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沒污點的皇帝,千年來無一惡評,史學家們對他稱贊不已

天空之城 2022/08/09 檢舉 我要評論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能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皇帝特別好,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四位。如果按照他們的功績大小以及個人能力來說的話,也只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等人能當得起「千古一帝」的稱呼。

至于呼聲最高清圣祖玄燁,他雖然在文治武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距離「千古一帝」的級別恐怕多少還是要差一些。尤其是玄燁晚年時期,朝廷怠政以及吏治敗壞的問題十分嚴重,以至于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康熙之治」在康熙晚年時期,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這一點,從雍正帝繼位時的情況就能夠看得出來。偌大一個清朝,國庫之中的庫銀居然僅僅只有數百萬兩的結余,此時清朝的財政狀況毫不夸張地說,已經是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若不是雍正皇帝足夠勤勉堅毅,清朝能撐多久還真是個問題。

其實在古代歷史上,像康熙這樣晚年怠政的例子實在是太常見了,但凡是活的年歲夠長的皇帝,晚年時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怠政的現象。比如李隆基、蕭衍,他們年輕時都十分勤勉,可是到了晚年時期卻沉迷享樂,耽于政事,國家也因此變得衰落,而他們的結局都不怎麼好。

或者可以說,晚年怠政是這些長壽皇帝的專利,他們活的時間足夠久,當皇帝的時間也足夠久,到了晚年時期對當皇帝已經不感興趣了。至于那些英年早逝的皇帝,他們就算想怠政,恐怕也沒有這個機會。當然,也并非是所有活的年歲長的皇帝晚年時都怠政,在這方面也是有例外的。例如乾隆皇帝,他晚年時非但沒有怠政,甚至在退位后還堅持訓政了三年多的時間。

正所謂,事無絕對,人無完人。很多人都認為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懶散的皇帝,仗著爺爺和父親留下的基業,一輩子四處游山玩水,十足一個二世祖皇帝。其實,從清宮留下的檔案來看,乾隆皇帝算是非常勤勉的了,他基本上每天五點就要起床工作了,遇到邊疆有急事的情況下,即便是再晚也要等到奏報送到后再休息。

雖然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沒有像秦皇漢武那般取得特別大的成就,但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勉,還是非常值得人欽佩的。而且,從生活上面來說,乾隆也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這可能也是他能夠成為最長壽皇帝的主要原因。

縱觀古代的那些皇帝,無論是像秦皇漢武這樣的「千古一帝」,還是像劉啟、李治這樣的「守成之君」,他們身上都難以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性格上的缺點,而這些性格上缺點在他們的皇帝生涯中,也難以避免地會使他們做出一些令自己名聲受損之事。

比如秦始皇,他既有求賢若渴、知錯就改的優良品格,也有薄情寡恩、殘暴多疑的性格缺陷。不過,不能夠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世的時候,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壓制六國臣民。但是等到他駕崩后,由他一手創建的秦朝很快就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的統治太過于殘暴。

在古代的那些皇帝中,只要是稍微有些名號的,多少身上都會有一些污點。即便是被史學家極力推崇的隋文帝楊堅,他的身上也有著不少污點,例如奪取外孫的江山,大肆殺害宇文諸王,晚年時期逐漸多疑,除掉功臣,并且聽信文獻皇后之言,廢黜太子楊勇,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等等。

在古代歷史上,恐怕只有周世宗柴榮才稱得上是唯一沒污點的皇帝,即便是以苛刻著稱的文人,千年來都無一人對他有過惡評。而史學家們更是對他稱贊不已,稱贊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柴榮的性格十分質樸,是一個善于學習,懂得感人之人,無論是對待百姓還是大臣,都顯得特別的真誠。他曾立下「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志,在位期間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修訂禮樂、制度、刑法,使后周朝政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區經濟開始復蘇。

柴榮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堪稱一代圣君,他的所作所為即便是再苛刻的人也挑不出一點毛病。就連言辭向來苛刻的司馬光,在評價柴進時都說「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然而,這位圣明之君在39歲時就因病駕崩了,實在是令人可惜可嘆,不然史書上又要多出一位「千古一帝」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