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執政45年,卻有24年不上朝,他靠什麼掌控大局?

天空之城 2022/08/28 檢舉 我要評論

公元1542年的一天深夜,十幾個年輕的小宮女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嘉靖皇帝的寢宮,她們彼此打氣般地對望一眼,而后將一個繩子套在了嘉靖皇帝的脖子上,隨即狠狠一拉,竟然把熟睡的嘉靖皇帝嘞醒了。由于太過害怕,她們立刻松了手,嘉靖皇帝這才躲過一劫。而這件事之后,給了這位「嗑藥」皇帝一個借口,從此不問政事。

嘉靖,一個差點被宮女除掉的皇帝,一個終日研究「紅藥丸」的皇帝,一個在位45年竟然有24年不上朝的皇帝,他是如何牢牢把控明朝大局,鏟除權臣又重用奸臣,卻始終能做到屹立不倒的呢?

一、從藩王到帝王之路

明朝多出奇葩皇帝,但是像嘉靖這般的確實不多見。譬如萬歷皇帝,在位48年,怠政28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學了爺爺嘉靖皇帝。但是,他們祖孫都有個共性:雖然不上朝卻依然能把控朝政,這算不算「帝王術」?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嘉靖皇帝,他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也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要說嘉靖這位爺的命特別好,因為他本來與皇位八竿子都打不著關系。他的老爹朱祐杬在哥哥朱佑樘繼位后不久,就去湖北就藩了,是名副其實的藩王。所以,嘉靖出生就注定了,未來是要繼承王爺之位,遠離皇權之爭的。

但是呢,偏偏明孝宗是史上最最癡情的帝王,他的一生只愛自己的發妻張皇后。身為一個皇帝,別說三宮六院了,除了張皇后,他身邊甚至沒有一個嬪妃,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雙人」。

實現了「一夫一妻」的明孝宗,也因為專情導致了一個后果,就是他只能跟張皇后生孩子,以至于只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就是朱厚照,另一個早夭了。所以不消說,皇位自然就屬于朱厚照。

朱厚照更絕,他老爹專一的過分,他自己則極端的貪圖享樂,還建立了著名的「豹房」,將老虎、豹子同美女關在一起,終日只知道荒/銀作樂,以至于早早地在31歲便駕崩了。遺憾的是,朱厚照沒有任何子嗣。

你說巧不巧,皇位繼承人選這個天大的餡餅,按照年齡排序就落到了嘉靖皇帝的頭上。

公元1521年,根據《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15歲的嘉靖成為了大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完成了從藩王到帝王的華麗轉變。

二、皇帝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嘉靖這位皇帝剛一登基就給群臣出了個難題,他要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尊為「帝」和「后」。

現在我們看這件事,會覺得不就是一個皇帝的孝心麼,有什麼大不了。您還別說,這事在當時可是天大的事。您想啊,嘉靖把自己爹媽弄成「先帝」和「太后」了,您把人家明武宗往哪放?所以, 這件事整整爭論了3年,卻持續了將近17年,最終以眾臣向嘉靖屈服為告終。

那麼,為什麼要特意提這把火呢?因為此時的嘉靖皇帝初登大寶,毫無根基的他卻敢提出與禮不合的問題,并且據理力爭,取得了勝利。這可不是因為嘉靖任性,而是他與權臣之間的一次較量,更是他初顯帝王之尊的重要節點。

不過, 這件被稱之為「禮議之爭」的大事件也給嘉靖帶去了一個弊端,他覺得自己就是天選之子,還想讓自己的身份再神話一點,這便是他開始瘋狂崇尚道教的開端。

三、妥妥的天下明君

嘉靖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皇帝,他在做皇帝的前半段時間可謂是一個明君,這一點遠比明武宗強百倍。

首先,嘉靖的性格是沙伐決斷的。明武宗的「豹房」里堆滿了珍禽異獸,而明武宗的墮落離不開一個人,此人深受明武宗寵信,他是明朝的一位守將,名叫江彬。

說起明武宗重用江彬還挺有意思,明武宗這個人四肢發達,一次在跟老虎打斗時,被這頭猛獸逼到了角落。恰好是江彬不顧生命危險,使得明武宗虎口脫險。所以,明武宗建立豹房后,便是江彬各種投其所好,帶著明武宗四處玩樂。

嘉靖登基后,不僅將明武宗最寵信的錦衣衛指揮使錢寧給除掉了,還把江彬一黨給徹底鏟除了。與此同時,嘉靖還做了一件極其收買人心的事,就是將明武宗在位時,因為直言納諫而獲刑的大臣們全部釋放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嘉靖都是一個妥妥的明主。當然,以上這些也只能說明嘉靖有正事,卻看不出他的治國手段。那麼,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政/治智慧如何。

在清理了明武宗時期的佞臣后,嘉靖自然要選拔一波為己所用的大臣,這時候就表現出了求賢若渴的明君之態。他接連下了好幾次圣旨,要求各地官員尋訪賢才,自己則一再強調了幾條標準:才識過人、堪當重任、不拘資格、不許避嫌。

