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韋布望遠鏡發布了第二張「創生之柱」(或稱「創世之柱」)照片。與第一張近紅外照片不同,這張照片是在中紅外波段上拍攝的,加之采用了不同的配色方案,照片看起來陰森恐怖,頗有「萬圣節」的氛圍感。
中紅外波段上的「創生之柱」。JWST
這張照片中的云柱呈藍灰色調,而背景則是橙紅色。這些距離地球約7000光年的巨大云柱位于巨蛇座的「鷹狀星云」內,內部包裹著許多正處于形成過程中的恒星胚胎。云柱內的氣體塵埃團塊如果質量足夠大,便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縮,緩慢升溫,最終觸發核聚變而變成恒星。
「創生之柱」最早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并為世人所知。但哈勃只能在可見光波段上成像,而韋布可以在紅外波段上成像,且其反射鏡巨大,可以提供銳利得多的影像。
中紅外波段上的「創生之柱」和近紅外波段上的「創生之柱」(「韋布」拍攝的宇宙「創世之柱」,恒星密度高得令人恐懼)在細節上有哪些不同?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