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有多可怕?曾經的第九大行星,現已降級真不冤

天空之城 2022/12/09 檢舉 我要評論

小時候太陽系還曾是九大行星,但是因為冥王星的「掉隊」,早已經變成八大行星。夜晚仰望星空有些太陽系內的行星可以被肉眼所看到,并且十分的明亮,例如金星。還有幾顆由于距離我們太遠,導致肉眼無法觀測到。

太陽系內的天體也有劃分,雖然大家都是繞著太陽運動,但是軌道以及自身的屬性有些不同,也會分為行星、矮行星、小行星以及彗星等,而在一些行星周圍運行的天體,就下降了一個等級被稱為衛星。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自然天體月球,就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38萬公里之外它一直繞地球運動。

不同的天體有它自己的特點,冥王星自然也不例外,這顆位于太陽系邊疆的天體是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通過大量的觀測搜尋才發現它的存在。

正所謂出道即巔峰,可以用來描述冥王星,當這顆天體被發現之后很快它就加入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但其實當時條件上就比較牽強,這個冥王星無論怎麼說算是登堂入室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很快人們就發現冥王星的與眾不同以及這個天體的可怕之處。

人類在上個世紀發射大量的探測器,主要集中在對于月球、火星和金星的探測,沒有一顆專門的探測器前往冥王星。直到2006年NASA發射了第四顆星際探測器新視野號。它的第一目標便是朝著冥王星飛去,經過在太空中的漫長飛行,于2015年7月抵達冥王星。

冥王星的可怕在于它的與眾不同,冥王星因為公轉軌道以及自身形狀等因素最終被從大行星行列中淘汰掉。冥王星降級變成了矮行星,也成為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這是一塊包裹在太陽系周圍的特殊結構,在那里存在很多的天體碎片,主要是中短期的彗星。

冥王星距離太陽極其遙遠,最近的時候還有44億公里,最遠的時候差不多有70億公里。正是因為和太陽的距離問題,導致陽光到了那里就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因此冥王星上擁有著極低的溫度,最低可以達到零下229攝氏度,如果有人類去到那里生活,無論如何都是難以抵抗的。

此前關于冥王星還流傳過有關外星生命的傳聞,例如一個類似遇于大蝸牛一樣的生物或者說是物體,它們在冥王星表面自由「滑行」,并且「滑行」的軌道清晰可見。

這個所謂的大蝸牛一出現,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實它的出現并非是真正有動物在活動上,而是因為冥王星的低溫環境,它們會把一切都牢牢的凍住。例如這個所謂的移動大蝸牛其實就是水冰飄浮在氮冰之上,兩者之間摩擦力非常小,只要有一個輕微的力,它們就會快速的移動起來。

當然人類未曾踏足冥王星這片土地,即使我們清楚它的低溫環境很苛刻,但仍無法排除有生命的存在,只不過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可以生存繁衍,那絕對可以打破人類認知了。

起初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一顆死寂的星球,距離太陽非常遙遠,無法接收太多的太陽輻射能,是一個低溫且死寂的世界。但是通過探測發現,冥王新的內部還是非常活躍的,甚至存在地質運動。

作為柯伊伯帶第一顆被發現的天體,冥王星被人的關注度其實并不高,它位于太陽系的邊疆,太陽光要到達冥王星需要5個多小時的時間,這也給冥王星造就了零下200攝氏度以下的極寒低溫環境。

不僅如此冥王星自身也并不是一顆大天體,它和它的衛星卡戎之間說是衛星但更類似于一種相互伴飛的情況。

冥王星的公轉軌道還非常奇怪,其它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比較接近于正圓,并且主要是集中在黃道面附近,但是冥王星就非常奇葩了,它的公轉軌道不僅偏離黃道面達到17度的夾角,同時也是高度偏心的橢圓軌道。種種原因,導致了冥王星最終只能降級,變成了新一類天體矮行星。

對于人類文明來說,太陽系內太多的天體都是可怕的,畢竟我們所需要的生存條件極為苛刻,地球的種種巧合給生命以溫暖。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