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即位后在1256年召集了「忽里勒台」大會,在會上議定了征服南宋、統一中原的戰略目標。經過不到兩年的努力,蒙哥決定和忽必烈兵分兩路:忽必烈主要進攻華中地區,而他則于1258年親率蒙漢聯軍,從今陜西、甘肅地區南下,經由劍閣古道攻入四川,以圖和忽必烈形成掎角之勢,完成對南宋的戰略包圍。
蒙哥率兵一路南下,眼看重慶就近在咫尺了,沒想到在重慶北邊的門戶合州招到了南宋軍隊的抵抗。台州的守軍是王堅將軍,在蒙哥到來之前,他已經帶領軍民迅速轉移到了州府附近的小鎮——釣魚城。
釣魚城位于嘉陵江東岸,三面環江,地勢險絕,自古就是軍事要塞,也是重慶的天然防御屏障。而在1240年,南宋為了防御北方的侵略派彭大雅將軍在此修筑了防御體系,而后又經過了多年的加固、修整和拓建,到蒙哥到來之前已經成為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堡壘了。
同時,台州守軍王堅將軍也是南宋的一名驍將,在蒙哥到來之前他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精心的備戰,在釣魚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并組織百姓進行軍事訓練,這樣城內軍民守軍達到了10余萬人,而且他還從外調運了一些新的城防軍事設備。
蒙哥剛剛來台州之時,便派出了南宋降將晉國寶去招降王堅,結果晉國寶反而被王堅斬首示眾了。
1259年1月蒙哥開始親自率軍攻城,但是久攻不下。同年4月,合州連降暴雨20天,蒙古軍被迫暫停進攻。6月蒙哥愛將、先鋒官汪德臣將軍被拋石機拋出的石塊擊傷,后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
汪德臣的陣亡打擊了蒙軍的氣勢,為了鼓舞士氣,蒙哥親自督戰。7月,蒙古軍繼續猛攻釣魚城。不料,蒙哥汗于陣中身亡,蒙古軍被迫北撤。
「釣魚城之戰」打破了蒙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并使得元憲宗蒙哥的陣亡,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而蒙哥的陣亡也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等人的汗位之爭的提前到來,延緩了蒙軍對南宋朝廷和華南、中南、江南百姓的征服步伐。
「釣魚城之戰」中蒙哥的陣亡,也影響了世界格局。由于蒙哥的離去,被派出進行第二次西征的蒙哥之弟旭烈兀正率領蒙軍和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友軍在敘利亞一帶,正準備進攻埃及時,聽聞蒙哥的4訊,便留下少量軍隊西征,而率主力大軍返回蒙古。結果自然是盟軍寡不敵眾,被埃及的軍隊打敗,從此盟軍的擴張行動逐漸走向低潮,所以釣魚城一戰在世界戰爭史上占有重要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