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遭原因不明的擾動:有什麼東西闖進來了?

天空之城 2022/10/29 檢舉 我要評論

太陽系的邊緣發生了理論無法解釋的怪異現象。該現象發生在日球層(heliosphere)和星際介質的交界處。通常來說,此處的現象能夠通過理論進行預測,而這一次卻不行。

太陽系、日球層、日球層頂和星際空間。NASA / JPL-Caltech

日球層指的是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內的一個氣泡狀結構,主要由太陽風(太陽產生的高能粒子流)推動形成。日球層邊緣處,與星際介質(分布在恒星際空間中的物質)相鄰的部分,則被稱為日球層頂(heliopause),怪異現象就發生在日球層頂。

日球層頂是動態的,其形態會發生變化。太陽風和星際介質會在兩側推動日球層頂,使其像拔河一樣往復移動。所以日球層頂會發生變化并不出人意料。科學家還根據數據,建立了一個理論模型。根據這個模型,可以對日球層頂的變化進行預測。

但最新的研究發現,日球層頂在某一時段內發生的變化卻與理論的預測相矛盾。科學家發現,日球層頂在2014年的幾個月中,曾一度產生了超過常值的高能中性原子發射線,表明那里發生了某種原因不明的「不對稱」事件。

隨后研究人員還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數據中發現,日球層頂的形態曾經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過顯著變化。

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這兩枚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的時間有巨大差異。盡管升空時間前后只差了一個月都不到(旅行者1號1977年8月20日升空,旅行者2號1977年9月5日升空),但它們進入星際空間的時間卻相差了6年(旅行者1號于2012年進入星際空間,而旅行者2號2018年才進入)。

目前已無探測器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更新的一手數據,因此這一發生在遙遠太陽系邊緣的怪異現象本質究竟是什麼,可能還需時日才能揭曉。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