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人被一顆小行星刷了屏。這顆寬約1500米的小行星名為2022 AP7,被認為是近8年來發現的可能會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
2022 AP7被發現時,它正在穿越太陽另一側的地球軌道。這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計算結果顯示,它穿越地球軌道時的交叉點,會在幾千年內越來越靠近地球,兩者相撞的機率將會逐漸上升。
而這還不是最令人擔憂的。值得關注的是,這顆小行星是在太陽的方向上被發現的。因為太陽的強光會讓在地球大氣層內進行觀測變得極為困難,所以太陽方向是天文學家尋找近地小天體的一個「盲點」。
要尋找太陽方向的小天體,最好的方法是向太空發射探測器。但如果指望不上,那麼天文學家就只能在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進行短暫的觀測。以2022 AP7為例,其觀測窗口只有早晚各10分鐘,而且還不能同時進行,實在少得可憐。但就算是探測器,也不能保證找到。
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表示,迄今為止只有大約25顆始終在地球軌道以內運行的小行星被發現,原因可能就是要在太陽附近找到它們太難了。幸運的是,始終在地球軌道內側運行的小行星一般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因為它們的軌道和地球軌道不相交。
NASA曾經表示,他們已對所有已知的近地天體在本世紀內的軌道參數進行了估算,結果顯示至少未來100年內地球不會遭殃。但這并不能讓所有人都放心。畢竟近年來,撞擊發生前幾小時才發現的小行星數量也不少,只是它們的個頭都不大。
雖然有數據顯示,人類目前已經追蹤到了大約95%的潛在有害近地小天體,但仍然有5%下落不明。因此一旦有未知的小天體從太陽的方向襲來,及時發現并展開防御顯然會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