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對極端性的高溫襲擊,我相信不少人都期待有一個「無夏之年」出現,來緩解一下氣候。
并且在2022年年初的時候,湯加火山出現大規模的噴發,讓不少人看到了「無夏之年」的苗頭,結果呢?不僅不是「無夏之年」,竟然是熱得離譜,「極端高溫」在不少地區創下新高。
然而,似乎人類難以擺脫「無夏之年」的命運一樣,依然可能會再次面對「無夏之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地球真的要大降溫?「無夏之年」重現地球,來「逆轉」全球變暖的發展趨勢嗎?
的確,《自然》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里面明確說明了地球降溫,「無夏之年」重現的可能性。當然,站在全球變暖的發展趨勢上來講,我們可能反而還期待「無夏之年」早點來,因為極端性的氣候變化真的是太強了。
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個「無夏之年」終究會如何出現,對我們人類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這一項研究到底是如何說明的。
首先,我們還是得描述一下,2022年的極端性氣候到底有多恐怖,給大家提提醒,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2022年極端性氣候有多強?
對于2022年來說,極端性高溫是普遍存在,今年夏季以來,綜合性的極端性高溫事件也是達到了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不得不說,2022年又是「極端性高溫」記入史冊的一年。
所以,極端高溫是非常強的。當然,高溫之下也帶來了人的離去。例如:西班牙出現罕見的高溫,就出現了上千人倒下。所以,氣候對人類的威脅是非常大的。
然而,出現這些極端性氣候變化的「背后」,我們主要說明的問題還是「全球變暖」。只要全球變暖持續發展,那麼未來可能會遇到更大。
所以,急需變暖的「逆轉」,然而,根據《自然》雜志的研究來看,或許未來真的需要「自然調節」來改變。
人類該做好準備?地球終究要重現「無夏之年」?
上面我們也說了,在今年年初湯加火山噴發的時候,大家都說今年可能是「無夏之年」,這個主要是通過湯加火山噴發的力度來進行說明的。
然而,科學團隊通過衛星探測顯示,湯加火山的威力也只能說一般化,它在大規模噴發之后,火山灰到達了30公里的高度,向平流層注入的SO2總質量約為40萬噸,雖然這是自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之后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事件之一,但是對氣候的影響真的是太低了。
通過對湯加火山的估算顯示,在該火山噴發之后——次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僅下降0.004℃,這一幅度處于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范疇之內。
其中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部分地區降溫超過0.01℃。而它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基本上是「忽略不計」了,更別說全球變暖還會出現「逆轉」的可能性,這個完全是不可能的。
那地球終究要重現「無夏之年」,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里說到火山,的確還是與火山存在關系。
根據《自然》雜志發表的一篇「Huge volcanic eruptions: time to prepare」(巨大的火山爆發:準備時間)研究指出——科學家警告,地球「無夏之年」終究或重現地球,而這一份研究就是針對地球的火山活動變化來進行說明的。
大家都知道,火山噴發規模通常是以VEI(火山爆發指數)來表示的,火山爆發指數VEI最低為0級,最高為8級。
而人類面對的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火山噴發就是 1815 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這一次火山噴發被認為是「7級」級別的火山事件,在它大規模噴發之后,將多達150萬立方千米的塵埃和巖石拋向空中。
以至于在1816年,美國出現了明顯寒冷天氣,西歐出現罕見的大雨,我國南方地區氣溫明顯下降,反常的寒冷氣候將樹木和水稻凍死。所以,它被認為是極端性火山噴發事件,也就最終將1816年稱為了「無夏之年」。
然而,科學團隊通過搜索硫酸鹽峰值的長期記錄來確認了大型火山噴發的「復發率」,來計算出了地球重大事件期間釋放的氣體問題。
通過在2021 年獲取的冰芯之中,找到了一些證據。那就是——確定了在60000至9000年前,發生在格陵蘭島冰區的113個噴發跡象和南極洲的737個火山噴發跡象。
同時,在這些火山噴發的記載之中,他們還發現 97個特殊事件,其氣候影響可能相當于7級或更大的火山噴發帶來的。
所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通過機率事件上來講,7級火山噴發事件大約每625年發生一次,8級事件(也稱為超級火山噴發)大約每14300年發生一次,這比之前的評估建議頻率更高,后者發現7級的復發間隔為1200年,8級的復發間隔為17000年。
同時,來自冰芯的新數據表明,本世紀爆發7級或更大的火山噴發機率為六分之一。
一旦出現了,那麼地球的「無夏之年」就可能重現。而且他們還認為,湯加火山噴發應該是一個警鐘,人類應該為巨大的火山噴發做好準備。
所以,按照這一份研究來說,地球終究可能要重現「無夏之年」。這樣對全球的氣候來說,又會帶來巨大的改變,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