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天子實力有多強?不僅軍力大于諸侯國之和,還有三種方式控制

天空之城 2022/10/02 檢舉 我要評論

西周時期我們知道,周天子的權力只能影響王京附近的地方,其它的地方都是間接影響,那麼周天子到底是如何統兵控制諸侯國的呢?其實方法比我們想的要復雜得多。

周天子對王室軍隊的領導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親自掌握軍隊的組建和整頓,《國語?魯語》載:「天子作師,公帥之,以懲不德.。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二是直接統帥王室軍隊出征,《呂氏春秋?音初》載,「周昭王親將征荊」;三是直接掌管各級將官的任命。

據《走馬休盤》等銘文記載,周天子不僅親自冊命「師氏」等高級武官,各地主管士兵來源的行政長官「邑人」、「走馬」一類較低武職也由周王親自任命。

另一方面,周天子還通過「命卿」制度,實現對諸侯國軍隊的統率權。「卿」是西周時的高等爵位,只有「命卿」才有帶兵權。《周禮?夏宮?司馬》曰:「王六年,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命卿」由天子所「命」,是周王在諸侯國的「守土之臣」。據《明公笠》銘文,東夷人反叛,周天子曾「令明公遣三族伐東.國」。

此外,周天子還在諸侯國軍中設「監軍」控制軍權。《禮記?王制》曰:「天子使其大夫為三監,監于方伯之國,國三人」。

同時,周天子自己的軍隊也非常強大,由夏官司馬來統帥。屬于夏官司馬的政務官員有:大司馬由卿充任,編制一人;小司馬由中大夫充任,編制二人;軍司馬由下大夫充任,編制四人;輿司馬由上士充任,編制八人;行司馬由中士充任,編制六人;旅由下士充任,編制三十二人;管文書保管的府編制六人;管文書制作的史編制六人;青三十二人,徒三百二十人。

關于軍隊的編制: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天子建六軍,大國建三軍,次國建二軍,小國建一軍。軍的統帥均由卿充任。二千五百人‘為一師,師的統帥均由中大夫充任。五百人為一旅,旅的統帥均由下大夫充任。一百人為一卒,卒長由上士充任。二十五人為一兩,兩司馬由中士充任。五人為一伍,每.伍都設伍長。一個軍,就設府二人,史六人,晉十人,徒一百人。司勛:由上士充任的編制二人,由下士充任的編制四人,下設府二人,史四人,胃二人,徒二十人。

根據《夏官司馬》,大司馬的職責,主管建立諸侯邦國的九種法律,來輔佐天子維護諸侯邦國的安定:劃分疆界,分封諸侯,來端正邦國;設立禮儀,分辨地位,來區分邦國諸臣的等第;提拔賢良,獎勵有功,來振作邦國;設立州牧國君,來加強邦國的聯系;設立軍隊,制止不法,來糾正邦國;合理分派貢物和賦稅,使符合各邦國的承受能力;統計百姓戶口,以便各邦國使用勞力;按爵位高低均平各國土地,使各邦國保持安定;使大國親愛小國,小國敬奉大國,以便各邦國之間和睦共處。

周天子用九伐的法律來端正各一邦國:恃強欺弱、以大犯小,就削減它的土地;殘害賢良、迫害民眾,就派兵討伐它;對內殘暴、劉一外侵凌,就廢除他的國君;田地荒蕪,人民離散,就削去它的領地;依據險地,不服大國,就派兵入境;害其親的,就捉拿治罪;放逐其國君,就處決他;不遵王命,輕侮政法,就杜塞它與鄰國的交通;

通過這種方式周天子才維持了幾百年的各國基本平衡和權威,可以說周天子并非完全的「虛君」,而是憑借實力鎮壓各國的「霸主」。 參考資料 【1】史記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