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國際空間站一名宇航員在艙外工作時 ,水漏進頭盔,目前NASA已經叫停國際空間站所有太空行走的任務。
這已經不是美國艙外航天服第一次漏水了,就在今年3月份,也發生過一次頭盔進水事故。
2013年,歐洲宇航員盧卡·帕爾米塔諾甚至因為頭盔漏水,差點兒出事。
當時他正在太空行走,艙外航天服內的冷卻水泄露到了頭盔中 ,頭盔進了1.5升的水,在地球上頭盔進水,水會漂浮在下方,但是在失重環境下,水到處漂浮,不僅遮擋視線,甚至會灌進耳朵,鼻子,口腔之中,造成溺水效果。
當時他根本看不清環境,在艙外也無法將頭盔摘下,好在另一名宇航員就在他身后,發現不對后立刻幫助他返回空間站密封艙,空間站內的其他宇航員也迅速給密封艙增壓,幫助他們進艙。
事后宇航員帕米塔諾表示: 我向同事們表示感謝,卻聽不到他們說話,因為我的耳朵和鼻子在那幾分鐘里還滿是水。
美國宇航員為何還穿「古董衣」?
其實,美國宇航員所穿的艙外航天服,有些年頭了,甚至可以說是「古董衣」了,因為這些衣服全部生產于40多年前。
1974年,NASA斥巨資打造了18款艙外航天服,設計的尺寸有5種,能夠滿足不同身高、體型的宇航員穿著。
其中1號艙外航天服僅用于實驗,2號在地面試驗期間損毀;1986年挑戰者號失事,損毀了2套;2003年哥倫比亞號失事又損失了兩套;2015年龍貨運飛船任務失敗,也損失了一套。
目前只有11套能用,其中還有7套在地面接受翻新和維護。
這些 艙外航天服的使用壽命是15年,其中每使用25次送回地面翻修一次,雖然可以通過維修的方式來延長艙外航天服的壽命,但我們都知道,使用時間較長必定會伴隨著設備老化,當設備老化到一定程度時,維修也無法恢復其原有的功能。
而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
美國艙外航天服經常出現頭盔漏水事故,為此NASA取消過多次太空行走計劃,可要知道的是, 國際空間站需要定期太空行走來維護和檢修設備,沒了艙外航天服,如何執行出艙任務呢?
既然國際空間站離不開艙外航天服,那美國為啥沒有生產新的艙外航天服了呢?
其實,美國航天的發展在美蘇爭霸時達到最頂峰,為了爭霸,兩國甚至是舉全國之力發展航天事業,所以當時航天事業才突飛猛進,甚至在當時就已經實現了載人登月。
但是前蘇聯解體之后,美國投入在航天領域的資金銳減,很多航天項目有頭無尾, 沒有可持續性,艙外航天服就是如此,多年來沒有新款艙外航天服能夠補充和使用。
現如今美國其實已經在設計和生產了新的艙外航天服,但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國際空間站,而是為了 登月,月球和太空所面臨的環境一樣,都是高輻射,無氧氣,以及氣壓較低的環境,根本不適宜人類生存,想要在月球表面活動,必須要穿著艙外航天服。
美國提出了重返月球計劃,也就是打算重啟載人登月,載人登月必定要用到艙外航天服,可尷尬的是,艙外航天服的工藝竟然失傳了,當初為國際空間站打造艙外航天服的企業要麼破產,要麼多年沒有生產,早已經無法生產。
更何況,上個世紀70年代的技術也有些落后,美國只能重新設計和打造艙外航天服, 預計總投資需要超過10億美元才能打造出新款艙外航天服,可盡管如此,生產商也無法準時交工,也就是說無法在2024年11月之前生產兩套可供飛行的艙外航天服, 美國載人登月的時間或要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