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總計494位皇帝,誰能稱得上千古一帝?唯有4人當之無愧

天空之城 2022/11/09 檢舉 我要評論

「今日憶秦皇,虎視傲東方;一朝滅六國,功業蓋穹蒼」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君主,盡管他生于公元前,但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對于之后歷朝歷代的發展,乃至現如今的社會的貢獻, 他的存在與付出對后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包括秦始皇在內,我國歷史上一共有494位皇帝,但能被世人叫得上名字的卻并不多,而其中能算得上是明君的更是少之又少。

其實我們從現如今的古裝影視劇中,多多少少都有了解過不同朝代君主的作為,不過,除了歷史題材的正劇,其他的古裝作品,在對歷史的重現上是并不嚴謹的。

譬如熱巴主演的 《長歌行》,這部劇對于 「李世民」與「房玄齡」等歷史人物的刻畫便偏離了事實。

但雖然刻畫得不夠細致,該劇對于「李世民」創造大唐盛世的作為還是盡可能地還原了的, 在歷史上的494位皇帝中,「李世民」是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盛贊的。

那麼除了「李世民」, 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皇帝是可以與「李世民」相媲美的,而他們又有哪些作為呢?

一、漢武帝劉徹

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他7歲被封為皇太子,16歲便登基稱帝,但盡管年幼掌權,他卻并不是只顧吃喝玩樂的孩子,在劉徹心中,裝有的是整個王朝,以及王朝的百姓。

劉徹在位時,創立了 「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簡單來說,便是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以法治管理國家,不避諱任何皇親貴胄。

除此外,劉徹還 廢棄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與此同時 建立并推行了人才拔擢制度,在劉徹的改革下, 更多的有才之士得以實現抱負并為國做貢獻。

并不是每一個君主都能夠知人善用的,歷朝歷代的皇帝中,不知有多少人只重視出身而忽略才華, 劉徹便是難得的一個重才之人。

當然,制度改革只是劉徹的貢獻之一,他在位時所做的最大貢獻便是 打退了匈奴對中原的入侵。

甚至 不惜帶兵跋涉千里,將匈奴的大本營毀掉,以免后患,不僅重新保護了百姓的安全,也挽回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二、李世民

正如上文所說,李世民是創造大唐盛世的「千古一帝」,盡管他因對手足兄弟毫不留情而受到了一定的爭議,但 將眼光放長遠些,李世民造福了唐朝的百姓,他對唐朝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就 設立了新弘文館,廣招天下文才,他知人善用,且用人唯賢,從不在意出身高貴貧賤與否。

他手下的 房玄齡、杜如晦,亦或是長孫無忌都是廉潔之人,而 李靖、李勣等,又皆是一代名將。

李世民在位時,朝廷基本上沒有奸臣, 權貴出身之人敢于直諫說真話,這使得李世民可以更好地處理朝政。

而除了政治管理, 李世民帶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在他還是秦王時,就為朝廷平定了不少戰役,可以說, 唐朝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有這樣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且又知人善用的君主,百姓何愁日子不安定呢。

三、康熙帝

康熙帝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位帝王了,畢竟國產劇中的清宮劇占比比較多,《康熙微服私訪》《宮》都對康熙做了描寫, 作為清朝歷史上的明君,乾隆雍正都不及他做的好。

康熙帝在位時所作的貢獻多不勝數, 他削平三藩,鞏固統一,強化了皇權,在朝廷絕大多數人主張不可撤藩時,是康熙力排眾議,才除掉了這個禍患。

同時康熙還 抵御了沙俄的入侵,他不畏懼強勢的外敵,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保衛了中國固有的領土,說起來, 這是中國歷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在保護國土的同時,康熙也尤為重視民生, 他重農治河,興修水利,為了能有效地促進農業生產, 康熙曾6次南巡,正是因為他不辭辛勞的付出,當時在治理黃河運河并興修水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因為有康熙帝的管理,他在位時,百姓生活安定且富饒。

四、秦始皇

與李世民一樣,秦始皇也是個具有極大爭議的帝王,但拋開嚴罰苛政暴虐的一面, 他對中國的統一,可謂是做了不少前無古人的成績。

秦始皇結束了諸侯紛爭的局面,統一了全國,而在建立了國家,統一了各民族時候,他又 先后統一了貨幣及文字。

統一了具有流通性質的貨幣,這樣一來就 促進了各地的經濟發展,而統一了文字,也 使得各地區人民更加的團結。

除此外,秦始皇 還開疆拓土,因為在諸侯混戰時期,大家都忙于內亂,而疆土是沒有向外延展的,這就導致了轄地是十分的有限的。

那麼 秦始皇在吞并了「六」國之后,并沒有洋洋得意,而是趁著這股勢頭對外用兵,強勢的收取了蠻荒之地,使得自己所統治的王朝版圖又壯大了,甚至擴大了三分之一。

在擴大版圖的同時,秦始皇還向北抗擊了匈奴,只可惜這一場行動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效, 因為戰略上的失誤,匈奴并沒有受到嚴重的打擊,但 秦始皇保家衛國的,主動出擊的這一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雖然之后的秦始皇因為繁重的徭役以及嚴罰苛政,使得百姓怨聲載道,但眼光放長遠些, 他的功是要大于過的,他是值得一統華夏,開創大秦偉業的千古一帝這個稱呼的。

結語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了,但不可否認, 我們現如今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安定富足的國家,其實也是離不開這些明君的付出的。

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那麼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或許又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對于歷史上的494位皇帝,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你覺得哪位是明君?而在你的心中,怎樣的帝王才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呼呢?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