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洛希極限」嗎?任何天體只要越過這個界限,都沒有好下場,宇宙中的各大天體雖然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運轉中,事實上各天體之間都會有著絕對距離,如果誰超過了一定的范圍界限,它們或許還會「打架」。
當然這種表現形式有多種,其中一類就叫做可怕的洛希極限,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呢?
星星無「好友」
宇宙中的各大天體,在自己的既定軌道中都會進行周期性運轉。
但天體與天體之間也像是小區中的各大住戶一樣,它們雖然看上去十分友好,而且共同都構成了美麗的天空,在夜晚時還會形成非常夢幻的景色。
但實際上它們各自之間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如果超出了各自的穩定范圍,就會相互掐架。
當然,天體與天體之間掐架的方式有很多種。洛希定律只是其中一個表現形式,那麼洛希極限為什麼會被稱之為是可怕的天文現象呢?它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它又是什麼意思?
1860年,一位叫做愛德華洛希的天文物理學家,他通過長期研究就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看過哪個星星與另一個好朋友是手拉著手出現在天空中的。
也就是說,無數的天體都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運行著。
即便是木星它有個行星環,但那些行星環又不是天體,最多只能算是宇宙塵埃。
于是洛希就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星星之間不可以手拉手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它們不能如此親密的呢?
經過長期論證,物理學家洛希就研究出了一個定理叫做洛希極限。
它的意思是指:某個天體的引力與另一個天體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的距離。這聽起來好像平平無奇,但實際上洛希極限還是比較可怕的。
它也被很多物理學家認為是每個宇宙天體保證自己運行安全界限的一條法則。
如果其他的天體超過了這個極限,就很有可能會引發兩個天體之間的矛盾。于是它們當中質量小的那一個就會淪為對方的衛星,很快也要迎來不好的下場。
以土星為例
眾多的天文學家在經過論證后發現,我們想要理解洛希極限所造成的惡劣結果,最好的案例就是去研究土星。這是為何?
原來土星的質量雖然非常龐大,但實際上這個大家伙之前可是沒有行星環的。那麼現在人類觀測它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現它有一層美麗的環帶呢?
科學家認為,曾經那些圍繞著土星運行一個小天體,就是因為突破了雙方的安全距離,最后觸碰了洛希極限的安全定律,最終導致質量小的那些天體會被土星的引力給撕得粉碎。
當然,它們不會形成微小粒子而是會淪為宇宙塵埃,并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變成了土星環中的一員。
其實對于洛希極限,很多人似乎并不陌生。喜歡看電影的人或許在近些年來有看過《流浪地球》,在這部電影中就曾點到過洛希定律。
說地球如果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一直無限制地接近木星軌道,由于地球和木星的質量相比,前者要稍微小一些,所以它就會在距離木星的距離小于木星引力與地球造成的潮汐力的距離,地球在一定程度上會淪為木星的衛星。
如果這時地球沒辦法擺脫木星強大的引力,同時自身又沒有足夠的彈性,這時就會進入一個非常窘迫的環境下。
要麼它就得面臨被撕碎的可能,要麼就再也回不到自己原定的軌道中。
引發洛希極限的結局
經過科學家的長期研究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母星都會讓自己的子星分裂的,這一標準取決于質量更小的那顆天體的密度到底有多大。
2009年,英國科學家就曾提出假設:是不是在一顆天體觸發了另一顆天體的洛希極限后,質量相對較少的子星的密度越大的話,被分裂的可能性是越小的呢?這個假設很快就引起了國際上眾多物理學家的討論。
其中就有人認為,以月球為例,如果這個星球無限制地一直在靠近地球,那麼當月球觸犯了地球的洛希極限時,它是否有可能會突破地月之間的洛希極限,然后會被強制性分解呢?如果沒有的話,月球在這時又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經過4年的討論,2013年,《自然》科學雜志對這個問題還專門公布了研究結果。大多數科學家那時都紛紛認為:當月球突破地月的洛希極限,它并不一定會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粉末。雖然從當下地月之間的距離來看,兩者都是相對安全的,因為地球和月球之間一直保持著38萬公里的距離。
并且,從當下的各種數據來看地月直線的距離是在慢慢地拉開的。一段時間內,月球都不會觸及地球的洛希極限。
但當月球距離地球7446.5公里時,它會觸及到地球的洛希極限,這時它將有可能會面臨被地球引力撕成粉碎的危險。
不過需重點強調的是,這個結果是在人們不需要考慮地月的密度差所得出的結論。
當人們開始考慮各項綜合條件時,得出月球真正觸及地球洛希極限的距離應該是在兩者位置小于1380公里以內。
但這個數據卻顯得那麼的不真實,因為1380公里放在地球上,就相當于是從上海到北京的高速距離。
如果有一天地月之間的距離真的如此臨近的話,相信在那天還未真正到來之前,地球上的人類早就已想盡一切辦法來杜絕該類現象的發生了。
由此可見,自然法則不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宇宙的其他現象當中,其實都可以得到驗證。
各大星系之間或各大星體之間都會有自己的運行方式和規律。它們似乎都像是在遵循游戲規則一樣,在自己的安全環境下做著自己的事情。
洛希極限也許只體現了宇宙運行法則的一個規律,相信在未來的科學探尋中,人類將會發現或摸索到更多有趣的天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