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用ChatGPT拿下全班最高分,教授驚呆!全美高校打響AI反擊戰

天空之城 2023/01/27 檢舉 我要評論

ChatGPT已經讓大學老師們受到驚嚇了。

摸出門道的學生們,開始使用ChatGPT生成論文,得到了A+的分數。

現在,由于ChatGPT的泛濫,美國的很多大學已經打響了ChatGPT反擊戰——重設課程,提前預防!

全班得分最高的論文,是用ChatGPT寫的

上個月,北密歇根大學的哲學教授Antony Aumann在為自己任教的一門世界宗教課程評分時,驚喜地讀到了一篇「全班最好的論文」。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以簡潔的段落、恰當的舉例和嚴謹的論據,探討了罩袍禁令的道德意義。

是的,聰明如你肯定猜到了:這篇文章是用ChatGPT寫的。

Aumann質問提交論文的學生,論文是否由本人所寫。學生承認,論文的確是用ChatGPT寫的。

Aumann教授大為震驚。

Nature早就很有先見之明地發文,擔心ChatGPT會成為學生寫論文的工具

隨后他決定,在自己的這門課上,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在監控下,且在限制上網的瀏覽器中,撰寫論文初稿。在隨后的草稿中如有改動,學生必須解釋每個改動的理由。

Aumann教授還在考慮,在以后的學期,可能要放棄論文的考核方式。

不過,他也在另辟蹊徑,考慮如何讓ChatGPT融入課程中,比如讓學生評估ChatGPT的回答。

他設想了一下未來的課堂場景:在課上,他不會再說「這里有一些問題,讓我們人類來探討一下」,取而代之的是,「讓我們猜一猜,AI會怎麼想?」

Aumann教授的經歷并不是個案。

在全美范圍內,許多大學教授、系主任和管理人員,都在對課堂進行大規模的調整,以應對ChatGPT對教學活動造成的巨大沖擊。

很多教授在重新設計課程,更多地采用口試、小組合作和手寫文章作為評估方式,而不是在電腦上敲出來的文章。

整個教育系統,都在被顛覆

人工智能實驗室OpenAI在11月發布的ChatGPT,處于這場風暴的中心。

只要稍稍提示一下,ChatGPT就能生成妙筆生花、文采斐然的文字。

現在,它已經被用來寫情書、詩歌、同人小說……以及學校的論文。

而這,也顛覆了整個教學系統。

現在在學校里,老師們不得不仔細辨別,學生的作業是否是用ChatGPT寫的。

在紐約和西雅圖的公立學校系統,學校的Wi-Fi網絡和設備上已經全面禁止了ChatGPT。不過,也有學生可以輕松地繞過這些限制,繼續使用ChatGPT。

是的,生成式AI處于早期時,尤其會發生這種顛覆性的事。一位加拿大作家發出警告:大學論文已死!

面對這些爭議,OpenAI也有所回應。

OpenAI的一位發言人稱,實驗室已經認識到ChatGPT可能會被用來造成誤導,他們正在開發新的技術,幫人們識別ChatGPT生成的文本。

老師:抄襲的定義,是該改改了

為了應對ChatGPT的「入侵」,大學和老師們也開始研究如何去教育學生了解這個全新的AI工具。

在許多大學,ChatGPT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議題。管理人員建起了工作小組,發起全校范圍內的討論,探討應對ChatGPT的措施。

在華盛頓特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新澤西州新不倫瑞克省的羅格斯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布恩的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教授們正在逐步取消帶回家的開卷作業。

在疫情期間,這本來是主要的評估方式,但ChatGPT的出現讓這種方式顯得不再合理。

于是,教授們開始變著花樣地用課堂作業、手寫論文、小組作業和口試等等,作為新的考核方式。

現在,「寫五頁關于……的話題」這種作業,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佛羅里達大學英文系主任Sid Dobrin表示,學生「之所以抄襲,是因為作業從開始的設定里,就是可以被抄的」。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人文學科主席Frederick Luis Aldama表示,他計劃教授更新或更小眾的文本,比如莎士比亞早期的十四行詩,而不是《仲夏夜之夢》,這樣ChatGPT掌握的信息就會很少。

在他看來,ChatGPT的好處是,會激勵「那些依賴規范和原始文本的人超越他們的舒適區,去尋找網上沒有的材料。」

Aldama教授表示,如果無法禁止利用ChatGPT進行剽竊,他們會對學生的評分采取更嚴格的標準。

在他看來,一篇文章只有論文、引言、支持段落和結論,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升級我們的游戲,A級論文的想象力、 創造力和創新需要滲透到B級論文中。」

佛羅里達大學的教師們最近開會討論如何應對ChatGPT

另外,紐約水牛城大學和南卡羅來納州福爾曼大學紛紛表示,學校計劃將AI工具的討論加入到有關學術誠信的必修課中。

「我們會展示一個場景,讓學生看到什麼樣的行為是違背學術誠信的。我們希望防止事情發生,而不是在作弊發生時逮住學生。」水牛城大學學術誠信辦公室主任說。

與此同時,華盛頓大學和佛蒙特大學也開始起草針對學術誠信政策的修訂方案,讓剽竊的定義包括「使用生成式AI」。

達拉斯神學院負責招生服務和教育技術的副院長John Dyer表示,他也打算更新學院榮譽守則中有關剽竊的定義,增加諸如「將AI輸出的結果用在自己的論文里」這類的條款。

然而,濫用AI工具的現象很可能會愈演愈烈,因此一些教授和大學表示,他們計劃使用「AI檢測器」來根除這種行為。

著名的抄襲檢測服務商Turnitin也表示,公司預計將在今年加入更多的功能,來識別比如ChatGPT這類AI生成的內容。

現在,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羅德島大學等高校的6000多名教師也已經注冊并開始使用GPTZero,一個可以快速檢測AI生成文本的工具。

不過,也有很多大學并不打算下死命令禁止AI工具。理由也很簡單:不想侵犯「學術自由」。

佛羅里達大學的教務長Joe Glover說:「我們會嘗試制定一個總體的政策,來支持教職員工開設課程的權力,而不是針對某些特定的作弊手法。」

他十分肯定,這并不是學校不得不應對的最后一項新事物。

學生:有的在搞事,有的在嘗試

不過,永遠不要小瞧人類在「搞事情」這塊的積極性。

在Reddit上,加入ChatGPT社區的成員已經超過了13萬名。

其中,時不時就會有學生分享自己用ChatGPT寫作業的故事。

而在TikTok上,#Chatgpt標簽的瀏覽量也超過了6.45億,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同樣,這里面也不乏利用ChatGPT寫論文或碼代碼來博眼球的視訊。

其中一個視訊中,有個學生直接把「整篇」選擇題試卷都丟給了ChatGPT,讓它嗖嗖地生成了答案。

視訊的標題寫道:「你們隨意,反正我就是想讓ChatGPT參加我的期末考試。祝你學習愉快。」

當然,還有不少學生是抱著謹慎的態度,去嘗試將ChatGPT與學習相結合的。

比如27歲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和設計學院學生Lizzie Shackney,就會在寫論文時借助ChatGPT進行頭腦風暴,或者debug一些代碼。

Lizzie Shackney

在談到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課程時,她說道:「有些學科并不希望你卡在某個問題上出不來,只要我能理解代碼的含義就行。」

不過Shackney也表示,自己并不想過于依賴ChatGPT。

畢竟,賓夕法尼亞大學還沒有制定有關ChatGPT的使用規定,萬一學校哪天突然說要ban,那不就寄了麼。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