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Vasco」觀察項目的兩個研究團隊(相關兩個研究團隊來自于西班牙加那利亞斯天體物理研究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在《天文雜志》上發表的一項報告,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有100顆恒星突然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2016年的時候,瑞典科學家拍攝了一張豺狼座的照片,科學家將這張照片和1950年拍攝的照片進行了對比,驚奇地發現,在這片區域中有100顆恒星不見了,這些恒星到底去了哪里?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說,是不是這些恒星運動到了其它地方?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宇宙空間非常大,恒星運動的速度是有限的,無論它們運動的速度有多快,它們都不可能逃出科學家的觀測范圍。
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范圍達到了930億光年,在這麼廣闊的范圍內,科學家發現了無數顆恒星和行星,所以這片區域內的恒星不可能憑空消失,如果這些恒星不可能憑空消失的話,那麼它們是否已經死亡了?雖然說恒星都是有壽命的,但是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恒星全部消逝。
一般來說,恒星的壽命長達幾百億年,短則幾十萬年,恒星的壽命其實和它們的體積大小有關系,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恒星的體積越大,那麼它的恒星就越短,恒星的體積越小,那麼它的壽命就越長,這是因為體積大的恒星內部核聚變反應會非常快,這會導致恒星內部的燃料會在短時間內消耗完,而體積小的恒星內部核聚變反應較慢,所以它們內部的燃料消耗也是有限的。
我們的太陽在恒星當中,并不是屬于大質量的恒星,它的壽命達到了100億年,曾經人類發現最大的恒星是盾牌座UY,太陽在盾牌座UY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盾牌座UY的體積能夠裝下50億顆太陽,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想象50億顆太陽到底有多大,如果將盾牌座UY放在太陽的位置,那麼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就不會是水星,而是土星。
盾牌座UY的半徑達到了11億公里,直徑大約是23億公里。不過現在科學家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比盾牌座UY還大的恒星,這顆恒星叫做斯蒂芬森2-18,斯蒂芬森2-18是距離地球大約2萬光年的一顆天體,目前它是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的恒星。
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這顆恒星的半徑達到了15億公里,比盾牌座UY的半徑多出了4億公里,如果把斯蒂芬森2-18和太陽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那麼斯蒂芬森2-18能夠裝下100億顆太陽,相當于地球的1.3億億倍,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斯蒂芬森2-18所在的星系是一個古老的星系,在這個星系中,很多恒星的年齡都非常久,而且很多恒星都已經變成了紅巨星。恒星在死亡之前會變成紅巨星,一般情況下,質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白矮星,質量中等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中子星,超大質量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黑洞,我們的太陽屬于小質量的恒星,所以太陽死亡以后會變成一顆白矮星。
既然恒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全部死亡,那麼它們的消失一定另有原因,有不少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消失可能和外星人有關系,關于外星人的傳說在科學界一直都有流傳,科學家認為,外星人一定存在宇宙中,為了尋找外星人,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多努力,曾經科學家利用望遠鏡對太陽系外的行星進行了觀測,雖然有很多行星和地球非常類似,但是科學家一直都沒有找到外星生命。
不過科學家認為,外星人一定存在宇宙中,而且外星人的科技比我們人類的科技還要發達。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10億年后,宇宙中的環境開始變得穩定,這時候宇宙中第一批行星開始誕生,如果第一批行星誕生以后產生生命,那麼按照地球生命進化的的速度來看,這些行星上面早就已經有了智慧生命。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那麼發展了幾億年或者幾十億年的外星人早就已經飛出了恒星,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說,就算是外星人真的存在,那麼它們和消失的恒星有什麼關系呢?科學家認為,任何一個文明想要發展,都離不開資源,人類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強的科技,就是因為人類利用了地球上的資源,而對于高級文明來說,行星上面的資源根本滿足不了它們的需求。
科學家將宇宙文明的等級分為四級等級,一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本星球上面所有的資源,二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本恒星系中所有的資源,三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銀河系中所有的資源,四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宇宙中所有的資源。
科學家認為,如果當一個文明的等級達到二級文明以后,那麼它們就能夠制造出戴森球來,戴森球最早是由物理學家費里曼.J.戴森提出來的,戴森認為任何先進的文明都需要能源,根據統計,地球上80億人每年使用大約5.8億焦耳的能量,相當于近140億噸石油釋放的能量,而目前人類所有的能源都是來自于化石燃料。
目前人類對太陽的利用少之又少,如果人類能夠將太陽能板鋪滿整個地球,那麼每秒產生的能量會超過10的17次方焦耳,但是仍然會有10的27次方焦耳會損失,簡單來說,就是地球每秒鐘能夠接收到太陽22萬億分之一的能量,而這22萬億分之一的能量相當于地球上100萬噸煤炭燃燒的能量總和,所以太陽的能源對于人類來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而戴森球簡答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建筑結構,它能夠將整個恒星都包裹起來,然后源源不斷的從恒星內部吸取能源,對于我們的太陽來說,如果想要制造一顆戴森球將它包裹住,那麼這個戴森球的半徑至少需要1.5億公里,這個建筑結構是由太陽能集熱器外殼組成的,能夠將所有的恒星能源都集中收集到一個地方,這樣的建筑結構能夠滿足一個二級文明的能源需求。
目前人類的文明等級只有0.7級文明,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畢竟我們現在還無法利用地球上全部的資源,所以我們的文明還不到一級,但是如果人類的文明能夠達到二級文明,那麼我們就能夠利用恒星的資源,到時候我們也會建造出一顆戴森球來,然后將恒星整個都包裹起來。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對有這種猜測呢?有不少科學家認為,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恒星全部遮住的,也只有外星文明的戴森球了,而且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有很多恒星的亮度會明顯下降,這可能就是被戴森球遮住的原因,除了這個猜測之外,還有的人認為,這些恒星可能是被宇宙塵埃擋住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畢竟光能夠折射和反射,就算是這些恒星的光芒被宇宙塵埃擋住了,那麼我們也應該能夠利用其它辦法看到它們。
而現在科學家完全看不到這些恒星,所以科學家認為,它們被宇宙塵埃擋住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如果說這些恒星真的是外星文明利用戴森球包裹起來了,那麼人類就要小心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外星文明既然能夠制造出戴森球來,那麼說明它們的文明等級要比人類文明等級高很多。
如果外星文明發現地球,并且對人類產生惡意,那麼人類根本沒有抵抗的機會
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曾經告誡人類,不要輕易的聯系外星人,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外星人會不會對我們展開進攻,一個高等級的文明和一個低等級的文明發生戰爭,那麼低等級的文明根本沒有贏的可能,這就好比現代人拿著先進的武器和古代人打仗,還沒有等古代人沖過來,現代人拿著炸彈就已經將它們炸了,所以低等級的文明和高等級的文明打仗是沒有勝算的,
當然了,現在我們也不能夠確定所有的外星人都是有惡意的,如果說有一天我們真的發現了外星人,并且他們的文明等級比人類的文明等級要高,那麼我們或許能夠和他們建立友好的關系,并且從他們那里學到很多先進的技術,不過這個前提是我們必須先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