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墻」被發現,離地球很近但一直被遮擋,這究竟是何神物?

天空之城 2022/08/20 檢舉 我要評論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求宇宙的 終極奧秘,試圖探索出有關人類周圍的 一切未知。

絢麗的宇宙

但是,越是深入了解宇宙,人類就會越發現自己的 無知與渺小,「南極墻」的發現,讓人們認知到,在自己身處的 銀河系旁邊,居然還存在這樣一個的 「鄰居」

銀河系的鄰居

其實, 讓天文學家長久以來未能觀測到南極墻的神物,正是銀河系

由于人類身處于銀河系當中,而南極墻恰好處于銀河系的背面,人類難以觀測到這個宇宙當中的龐然大物。

銀河系阻擋了觀測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南極墻實在是 太大了,人類的觀測技術有限,長久以來人類都未能窺見南極墻的全貌,所以人們都認為沒有這樣一個存在。

就好像在一個人站在 泰山的面前,這個看到的只是泰山當中的一些石塊和植被,難以識別出全貌。

當然南極墻相比較人類來說更加的宏大,在南極墻當中, 由絲狀的宇宙網連接,本身并不明顯。

那麼 ,南極墻究竟有多大?

龐大的南極墻

南極墻長度約 14億光年,要知道人類存在的銀河系直徑也才10萬光年,這樣對比下來,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南極墻位于銀河系所在的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5億光年的位置,從整個宇宙來講,兩者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大小在5.2億光年左右,比南極墻還小兩倍不止。

可以肯定的是,南極墻并不是一個 獨立的超星系,而是類似于銀河系一般的存在。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南極墻可能存在于一個無比巨大的超星系當中,這個超星系的大小目前為止是超出了人類的 認知水平的。

觀測手段

南極墻并不真的是一面墻壁,它名字的由來是由于它的形狀像一面 鑲嵌著星星的墻壁。

再加上天文學家們是在 南極地區發現它的,故將它稱為南極墻。

天文學家們觀測它的時候,采用了 紅移的手段。

像一堵墻壁一般

所謂的紅移就是根據 宇宙膨脹理論得出來的,在天文學觀測當中,絕大多數的星體的光譜都存在紅移現象。

這種紅移是由于宇宙邊界的膨脹,將當中的星體 波長拉長, 天文學家通過這些變化的譜線來判斷星體的位置以及距離

在目前的天文學當中有關宇宙的膨脹存在兩個比較主流的說法。

其一,在地球上觀測的所有天體都在遠離地球,科學家就此推測,整個宇宙就是以 地球為中心,并不斷向外擴張的存在。

宇宙紅移

其二,宇宙在大爆炸之后,所有的天體都因為宇宙的膨脹在 互相遠離,這并不是說宇宙當中的星體在變大,而是宇宙本身的空間范圍在擴張。

而且有判斷稱, 宇宙邊界膨脹的速度早已經超過光速,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是無法超光速的,在這個理論當中,人類無法真正探索到宇宙的全貌。

不論哪種 說法是正確的,南極墻都在遠離地球,這是不爭的事實。

宇宙膨脹

在南極墻當中,存在億萬顆 星體,當中包括無數的恒星、衛星、行星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天文學家是如何判斷南極墻大小的 距離范圍,要知道南極墻當中的星體結構并不是相互聯系的,它們屬于分散的個體,看上去如同是散落的塵埃一般。

怎麼判斷哪些星體屬于南極墻的范圍,哪些又在南極墻之外呢?

宇宙網

判斷的方式并不只依靠一種, 其中引力和宇宙網是重要的判斷手段,多種方式齊驅并駕才能夠真正 科學地判斷出一個宇宙結構的范圍。

宇宙引力

舉個與人類相關的例子, 地球被太陽的引力吸引,地球屬于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部分,在 太陽系被銀河系吸引,太陽屬于銀河系當中的組成部分。

在銀河系當中各個部分并不相連,獨立存在,通過宇宙網相連接,這種連接的方式并不明顯, 因為宇宙網是由暗物質組成的

暗物質很少參與 電磁運動,與 的相互作用幾乎不存在,暗物質的可觀測性極低,至少肉眼是無法看到的。

暗物質是宇宙的一部分

科學家通過暗物質的 粒子來觀測暗物質的存在,當天文學家在觀測南極墻的時候,第一就是南極墻當中的引力作用,導致其中的 星體圍繞著南極墻運動。

第二宇宙網絡將南極墻構成一個整體,在南極墻「網絡」當中所串聯起來的所有星系,就是屬于南極墻的范圍。

南極墻的 「勢力范圍」長達14億光年,但它并不是宇宙當中已知的最大結果。

宇宙墻的結構巨大

宇宙當中的大

宇宙當中可觀測的最大結構是名為 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存在,武仙-北冕座長城橫跨100億光年,稱得上宇宙當中真正的「老大哥」。

武仙-北冕座長城距離地球約100億光年的位置,整體看上去像是細絲狀構成的人類神經元。

武仙-北冕座長城整體面積占據人類 可觀測宇宙的十分之一,有專家推測它的年齡足有100億年之久,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已經形成了。

武仙-北冕座長城

2013年人類在天文望遠鏡當中,多次觀測到來自武仙-北冕座長城處傳來的 伽馬射線暴。

伽馬射線暴是恒星死亡之后產生天文事件,伴隨著大量的能量以及光線,讓人類能夠很好地觀測到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存在。

目前人類對于武仙-北冕座長城的觀測少之又少,只有通過更多的觀測武仙-北冕座長城當中的伽馬射線暴,來認知這個龐大的 宇宙結構。

伽馬射線暴

武仙-北冕座長城對于人類來說顯得非常遙遠,與之相近的,目前可觀測宇宙的最大恒星是 史蒂文森2-18

對于人類來說,地球已經顯得足夠巨大,而太陽的大小和質量遠遠在于地球之上 ,但是史蒂文森2-18的半徑是太陽的2100倍還多

史蒂文森2-18的體積大小相當于太陽的 100億倍,它位于銀河系當中,距離地球約 2萬光年的位置,也是目前可觀測的最亮紅特巨星之一。

史蒂文森2-18

如果將史蒂文森2-18放在太陽系當中太陽的位置,那麼史蒂文森2-18的邊界范圍將吞沒土星的運行軌跡。

在蒼茫的宇宙當中,史蒂文森2-18以及武仙-北冕座長城究竟是不是宇宙之最呢?人類目前還不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在當中究竟孕育了多少 星體的存在。

人類目前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是 456億光年,這個距離的推斷是以地球為中心, 宇宙大爆炸為起點,來自宇宙大爆炸的 光輻射所能到達的最遠距離。

太陽系

再者就是,由于大爆炸產生之后,宇宙當中的一些部分距離人類太過遙遠,光線還 未能到達人類所在的區域,同樣也屬于不可觀測宇宙。

這個理論將地球視為宇宙的中心點,可觀測宇宙的范圍也隨之清晰可見。

對此,有人認為,人類未來可觀測宇宙的范圍還在不斷擴張,即便無法窺視宇宙的全貌,但也探求出宇宙大部分的 秘密

不過在哈勃定律當中,給出了人類一個 「未來可見極限」的概念,在概念當中指出,暗能量導致了宇宙超光速的擴展。

哈勃定律

在擴張過程當中,假設 暗能量物質保持不變,宇宙的膨脹速度不斷增加,在達到一個極限距離之后(620億光年), 人類再也無法觀測到620億光年外的其他星體

這個理論至今還在科學界進行 激烈的爭論,隨著越來越多理論的深入,相信有一天,人類探尋的宇宙秘密,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