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內一顆普通的行星,因為擁有適宜的環境,誕生了生命甚至發展出智慧文明,這讓地球顯得與眾不同。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可以追溯至38億年前,生命的出現就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至少目前來看只發生在地球之上。
一個星球上誕生生命必須要有合適的條件,一般我們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那便是「溫度、氧氣和水」,這很容易理解。一個行星保證和自己母星的距離,這樣接收到合適的輻射能,就可以保證適宜的溫度。
在合適的溫度之下有穩定液態水同時有充足的氧氣,這樣一個生命就可以生存下去了。一般我們把地球所在的范圍稱之為宜居帶,和太陽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于擁有適宜地溫度,這樣生命才會出現和發展。
當然一個天體擁有適宜地環境跟是否出現生命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但至少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地球的環境真的非常適合生命生存和發展,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人類或許需要另謀出路。
隨著人類發展出智慧文明,這些年來我們上天入地下海無所不能,能力越大就越想要掌控一些事情,尤其是人類文明自己的命運。地球作為一顆巖質行星,它的壽命可以說是無休止的,但是其它一些原因會影響地球的未來。
首先便是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近些年來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崛起,地球生態環境遭到一些破壞,例如最近幾年持續出現的極端天氣,包括極寒、打破紀錄高溫等等,很可能讓地球的氣候環境徹底被摧毀。例如霍金生前就進行過預言,地球未來會變成一個大火球,最后需要提前進行太空移民,這樣就可以避免和地球同歸于盡了。
如果想要進行太空移民,火星就是排在首位的選擇!
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根據所處的位置距離在5000萬公里到4億公里之間不等。根據火星和太陽的距離,它也處在宜居帶之中,只不過是在宜居帶的邊緣位置,正常情況下火星本應該也是宜居的,科學家推測遠古火星或許是生機勃勃的,只不過因為失去了磁場,在沒有磁場的保護之下,火星大氣層逐漸地被剝離,失去了穩定液態水。
火星或許也曾宜居,但是現在卻難以支持生命存在。雖然如此,但火星依然會是人類未來移民太空的首個選擇。
對于火星移民最為推崇的名人就是馬斯克,這是一位全才,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不僅造車還造火箭以及飛船,例如獵鷹9號運載火箭和龍飛船。
馬斯克對于移民火星是非常癡迷的,既然地球不是人類的永久家園,那麼有一天我們就要離開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而火星就是那個最好的選擇。馬斯克想要向火星運送一批人,讓他們成為人類移民火星的奠基者。
畢竟火星的環境并不適合生命生存,首先是溫度上比較低,其次并沒有氧氣。但是科學家發現火星上的二氧化碳還是很多的,例如火星上稀薄的大氣主要就是二氧化碳,而在火星的地表之下也存在著大量的凍結的二氧化碳。
在火星上建立生存基地,解決溫度問題、液態水問題以及氧氣的問題,就是人類移民火星的第一步。
近日馬斯克再次接受媒體采訪,就提到了人類移民火星這件事,馬斯克稱「自己不僅要開展移民火星的項目,并且會親自前往」,當然目前這個憧憬并無法實現。
按照馬斯克自己的說法,有一天當他變老之后,他會選擇加入到移民火星的大家庭,因為移民火星失敗的機率并不低,他更愿意在他年紀更大的時候來冒這個險。
人類雖然發展出智慧文明,也把腳印帶到了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之上,但是要想大規模移民火星并非易事。
火星是一個荒蕪的沙漠星球,如果想要在那里生活,我們需要的一切都必須要從地球上投放過去。其實還有更加關鍵的一點,那便是所有參與移民火星的都應該清楚,去往火星只能是單程票,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將與地球徹底說再見,這里包括你最親的人以及你最熟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