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發展科技的同時,人類也給地球帶來了環境污染,目前地球溫室效應非常嚴重,全球的溫度持續升高,如果長久發展下去,那麼地球最終會變得無法生存,所以人類必須在地球環境還沒有徹底惡化之前,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為了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多努力。
曾經科學家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這兩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們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兩個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按照它們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雖然這兩個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 但是科學家依靠天文望遠鏡也觀測到了太陽系之外的情況,在2011年12月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第一顆位于宜居地帶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就是開普勒22b,科學家經過對開普勒22b的研究發現,這顆行星和地球的相似度達到了百分之83,未來這顆行星會成為人類移民的首選行星,這顆行星和地球一樣處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帶,為什麼說行星處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帶就非常好?
科學家認為,如果一顆行星處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帶,那麼這顆行星上面的溫度至少能夠適合生命生存,如果一顆行星距離恒星太近,那麼它的表面溫度就很高,而距離恒星太遠,那麼它的表面溫度就非常低。
科學家發現的這顆開普勒22b體積很大,是地球體積的2.4倍,并且它的公轉周期大約是290天,我們的地球公轉周期大約是365天,也就是說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要比地球的公轉周期少70天左右,而且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距離恒星的位置,要比地球距離太陽還要近一些,這意味著這顆行星上面的溫度應該會比地球上面的溫度高一些,這使得這顆行星上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更大。
科學家經過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面也有濃密的大氣層,大氣層對于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宇宙中有大量的有害射線和太陽紫外線,大氣層能夠抵擋這些有害射線,讓生物不會被這些有害射線直接照射,如果沒有大氣層,這些有害射線會直接照射到生物的皮膚上,讓生物無法生存。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這顆行星也是一顆巖石行星,并且上面已經孕育出了海洋,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于水中,然后經過長時間的進化,變成了陸地生物,但是現在來看,海洋生物依然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這顆行星上面的表面溫度大約是21攝氏度,和地球表面的溫度幾乎差不多。
開普勒22b并不是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轉動,而是圍繞一顆G型黃矮星轉動,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黃矮星、紅矮星、白矮星等等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在宇宙中有百分之70都是紅矮星,紅矮星的質量一般在太陽質量的0.08-0.8倍之間。
恒星質量在太陽質量的百分之80到120之間,我們稱為是黃矮星,這樣的恒星在宇宙中的數量并不多,白矮星是恒星死亡以后演變成的,當我們的太陽壽命即將終結的時候,它會變成一顆紅巨星,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的軌道,當它所有的能量全部耗盡的時候,它會向內部開始塌縮,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
科學家發現的這顆開普勒22b正在圍繞一顆黃矮星轉動,它上面有海洋、有適宜的溫度、有濃密的大氣層,這些條件基本上都滿足了生命誕生的條件,不少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上面可能已經誕生了生命,不過由于這顆行星距離地球有600多光年。這麼遙遠的距離,科學家根本無法觀測到它上面的具體情況。
那麼這顆行星適合人類移民嗎?從目前的條件來看,開普勒22b還是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的,不過這顆行星的質量要比地球大,所以重力也會比地球大,如果人類登陸這顆行星,那麼身體必須承受這顆行星產生的重力,這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考驗。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這顆行星距離地球有600多光年,人類如何才能夠登陸這顆行星呢?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600光年就相當于光速飛行600年,目前人類的飛行速度連光速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更別說飛到這顆行星上面去了。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能夠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既然如此,那麼人類想要登陸這顆行星就非常困難了。
科學家認為,人類想要移民到這顆行星,就必須提升飛船的飛行速度,那麼如何才能夠提升飛船的飛行速度呢?有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借助引力彈弓效應,引力彈弓效應是大質量天體對小質量飛行器的一種加速效應,這種加速效應基于能量守恒。
當一個飛行器經過一個大質量天體的時候,它的運動方向會被天體的引力偏轉,如果飛行器不會被天體捕獲,那麼就會被天體偏轉一定角度之后飛離改天體,而飛行器在靠近天體和遠離天體時會受到天體重力加速度的加減速,加速和減速是對應的,所以飛行器離開時和靠近時于天體的相對速度也是一樣的,最為明顯的引力彈弓效應就是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強大的天體,它能夠吞噬任何物質,連光都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范圍,黑洞在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對周圍的空間產生拖拽,并且帶著周圍的空間一起跟著旋轉,這時候會使空間產生一個指向轉動方向的速度,利用這個就能夠加速飛行,除了這個方法之外,科學家認為我們還能夠利用曲速引擎。
曲速引擎就是一種利用空間翹曲來作為引擎的推進系統,其原理就是將宇宙飛船周圍的空間高度扭曲,從而在時空中形成一條高速通道,使飛船能夠獲得超光速的飛行能力,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巨大的薄膜,所有的天體都依附在這張巨大的薄膜上,質量小的天體之所以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轉動,是因為質量大的天體能夠將宇宙薄膜壓彎,所以質量小的天體才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轉動。
科學家認為,人類只要通過在壓縮時空中進行航行,將其技術運用在人體以及太空飛船上,那麼人類就能夠在運動周圍利用反物質驅動的曲速引擎,得到一個人工的曲力場,這時候時空會被扭曲,人類在這樣的空間下進行快速的穿梭,能夠超越光速,科學家認為,空間被扭曲的越厲害,飛船的速度就會飛的越快。
不過科學家認為,空間不可能被無限扭曲,所以當空間被扭曲到9.99的時候,就是曲速飛行的極限,而這個速度就是光速的2140倍。如果這項技術真的能夠實現,那麼我們前往冥王星只需要5小時,而且這只是在一倍光速下的速度,如果我們能夠將空間扭曲到最大值,那麼速度超出人類的想象。
不過想要將宇宙空間扭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在宇宙中,目前只有超大質量的黑洞能夠將宇宙空間扭曲,不過讓人感到興奮的是,美國科學家曾經在研發期間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納米級翹曲氣泡,說不定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我們真的能夠實現曲速飛行,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如果人類將距離問題解決以后,那麼人類想要移民到其它星球,就都變得非常容易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開普勒22b上面一定要保證沒有生命存在,如果這顆行星上面已經誕生了生命,或許說上面已經進化出了智慧生命,那麼人類移民的計劃就泡湯了。
為什麼說這顆行星上面如果有智慧生命,人類就無法移民,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外星人對我們是否友好,如果我們貿然的登陸到這顆行星上面,很可能會激怒這些外星人,如果他們的科技沒有人類的科技強大,那還好說,只要我們離開就行了,如果他們的科技比人類的科技還要強大,那麼人類就要小心了,萬一它們對地球展開進攻,那麼將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相信很多愛好天文的朋友們都應該看過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就是三體,在三體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三體人生活在比鄰星上,但是由于比鄰星壽命即將終結,所以三體人需要尋找到一個新的家園。
這時候三體人就向宇宙發射了無線信號,正好這股無線信號被地球人接收到了,當時地球上并不想回復三體人的信息,但是有一個地球人偷偷回復了三體人的信息,結果三體人根據信息找到了地球的位置,最終它們對地球展開了進攻,由于三體人的科技比人類的科技強大,所以地球很快就被三體人占領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的聯系外星人,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們對我們是否友好,不過這些都是科學家的一些猜測罷了,人類什麼時候能夠實現星際移民還是一個未知數,以目前的人類科技來看,至少需要幾千年的時間,不過人類最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說不定人類真的能夠實現星際移民,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