以外, 還需要穿過冥王星附近由冰塊、行星碎片等組成的區域。當順利穿過之后,在慢慢下降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冥王星上「打出溜滑」的冰面,可以說是一秒就入冬了。
我們需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能走下飛船,在冥王星的表面行走。此時,四周一片寂靜,頭頂的天是黑暗的, 只有一個形似「聚光燈」的小光點位于遠處,它雖然刺眼,但是帶來的光卻沒有想象中那麼亮。
如果你在此時環望四周, 就會發現空中還掛著一個巨大的天體,它帶來的「壓迫感」甚至能讓人產生窒息的感覺。這個天體正是陪伴冥王星的卡戎, 也就是冥衛一。
許多人可能會想,有再大的本事充其量不過是個衛星,沒什麼好怕的。但是咱們在前文中說了,冥衛一和冥王星的質量和體積比并不算大,在這種情況下, 站在冥王星上看冥衛一是,其視面積能達到月亮視面積的 40多倍。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八月十五團圓之夜, 看到了一個占據了大半夜空,甚至感覺近在眼前的「月亮」,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
當然,冥王星應該也會帶給我們一些驚喜,不少科學家都認為在它厚厚的冰層之下,其實藏著古老而又廣袤的地下海洋。 這些地下海洋當中可能還生存著最原始的生命,就像是人類在南極冰川的地下湖當中發現的情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