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才數學家只活了33歲,但留下3900個怪異公式,解析黑洞秘密

天空之城 2022/12/04 檢舉 我要評論

對于很多人而言,數學這個學科實在是太難了,這門學科不僅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較高的智商才能夠精通。

很多人都因為數學對于單科成績的薄弱而錯失了許多上好學校,找好工作的好機會。因此,提起數學,很多人都會恨得牙癢癢。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卻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家普遍討厭數學這一學科,卻十分尊敬優秀的數學家們。

在數學家中,有一位名叫拉馬努金的「另類」,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只活了短短的33年。

但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拉馬努金卻留下了足足幾千個數學公式,直到今天人們還沒有完全解開,在這其中甚至還有著關于黑洞秘密的公式存在……

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拉馬努金出生于1887年的印度,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國家,經濟水平較為落后,人民的生活也十分拮據。

拉馬努金的家庭并不富裕,因此他只能去最普通的學校念書。最開始,父母把拉馬努金送進學校,只是為了讓他以后不成為「文盲」。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拉馬努金竟然是一個學習上的天才。

在5歲開始上學之后,拉馬努金的成績就沒有掉到過第2名,有時老師在黑板上的算式還沒寫完,他就能夠準確的說出答案。老師也對這樣一個天才孩童極為重視,為了不耽誤拉馬努金的學習,他們很快給拉馬努金準備了跳級考試。

幾次考試之后,拉馬努金就把小學課程全部跳完了。于是,不到10歲的他就進到了國中進行學習,整日泡在中學的圖書館里,老師們也對他感到十分欣慰,認為拉馬努金日后必將有所作為。

天才的滑鐵盧

但是,拉馬努金的成績在他升入高中之后就突然變得不穩定了,他的理工科成績每次都接近滿分,但在文史哲方面卻十分不堪,甚至還會出現不及格的情況。

老師們自然不能允許拉馬努金的成績出現如此巨大的波動,他們開始對拉馬努金進行鞭策,有時甚至用上了打罵和體罰。

老師的這種行為讓拉馬努金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他之所以偏科,是因為他對數學的興趣已經超越了世界的一切。他壓根就沒有讀過那些文史類的課本,又怎麼可能考出好成績呢?

但拉馬努金身邊的人并不能理解他的思維,父母眼看拉馬努金已經「失去天賦」,索性就讓他輟學打工。拉馬努金就這樣離開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校園,遭遇了人生當中的滑鐵盧。

拉馬努金的崛起

在離開校園之后,拉馬努金成為了一名秘書,整日幫著一位稅收官打點賬本。面對這些加減乘除的瑣事,拉馬努金只用半個腦子就能算得明明白白, 因此他的日子過得還算清閑。

在閑暇之余,拉馬努金還是喜歡鉆研數學,他從當地的圖書館里借來了許多高等數學的資料書,在研究過后開始自己撰寫公式和論文。

在覺得自己學有所成之后,拉馬努金把自己所寫的論文和公式郵寄給了當時十分著名的英國數學家 哈代

據說哈代剛剛拿到信的時候以為是別人的惡作劇,因為這封信件實在是太過古怪: 短暫的自我介紹之后,就是哈代從未見過的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

但哈代在耐心鉆研了兩個其中的公式之后,立刻發覺了不對勁。雖然這些公式還沒有被證明,但是其內部的數學邏輯卻十分令人震撼,如果運算合理的話,這些公式完全可以改變當代數學格局。

拉馬努金終于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在哈代的盛情邀請之下,他遠赴大不列顛,同哈代一起進行數學研究。

天才的一生

到達英國之后,拉馬努金立刻把自己的數學天賦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哈代的支持下,拉馬努金憑借天馬行空的邏輯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創造出了很多未經證實的數學公式,并且連同哈代一起合作發表了多篇論文。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 關于N的素因子范數理論」這篇論文。在現代數學中,這篇論文被認作是機率論的奠基石之一。

然而,由于廢寢忘食的學習和工作, 拉馬努金在1917年病倒了,當時的他只有30歲不到,在病床上,拉馬努金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對數學的熱忱,趁著自己還能思考,寫下了大量的數學公式和論文。

遺憾的是,到了1920年,病魔還是帶走了年輕的拉馬努金,當時的他只有33歲。

天才的遺產

拉馬努金在去世之前給這個世界留下了4000多個未經證實的數學公式,這些公式也是現在很多學生研究的課題。

其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個公式就是關于黑洞的 「模θ函數」,這個函數構建了一個:中心為基點,向內的函數值無窮大的基本模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該函數描述的無疑就是黑洞。

但拉馬努金去世的時候,人們還根本不知道宇宙當中有黑洞這樣的東西存在。拉馬努金這樣近乎于「預言」的公式,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結語

如果拉馬努金能夠活得久一些,他也許能夠揭開更多的數學謎團。回顧他的人生,也難免讓人感嘆一句:天妒英才。

而后世的學者們其實也在努力研究拉馬努金所留下的遺產,想必這也是紀念他的一種方式,更是數學家之間獨有的浪漫了吧。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