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嫌胡人進貢的動物長得丑,扔籠子里喂老虎,老虎卻伏地不起

天空之城 2022/10/12 檢舉 我要評論

中國歷史上,人們常將漢武帝與秦始皇并舉并稱,認為漢武帝劉徹乃是歷史上極少數能夠做到文治武功兩相得宜的雄主,堪稱「千古一帝」。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在長安繼位稱帝,在他的治理之下,漢朝憑借文景時期奠定的堅實基礎,經由武伐之勢擊破匈奴、吞并朝鮮,繼而開拓了漢朝最大的疆域版圖,可謂功業輝煌并引得萬邦來朝、天下所向!

很多異域的番邦小國為了向漢朝表示親近和友好,紛紛遣使臣子 帶著珍奇稀有的寶物進獻給大漢天子,且那些貢物里更是不乏一些中原從未有過的動物。

一次,西域胡人進獻上來的動物因為長相難看而被漢武帝所不喜,漢武帝起初命人將此獸扔進鐵籠里去喂老虎,誰知老虎卻在此獸面前伏低不起。

而實際上,那不討喜的「貢獸」正是第一只踏上中原大地的獅子。

漢武帝所締造的偉業和盛世直引得四夷賓服、萬邦來朝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繁盛的朝代,它是繼秦朝之后一個大統一的王朝,先后經歷了29位皇帝的統治,國祚長達407年之久。

漢朝始于漢高祖劉邦之手,在其用意的治理之下,漢民族和漢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劉邦去世后,執掌權柄的漢惠帝與呂后都沒有改變漢初所確立的政/治大方向,使得當時的社會依然安順和諧,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直都在穩步地提升。

其后,漢文帝劉恒和漢景帝劉啟兩位明君繼往開來,不但注重「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和平少戰,而且還平定了七國之亂,蓄力加強了中央集權,讓漢初原本衰頹的國力和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發展。

此外,漢景帝當政之時還尤其注重發展外貿經濟,不斷與周邊國度通商往來、出口創收,令漢朝的經濟步入了繁盛時代。

后來,中國史學家便將漢文帝與漢景帝所打造的漢朝第一個繁盛時期稱為 「文景之治」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的第10子、16歲的皇太子劉徹即皇帝位,成為了大漢朝的第7位天子漢武帝。

年少卻胸懷遠志的劉徹雄心萬丈,不但要傾力治理天下,還打算承上啟下,守社稷于祖宗、施功績于萬民,誓愿創出一個子民擁戴、四海升平、萬邦來朝的榮光盛世

在漢武帝劉徹的一番努力之下,大漢朝賢才畢集、經濟發達、富庶繁華、版圖擴大,一派順治之象。

漢武帝為了安壤衛疆,舉兵三度擊破匈奴強兵鐵騎,直打得匈奴人遠遁而去。

為確保絲綢之路能夠繼續暢通如故,漢武帝還遣使張騫到西域去溝通各國,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頻仍互通。

彼時,西域的大宛、樓蘭、龜茲、莎車、大月氏等國皆臣服于大漢朝的強盛威勢,他們自愿將汗血寶馬、能防水火的吉光毛裘、香料、續接弓弦的膠水以及奇珍異獸等統統奉上,敬獻給威服四方的漢武大帝

那些千奇百怪的特產和珍稀玩物令漢武帝大開眼界、逐一笑納,據史籍記載, 漢武帝還在宮苑中特意建造了一個「動物園」,園中設多處大型鐵籠,用以圈養那些進貢而來的珍禽異獸。

《后漢書》記載,為了更好地飼養及馴化那些飛禽走獸,大漢的天子不但專門指定了一個叫 「陵樹鄉」的地方用于飼養那些貢獸,而且還在三公九卿中特設了一個名為 「少府」的職位, 命其專門負責管養宮廷禽獸。

由此可見,包括漢武帝在內的大漢天子們還是非常喜歡觀賞和豢養異域「寵物」的。

漢武帝與老虎

老虎素來被古人視為可以驅邪避災、招富納福的祥瑞之獸,或許正因為虎是自然環境中的頂級掠食者且具備王者風范,所以 威嚴血性的漢武大帝劉徹也對老虎產生了特有的情結。

在其宮闈之中豢養了不少老虎,每每感到煩悶無趣之時,漢武帝就會去宮中的「動物園」里觀賞包括老虎在內的那些飛禽走獸,以盡游樂之意興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此前辦公所用的宮殿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于是,漢武帝又下令建造了一座新的宮殿—— 建章宮

建章宮始建于太初元年,其規模之宏大堪比史書中所載的秦未央宮,飛檐拱翹、千門萬戶,而在建章宮的西面, 漢武帝還特意命人建起了一個方圓可達數十里的養虎園。

那麼漢武帝究竟有多喜歡老虎呢?

據《史記》所載,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命人帶著其豢養的老虎等珍禽異獸趕赴泰山封禪,封禪大典結束后宮人將那些珍禽異獸當場放生,以取「萬瑞環繞、吉祥順遂」之妙意。

漢武帝嫌胡人的貢獸貌丑,遂將其扔入籠子喂虎,而老虎卻伏地不起

漢武帝春秋鼎盛之時,西域大宛國的一名使者奉王上之命向漢武帝進獻一只走獸。

此獸尚且年幼,外觀好似一只大犬,其叫聲洪越深沉,令人倍感震顫。

漢武帝對這只走獸并不感興趣,而且還覺得這次大宛國進貢上來的異獸樣貌極丑、氣勢欠缺,看起來比老虎要弱上許多。

因此,漢武帝還以為胡人進獻這樣難看的走獸是要暗戳戳地羞辱大漢朝, 便立刻叫宮人將那只貢獸趕進了虎籠,希望老虎能將它吃掉。

正當漢武帝準備觀看群虎分食貢獸的時候,奇怪的事發生了——那些原本向貢獸走來的老虎一時間都停下了腳步,隨即還紛紛伏趴在了地上,甚至還表現出驚懼不已的樣子

驚訝之際,漢武帝問那使者道:那貢獸叫做何物?

大宛使者恭敬地回答:此獸叫 「獅子」

大宛使者走后,漢武帝命人愈加頻繁地飼喂那只獅子,而日漸變得結實強壯的獅子也顯示出了其獨特的「威猛之勢」。

自那以后,漢武帝也對獅子產生了喜愛和敬畏之情,每每宮中設宴,還會特意讓王孫貴胄一睹獅子這種異域猛獸的獨特風采,以彰顯他所執掌的大漢朝方有別具一格的英武與神威。

盡管獅子源自于異域,但自從其踏上華夏大地之后,逐漸被人們所接納并變成了獨具中華民族魅力的吉祥瑞獸,人們賦予了獅子專屬的文化內涵,使其與中華傳統文化逐步相融,還 形成了中華的獅子文化:每逢吉慶的年節之日,舞獅表演總會博得眾人的喝彩;

民間巧匠雕刻成的石獅子早已成為古建筑不可或缺的裝飾物;或泥塑或布偶的玩具獅往往憨態可掬、稚氣可愛,是尋常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民俗玩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