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再次發現巨型病毒!影響未知,地球這樣下去,人類會怎麼樣?

天空之城 2022/09/02 檢舉 我要評論

2022年的地球氣候變化再次拉響,這樣的氣候轉變對我們人類來說,的確不是什麼好事情。這不,《應用和環境微生物學》雜志再次發表研究——那就是北極地區又發現「巨型病毒」了。

所以,這個消息出來之后,又讓不少人「慌了」,這北極地區的氣候轉變的確是「危機重重」的模式,人類真的要被「任其宰割」嗎?

并且對于北極的病毒發現已經不是第一次的,這次又發現了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一步一步地看看。

北極氣候的確變了

對于氣候變化來說,其實整個地球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所以北極的氣候也的確是改變了。在氣候記載的數據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北極附近的國家——極端性高溫時間連續創下新高。

例如:

2019年,美阿拉斯基出現32度高溫,打破50年的高溫紀錄。

2022年,俄西伯利亞地帶出現38度高溫,打破了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

2022年,北極圈再次出現32.5度的高溫,北極地區的科考人員都穿上了短袖。

這些數據都明確說明了全球變暖的發展,北極變暖也在變暖之中。

而在2022年針對北極的變暖程度報告,我們也再次說明了——那就是北極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這個說法已經不準確了,而是達到了「4倍」。

這是通過分析北極圈過去43年的觀測數據發現的,北極變暖的速度確實比此前科學文獻和普遍報道的要高。那這也意味著北極的變化速度更加地強,那麼帶來的氣候連鎖效應可能會更強。

同時,按照研究數據指出,在1979至2021年期間,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10年0.75℃的速度變暖,如果未來全球變暖持續發展,那麼北極的變暖強度還會提升。

所以,北極的確變了,種種數據都告訴了我們,是真的變了。當然,北極巨變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冰川減少,海平面上升等等,但是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我們再次看到的這一份研究成果,那就是北極「巨型病毒」。

北極再次發現巨型病毒,影響未知

北極再次發現「巨型病毒」,之所以被稱之為「再次」,是因為北極地區發現病毒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了。

例如:在2014年的時候,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長達1.5微米的巨型病毒,并且在后續進行研究發現,該病毒的生存年代是在3萬多年前,最后將其命名為「西伯利亞闊口罐病毒」。

在2016年的時候,也是在北極圈區域——西伯利亞亞馬爾半島上,發現了一種罹患炭疽熱,而它的病源是一具解凍的馴鹿尸體,而這頭馴鹿死于多年前的炭疽熱疫情。

所以,科學家最后判斷,氣候變化引發了北極的巨變,以致在此地區消失了75年的炭疽桿菌又卷土重來。所以,這次北極圈再次發現「巨型病毒」,的確是再次給人類發出了警鐘。

按照報告來看,這次北極再次發現「巨型病毒」,是在一個名叫「Milne Fiord Epishelf Lake」的冰湖之中發現的,準確位置是位于北極圈加拿大地區的一個湖泊。

按照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研究人員,這次的「巨型病毒」是首次在「Milne Fiord Epishelf Lake」湖泊之中發現的。該湖泊作為北極地區的關鍵生態系統區域之一,以單細胞微生物為主。

然而在研究之中,卻發現了「巨型病毒」的出現,它們通過區域性的藍藻在整個湖泊之中蔓延,從而引發了湖泊的生態系統,并且按照科學家亞歷山大·卡利表示,由于該區域也是全球變暖的敏感區。

在升溫之后,支持湖泊的冰架也在不斷惡化,大規模的冰川融化水也在涌入,而「巨型病毒」在湖泊生物種群之中傳播之后,也在緩慢地釋放出來,從而擴展到更大的海洋區域之中。

然而,最可怕的是——科學團隊還并不知道這些「巨型病毒」如何影響它們感染的微生物,或者哪些病毒棲息在哪些微生物中,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屬于影響未知的狀態。要是「巨型病毒」對生命具有致命性的影響,那傳播出來了就更加可怕了。所以,這絕對不是好事情。

地球這樣下去,人類會怎麼樣?

對于人類來說,看到任何的「巨型病毒」被發現,都是非常緊張的狀態。

在2022年的時候,《自然》雜志期刊就發出了警告,明確指出了——到2100年,將近三分之二的近地表永凍土層有可能消失,屆時冰封數千億年的病毒、細菌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也可能威脅人類未來的生存。而北極圈就是永久凍土的重點區域。

所以,北極圈不僅是在「冰湖」之中存在所謂的「巨型病毒」,在永久凍土上的病毒可能是更多的,一旦這些病毒在地球變暖之下,出現大規模的松動,那麼這些冰封千億年的遠古病菌就可能被釋放出來。

這的確是一個威脅,對人或者其他生命沒有威脅是好事情,但是只要存在威脅,那必然是安全性的災難。

然而,人類似乎根本還沒有任何的「蘇醒」,因為全球變暖的趨勢仍在發展。根據《氣候藍皮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七個最暖年份之一。

所以變暖還在持續,那麼這樣下去,對人類的威脅也將成倍增加,就算是我們拋開遠古病菌的威脅,其實極端性氣候事件對人類的威脅也出現了。

例如:2003年歐洲的高溫熱浪事件,據統計,持續六周的高溫造成至少7.5萬人倒下。

而這樣的高溫事件還在持續地增長,2022年全球的高溫連破記錄,歐洲,亞洲,美洲等地也是一樣的,40度,50度左右的極端性高溫也在變成常態化,這都是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

所以,人類應該加大對溫室氣體的減排了,多植樹造林等等,這樣才可能減少氣候變化之下對人類的威脅。不然,遲早一天,人類會因為極端性的氣候變化,地球的巨變「付出代價」。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