當然,光是選人才也不足以支撐大明朝的復興。嘉靖皇帝看到了明朝此時的弊端,就是過去太過倚重宦官,所以他開始對宦官嚴加管束,使得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

除了官宦,明朝還有個沉疴舊疾,也是歷朝歷代都在極力規避的「外戚」。為了削弱外戚力量,嘉靖大膽地取消了外戚世襲制,而且還是從太后和皇后做起,這個力度可是夠大的。

除此之外, 嘉靖大膽改革了經濟制度,整肅科舉制度,使得朝野上下煥然一新,這一系列舉措都在昭示著這位皇帝的出色領導能力。

四、「紅丸」引禍端

但是, 同大多數皇帝一樣,前期自以為建樹頗多,可以載入史冊了,后期就開始無法自控地墮落。而嘉靖的墮落則與眾不同,在歷史為數不多的極度信奉道教的皇帝中,他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狠角色。

嘉靖重逢道教有幾點原因,首先,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嘉靖成長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古代的楚地特別迷信和崇尚巫術,哪怕到了明代依然沒有改變。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嘉靖越發篤信道教。

前面也提到了, 嘉靖寵信道教還有個原因,就是尋求治國之道,借此擴散「君權神授」的思想,加強地位的鞏固。當然,他還有個樸素的原因,就是希望長生不老,永享富貴。

既然信奉道教,必然離不開煉丹藥。只是,嘉靖的這味丹藥實在是太特別了,它被稱為「紅丸」,又名「紅鉛丸」。

可能有人要問了,丹藥不都是黑色的麼?怎麼嘉靖煉的丹藥卻是紅色的呢?別急,聽小編給您講講它的配方。

所謂「紅鉛」其實是與女子有關,而且必須是未婚配的女子,取其人生的第一次經血為配方。大家先別覺得反胃哈,這個藥方的重點是,每個年輕女子只可做一次藥引。所以,人數是個關鍵。

從1537年到1564年之間,嘉靖一共舉辦了四次大選,專門挑選8歲到14歲的幼女進宮。一方面是采「紅鉛」,另一方面就是滿足皇帝個人私/欲。

但是,等待這些女孩的第一次經期畢竟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宮里對這些姑娘采取了一種非常不人道的辦法,就是給她們服用大量藥物催經。違背自然規律的后果,自然就是對人身造成極大傷害,很多人甚至為此丟掉了性命。

我們知道,僧人在圓寂前會禁食禁水,就是為了保證身體潔凈。 為了確保這些年輕女孩的純凈,宮里在對她們催經的同時,還會嚴格控制她們禁食,只允許她們喝露水,吃桑葉,以至于宮女們苦不堪言。

年輕女子受折磨至此,年紀稍長的宮女也沒好到哪去。

因為嘉靖皇帝性格比較暴躁,大概是吃多了丸藥的緣故,所以性情乖戾,經常毆打宮女髮泄。這些宮女雖然不必產「紅鉛」,但是她們每天熬藥睡得晚,一大早還要去采露水,且全年無休。終于,幾個宮女忍不了了,便想到干脆除掉皇帝算了。

當時,有個叫楊金英的宮女,有一次侍奉嘉靖不周,嘉靖揚言要除掉她,以至于她終日惴惴不安。于是,她便集結了一些對皇帝恨之入骨的宮女,打算趁著夜深用繩子除掉嘉靖。

只可惜,想法很豐滿,現實卻很殘忍。就在她們合力用繩子套住嘉靖后,由于動靜太大,竟然吵醒了睡夢中的嘉靖,這些宮女因為害怕便逃散了。

幸運的嘉靖因此逃過一劫,這數十位宮女全部被處決,而嘉靖從此便以養病為由,開始了長達20年的退居幕后的皇帝生涯。

五、退居幕后仍能穩操勝券

漢武帝因為崇奉道教,以至于讓有心之人借機釀成「巫蠱之禍」。嘉靖皇帝因為崇信道教,除掉了不少直言進諫的忠臣,前期積攢的好人緣頓時都敗光了。

您說可笑不?嘉靖曾經救了許多諫臣,如今又再去殺他們,這生殺大權就是皇帝手中的砝碼,所以,即便嘉靖不再上朝,卻絲毫不影響他的威懾力。

那麼,嘉靖到底靠什麼來穩固時局呢?

小編以為, 嘉靖的帝王之術無外乎是會用人,只要用好這三類人,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①牢牢把控內閣

自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和中書省之后,仿照宋朝制度設置了大學士。到了明成祖朱棣繼位后,又設置了文淵閣,逐漸演變成了明朝普遍沿用的內閣。

可以說,內閣制是明朝皇權集權的產物。 明朝內閣的巔峰應該是明英宗朱祁鎮時期,以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三楊」,不僅輔佐明仁宗繼位,實現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夢想抱負,還使得明朝的盛世得以延續。所以,《明史》贊曰:「明稱賢相,必首三楊。」

嘉靖之所以能夠繼承皇位,也是得益于內閣首輔楊廷和的支持。因此, 嘉靖深知,只要他把控了內閣,就是對朝局的掌控。

嘉靖向內閣展示自己尊崇地位的方式,就是我們提到他繼位后的那第一把火。在嘉靖坐上皇位的第6天,便給文武百官拋出了一個難題:「我爹該叫啥?」

這件事的[高·潮]時期,上百位官員跪在宮門嚎啕痛哭,目的就是阻止嘉靖。最后,嘉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扒光了這幫文官的褲子,挨個進行仗刑,導致100多人中有17人被處決。

嘉靖難道就是為了給自己爹一個身份麼?當然不是。這是以楊廷和為首的內閣,和以小皇帝嘉靖為首的皇權之間的斗爭。要知道,這事開始時,嘉靖才是個十多歲的毛頭小子,這股韌勁、狠勁和殺伐決斷的果敢不正是皇帝范兒麼?

