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柳樹并沒有春花般的燦爛,但是卻因為能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寫出了很多詠嘆它的詩歌。
且不說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绦」,其他的詩人包括李商隱,蘇軾也都留下了有關柳樹的詩詞。但無一例外的都是在詠嘆春天的美好、柳樹的生命力之頑強,帶來了春天的好消息。
但凡事都有例外。今天我們說談到的這一首古詩,詩人也同樣寫的是春天的柳樹,但是卻把柳樹比喻成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將其狠狠地諷刺了一番。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古詩就是宋代文學家曾鞏所寫的一首《詠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在詩歌上的也偶爾會有經典之作。這首唐詩28個字,主要寫的是春天的柳樹,但是全文沒有出現一個「柳」字。
「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詩歌的第一句,詩人寫出了春天柳樹的興盛。當春天剛來的時候,凌亂的柳樹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淺的青黃色,就開始依仗著東風的吹拂而搖擺不定,氣勢更加猖狂。
春天的柳樹確實是最能感知到春風召喚的,其他的樹枝都還沒有柳樹枝如此的婀娜身姿。在其他的詩人筆下,柳樹枝婀娜生長的輕柔,帶著一種獨特的詩意的美感。但是到了曾鞏的筆下,卻變成了一個得勢便猖狂的小人。
他是怎麼猖狂的呢?請聽詩人慢慢道來。「 解把飛花蒙日月」,那些柳樹枝不光自身的飛舞,力爭遮天蔽日,還會在隨后的生長當中散發出柳絮,同樣也是盼望能遮住太陽。這顯然就表達出了詩人對于那些蒙蔽「圣聰」的、得勢便猖狂的小人的厭惡,并且進行了狠狠的諷刺。
在曾鞏看來,柳樹本身并沒有多麼大的能耐,都是借助春風的興起,才會得事變猖狂。不過對于這一切事情還是冷眼看待,看你能猖狂到幾時!要知道,春天過去以后還會有漫天的秋霜的,嚴寒霜凍之下,柳絮也沒有了,柳樹枝也只能乖乖地枯萎凋零。寓意著那些小人有朝一日必定會遭遇秋風掃落葉般地一掃而光。
這首《詠柳》的古詩并沒有寫柳樹枝是何等的優美,卻把它當成一個被批判的反面典型,詩人的想象力確實足夠獨特。在諸多詠嘆柳樹枝能夠送來春天好消息的詩詞當中,也算是獨具一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