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紀元】3億年前的石炭紀,蜈蚣和蜻蜓稱霸世界,輝煌的巨蟲時代

天空之城 2022/08/18 檢舉 我要評論

地球有著40億漫長的生命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生命從最簡單的細胞一步步進化演化,成長為后來復雜的生命形式,物種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恐龍滅絕之后又經過了6000多萬的時間,終于有了人類的誕生。

雖然地球的生命史長達40億年,但是生命的進化演化過程并不是平均的,而是在5億年前迎來了生命大爆發,物種才開始變得豐富起來,才有了后來陸地生物,哺乳動物的出現。

可以說,地球真正開始的生命大進化時代,是從5億年前開始的,而在這段歲月里,生命也經過了幾次大的變動,不同的時期,生命的結構形式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數個輝煌的生命時代,不同的時代,地球的霸主又有不同。

如今的地球是哺乳動物的天下,人類是哺乳動物,我們可以看到的周邊,基本也都是哺乳動物,尤其是陸地生物,大部分都是哺乳動物。可以說,哺乳動物是如今地球的霸主,而人類又是哺乳動物當中的霸主,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哺乳動物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絲毫不亞于恐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恐龍,那是6500萬年前地球的霸主,而當時的地球生物界也稱為恐龍時代,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都是恐龍,遍布全球,數量也非常多。

恐龍是一種爬行動物,誕生于2億3500成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貫穿了地球三個時代,到達侏羅紀時期,恐龍迎來了最輝煌的進化時期,體型更加龐大的恐龍誕生了,恐龍界的霸主霸王龍也誕生于這個時期。

哺乳動物跟恐龍基本上是同一個時期出現的,只不過那個時候,哺乳動物的體型太小,力量也非常弱,完全無法跟龐大的恐龍相比,處在食物鏈的底端,基本上都隱藏于黑暗之中,晚上出來活動覓食,生活得異常艱難。

6500萬年前有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哺乳動物也出現了,那麼在恐龍和哺乳動物還未出現之前,地球的生命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當時的霸主又是誰?

3億年前還沒有恐龍和哺乳動物,那個時代科學家稱之為「石炭紀」,我們現在所用的煤炭,基本都是形成于這個時代。

如果對地球生命史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也知道,「石炭紀」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巨蟲時代」,之所以有這個稱呼,自然跟當時的物種形式有關。

在如今的時代,節肢類生物,尤其是昆蟲處于食物錠的底端,它們渺小,成為各種生物的食物。可是在3億年前,節肢類生物,尤其是昆蟲卻是當時的霸主,它們的體型異常巨大,人類站在它們面前,會感到恐懼和壓抑。

石炭紀持續時間大約在6500萬年左右,在這段時間里,節肢類生物迎來了輝煌的發展時期,當時的地球環境特別好,森林特別繁榮,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更是高達35%。

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下,節肢類動物迎來了最輝煌的發展時期,高含量氧的大氣環境對于昆蟲來說就是天堂,非常有異于節肢類生物的進化演化,于是巨型的節肢類生物開始出現,

這是一個會讓我們嚇到腿軟的世界,身長接近三米,立起來比姚明還要高的蜈蚣,就問你怕不怕,而天空的霸主蜻蜓同樣夸張,翼展達到了70多厘米,比現在的老鷹還要壯,捕食各種小動物,再看一看現在的蜻蜓,完全無法將二者聯系起來。

在4億2000萬年前,巨型的節肢動物開始稱霸地球的生物圈,到處都是各種節肢類生物,體型都不小,其中陸地的霸主是一種身長達到2米4的巨型蜈蚣,它屬于多足綱目的亞種——節胸屬。

節胸改口品是現在蜈蚣,馬陸的祖先,節胸蜈蚣雖然也有蜈蚣兩個字,但是它跟馬陸的關系更近一些。科學家曾經在新墨西哥州發現了巨型節胸蜈蚣的化石,它的寬度達到了50厘米,長度達到了2.4米,即使變成了化石,也可以看到它曾經的風采,僅僅是通過化石,也讓我們感到頭皮發麻,它實在是太大了。

可就是如此巨大威風的巨型蜈蚣,陸地霸主,食物鏈卻并不高,只吃樹葉,蕨類等植物,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食肉動物。所以,節胸蜈蚣看著可怕,可是卻受到當時小動物的喜歡,它并不會欺負這些弱小的生物,除非你主動招惹它。

而在巨蟲時代,真正讓小動物害怕的是天空的霸主-巨型蜻蜓。蜻蜓屬于昆蟲,是巨蟲時代的代表生物,也是當時昆蟲界的霸主,巨型蜻蜓的翼展可以達到74厘米,身長同樣也達到了2米多,從體型上來看,絲毫不亞于巨型蜈蚣。

由于巨型蜻蜓是具備高明的飛行本領,所以它的戰斗力在當時也處于霸主地位,而且它可是食物動物,經常會捕食其他的小型動物。

雖然3億年前的石炭紀號稱巨蟲時代,但是兩棲類動物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它是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也是第一批從海洋登上陸地生物的演化。

石炭紀的兩棲類動物主要是「殼椎亞綱」的物種,生活在小溪和沼澤附近,體型較小,物種多樣化,長相有的跟蠑螈類似,也有的長得像是鰻魚,還有一些長得像蜥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盜首螈」。

當然,在巨蟲稱霸的時代,這些兩棲類動物生活得非常艱難,經常會成為巨蟲的食物,直到后來巨蟲時代結束,兩棲類生物才迎來了發展機遇,向著兩個方向進化演化,一類成為了后來的恐龍,一類演化為哺乳動物。

巨蟲時代的終結跟當時的環境巨變有關,要知道在3億年前,陸地只有一個,我們稱之為盤古大陸,整個盤古大陸幾乎被森林覆蓋,下面形成了厚厚的煤炭層。

隨著大陸板塊活動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終于迎來了嚴重的后果,地幔深處的巖漿向上噴發,點燃了煤炭層,從下到上,一步步燒到了地面,大片的森林開始燃燒,再加上當時的含量氧太高,加劇了燃燒的程度,大量的有毒氣體也不斷進入到大氣層。

就這樣,地球的生態系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氣的含氧量也有了明顯的降低,巨蟲時代興于高含氧量,沒有了這個支撐之后,節肢類動物的也向著小型演化,巨蟲時代結束。

巨蟲時代結束之后,恐龍和哺乳動物開始登場,由于當時的地球環境更適用于恐龍的進化演化和發展,所以,恐龍稱霸了地球1.6億年,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引發了環境劇變,恐龍時代可能也不會結束,恐龍時代沒有結束,哺乳動物的時代也不會到來,若是那樣,人類能否出現也是一個未知數。

由此可見,人類能夠出現,最應該感謝的就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沒有它,可能也就不會有數百萬年前的人類出現,而現在稱霸地球的有可能是恐龍演化出的恐龍文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