在這場十多年的斗爭中讓嘉靖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必須牢牢把控內閣,要把自己的人安插進去,實現皇帝的意志。也正是出于這個因素考慮,培養出了嘉靖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性格,同時也造就了奸臣嚴嵩。

在扶植嚴嵩的同時,嘉靖自己則坐山觀虎斗,以讓原本就有矛盾的內閣大臣之間互相算計,他則坐收漁翁之利。譬如先后「戰敗」的內閣大臣楊一清、張熜、夏言等等,嘉靖就是要找一個能聽從于自己的人,于是,嚴嵩就這樣扶搖直上。

可以說, 嘉靖非常聰明,因為他有著以自己意志為中心的政/治手腕,他也比明朝大多數皇帝更懂得如何利用皇權實現意圖。

②狠狠鉗制言官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留下一個祖訓,就是宋氏王朝不除言官。言官的一支筆可以寫千秋,而大多數言官都比較孤高自傲,又不是靠著硬手腕可以馴服的。所以,能收服言官絕對是皇帝的本事。

明朝時期的言官地位并不高,他們是整個官僚系統的監察部門,同時又是所謂的「言路」。雖說言官品階不高,但是言官有個極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對皇帝「指手畫腳」,也就是說可以對皇帝本人的一言一行提出批評意見。

嘉靖之所以想要控制言官,還是因為大禮議時吃過虧,當時的楊廷和可謂一呼百應,他與嘉靖唱對台戲,所有言官也全部站在楊廷和這邊。所以,嘉靖這個小心眼的算是記了仇,但凡有個大事小情,就愿意把鍋甩給言官。

前面提到了嘉靖選人才,他做這件事的目的一是昭示自己的「開明」,二就是要將朝廷言官換血,最高時期就在3個月免職了25個御史。這就是嘉靖,對任何人都不留情面,想到就去做。也正是嘉靖這種專制的性格,使得言官也學乖了。

當然,后期嘉靖都不必親自出手了,因為嚴嵩都代勞了。嚴嵩這個人極其善于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思,他深知皇帝對言官的厭惡,所以,他會利用嘉靖的這種心理去打擊異己。因為常有言官彈劾嚴嵩,于是,嚴嵩便借機激怒嘉靖,借皇帝的手對付他人。比如沈束就因為彈劾嚴嵩,被關進監獄長達18年。

「廷杖謫,至4而不悔。」這就是言官得罪嘉靖的下場,但凡有人敢忤逆他,多少先例都可以讓這些言官后怕。

在嘉靖的高壓管理下,進言的少了,聽到的真話更少了,自然也就助長了像嚴嵩這樣阿諛奉承的風氣。

③大力打擊宦官

常有一種說法是明朝亡于宦官,嘉靖在做藩王時,就已經能夠通過旁觀者的角度認清宦官權力過大的危害,所以坐上皇位后開始打擊宦官。但是,宦官當政的巔峰期也是自嘉靖開始。

要知道,嘉靖天天沉迷修仙煉道,光靠一個內閣控制朝堂,并不能達到制衡的作用。所以,嘉靖不是不允許宦官存在,而是只允許忠誠于自己的隊伍存在。

進京做皇帝時,嘉靖就帶著自己的原班人馬,并將這些心腹宦官安插在了東廠、司禮監等等重要崗位。您要說嘉靖真有什麼「帝王術」,那得說他的心眼子也比一般皇帝多一些。

做皇帝之前,嘉靖雖然人在湖北,但是也知道明武宗一朝正是因為宦官的存在,才沖擊了與內閣的平衡。因此在繼位后, 開始穩固自己的心腹,而后裁撤前朝宦官。

《明史》記載:「盡撤天下鎮守內臣及典京營倉場者,終四十余年不復設。」

嘉靖這招釜底抽薪,直接絕了太監們利用手中權力結交贓官,魚肉民眾之路。

當然,嘉靖對官宦打擊的同時,也在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大明朝的老祖宗朱元璋發明了錦衣衛的前身,為的就是廣發布置眼線,以達到凡事了如指掌的目的。

到了嘉靖這就開始發揚光大了,他完善了一整套特務機構,東廠、西廠、大內行廠和錦衣衛,全部為他所用,他們直接聽命于皇帝,用刑殘酷至極,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至此,嘉靖做到了「太阿在握,可無過慮」,一切盡在他的掌控中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