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就多次上演過。在這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事件莫過于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事件,當時一顆直徑超過10公里、質量相當于珠穆朗瑪峰重量的小行星突然闖入地球軌道,猛烈地撞向地球。
一場劇烈的爆炸之后,地球上的一切煙消云散。
而最近,據天文學家觀測,一顆直徑為160公里、重量達5000萬億噸的超大彗星正在從宇宙深處向地球疾馳而來,目前已經到達天王星與海王星之間的運行軌道。
小行星和彗星都是宇宙中的天體,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當接近太陽時,彗星在太陽的輻射作用下分解成彗頭和彗尾,狀如一把長長的掃帚,所以在我國古代神話當中,彗星又被稱為掃帚星。
對于人類來說,宇宙中最知名的彗星莫過于哈雷彗星了。它每隔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當它到達近日點的時候,人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等它下一次到達近日點,要到2061年7月28日了。
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和彗尾三個部分,彗發和彗尾的形成均來自于彗核物質的升華作用。彗星的主要重量都集中在彗核部分,所以對于地球而言,真正構成威脅的是彗星的主體部分——彗核。
這顆向地球疾馳而來的彗星被命名為貝爾納迪內利-伯恩斯坦彗星,編號為C/2014 UN271。C/2014 UN271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云,是在2014年10月份被天文學家佩德羅·伯納迪內利和加里·伯恩斯坦共同發現的。他們在暗能量巡天照片中發現了這顆彗星的蹤跡。
首次被發現時,C/2014 UN271距離太陽約29個天文單位,也就是43億公里,當時它正在接近海王星的軌道。到了2021年,它已經到達天王星與海王星之間的運行軌道,距離太陽只有約30億公里。
奧爾特云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云團,里面布滿著許許多多的彗星。通常情況下,這些彗星會繞著太陽系邊緣做平緩運動,并不會對太陽系內的各大行星造成威脅。然而,在一次引力波動的影響下,C/2014 UN271脫離了原來的運行軌道,開始在太陽系內橫沖直撞,并沖著地球飛來。
如果這顆直徑達160公里、重量達5000萬億噸的彗星徑直撞上地球,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后果呢?
首先,強烈的撞擊會嚴重干擾地球的自轉運動,包括減慢自轉速度、改變自轉角度,甚至完全反轉地球的自轉方向。這樣的改變將會給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帶來深遠的影響。
顯然,這顆彗星給地球帶來的沖擊遠不止于此。撞擊產生的塵埃物質很快就會充滿整個大氣層,使得陽光照射不到地球上,地球陷入一片漆黑。植物因光合作用無法進行而停止生長,動物因缺乏食物而被餓死。
撞擊還有可能造成地球各大板塊的相互擠壓運動,使得地球上地震、海嘯、火山同時迸發。
在那樣的情況下,人類很有可能重蹈恐龍的覆轍,被一場意外的災難埋葬在歷史的塵埃當中。
誠然,C/2014 UN271直接撞上地球的機率微乎其微。據天文學家分析,它很可能在與土星軌道擦肩而過后離我們遠去。
不過,任何事情只要有發生的機率,不管它有多低,我們都不能完全排除。如果這顆彗星真的要撞上地球,我們人類能拿出什麼樣的應對方案呢?
可以確定的是,作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演化程度最高的物種,人類絕不會像恐龍那樣束手無策。以目前人類科技發展的水平,人類能夠給出多種應對方案,比如利用核彈提前進行攔截,改變其飛行路徑等。
總而言之,面對類似的天外來物撞擊事件,人類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