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是真的慌了。
一邊節流:12000名打工人年關遭裁員,如今又被曝制定防守戰略:
并且緊急召喚了兩位創始人。
△谷歌創始人佩奇(左圖)和布林(右圖)
就在微軟準備在自家產品中整合ChatGPT之際,上個月,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就ChatGPT的猛烈攻勢,召開了多次高層會議。
要知道,3年來,佩奇和布林雖仍在董事會擔任要職,但已經卸任了在谷歌的具體運營管理職務——換句話說,就是 退出一線了。
此次兩人與會事件與會議主題一經爆出,無疑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
谷歌或許真的已經到達了「危急存亡」的關口。
據透露,兩位創始人與會的主要話題,圍繞著「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 他們批準并提出了要把對話AI和搜索引擎進一步整合的計劃。
谷歌部署的下一步應對戰略,還有預備年內推出20個全新AI產品。
谷歌真的慌了
谷歌的老對手微軟攜OpenAI攻勢洶洶。誰也不曾料到,去年11月底普普通通的一天,ChatGPT一經出世,勢如破竹。
在「ChatGPT會不會取代Google」的爭論里,無論是東風壓倒了西風,還是情況反之, 谷歌心里有自己的一本賬。
拉響紅色警報后,現在又被曝出兩位創始大神就「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召開高層會議。
危急存亡,可見一斑。
△劈柴哥
畢竟2019年起,佩奇和布林就卸任具體運營管理職務,明面上退出了谷歌的日常工作。
此后在外界眼中,兩位創始人對谷歌的發展路線一直采取著一種放任自由的態度。
讓劈柴哥Sundar Picha擔任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CEO,自己不然搞搞飛行汽車初創公司,不然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在「隱退」的3年多里,佩奇與布林二人偶爾出現在Alphabet位于硅谷的辦公室,都主要是為了了解Alphabet稱為「其他賭注(other bets)」的登月計劃。
哪怕是近段時間,他們也沒太分神給搜索引擎方面的工作。
但現在不一樣了。
比起劈柴哥發郵件「不得不做出艱難決定」,大手一揮裁員1.2萬員工,佩奇與布林在ChatGPT亮相不到兩周后對高層會議的參與, 似乎更能突顯谷歌的心慌。
與會人員包括谷歌研究和AI高級副總裁杰夫•迪恩(Jeff Dean) ,以及谷歌全球事務總裁兼首席法務官肯特•沃克(Kent Walker)。
這幾場高層會議被曝具體商榷事宜如下:
第一,回顧谷歌AI戰略。
兩位創始人向來樂此不疲地把AI引入谷歌產品,包括在2014年時收購AI實驗室DeepMind。
且母公司Alphabet名字的其中一層意味,正是alpha - bet (alpha是超額收益下的投資回報,放到今時今日,就是AI)。
第二,評估接下來的產品計劃,它們將于5月在I/O大會上首次亮相。
而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批準了在谷歌搜索引擎中加入更多聊天機器人功能的計劃和建議。
高層們已經遵循他們的建議,把AI放在了公司戰略計劃首位。
谷歌退出一線的創始人對當下局勢的高度重視,讓不少人翹首以盼。
比如這位投資人就為之鼓掌:
希望重回谷歌黃金時代!
威脅來自何處?
搜索引擎的龍頭,價值1490億美元的搜索業務,在成立幾十年后,不得不正面迎擊來自ChatGPT的巨大威脅。
谷歌長期獨占鰲頭的核心資本,是它能以遠超競爭對手的實力,極速為用戶提供想要的答案。
而此次帶來威脅的ChatGPT,似乎可以用對話的形式,提供一種在互聯網上搜索信息的新方法,還將被整合進微軟所有產品,并作為平台供其他企業使用。
不過如果單論融合了大語言模型的搜索引擎,谷歌本身并非毫無準備。
比如,谷歌早已在其產品中部署了對話系統 LaMDA。
那,它在慌個什麼?
△LaMDA扮演了冥王星的角色,與用戶進行對話
說到底,無外乎歸因于ChatGPT對谷歌核心業務和商業模式帶來的根本性沖擊。
先來看看 核心業務搜索引擎。
ChatGPT的出現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背后的基礎模型GPT3/GPT3.5早就問世。以及雖然沒有公開面世,但谷歌手中緊攥著語言大模型(LLM)PaLM,并非沒有能力。
然而去年LaMDA亮相時,幾乎沒有什麼人在討論它對于搜索引擎的替代性。
但ChatGPT讓人體驗有史以來最好的對話機器人后,一切都不一樣了。
除此之外,ChatGPT 秒速生成內容的能力,以及 幾乎降為零的生成成本,足以讓整個互聯網充斥著它所生成的真假難辨的內容。
如此一來,谷歌最最核心的搜索引擎呈現給用戶的內容,也將被不知靠譜與否的「垃圾內容」淹沒。
再者,據Felts創始人Can Duruk的說法,只要最后能搜索到想要的結果,多數人不在乎搜索過程中是否被真實性存疑的內容「欺騙」。
ChatGPT可能會告訴妳土耳其的首都時安卡拉,但其實我相信絕大多數美國人都不知道土耳其的首都到底在哪里……
而且,很多人查詢的東西并不需要那麼強烈的時效性。
ChatGPT可能沒法告訴妳2022年的世界盃冠軍是誰,但它可以輕松地告訴妳,宮保雞丁這道流傳已久的菜該怎麼做。
再來說說ChatGPT 對谷歌商業模式的動搖。
毫無疑問, 廣告業務是谷歌的營收核心。
無論是搜索頁排位,還是廣告界面,廣告位的存在讓谷歌賺得盆滿缽滿。
僅2021年,廣告業務就為谷歌掙了2080億美元,占Alphabet 總收入的81%。
但是,ChatGPT這種對話AI,根本沒有為廣告的存在提供位置。
谷歌廣告團隊前負責人Sridhar Ramaswamy表示,ChatGPT再火上一段時間,用戶們就不會繼續青睞隱藏廣告彩蛋的谷歌鏈接了。
同時妳也很難想象,當妳想要詢問「科技號量子位的辦公地址在哪里」時,對話AI機器人先給妳講一段麥當當瘋狂星期四的貫口。
更重要的是,即便谷歌真的推出ChatGPT,對外開放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也會 對當前自身的商業模式形成顛覆。
簡而言之,就是ChatGPT引入搜索引擎功能,對ChatGPT來說是朝功能完備、增強時效性和準確性邁一大步。
OpenAI的ChatGPT加上微軟必應,二者如果真的強強聯手,功能性的提升是巨大的。
然而對谷歌來說,將對話AI商業化融合進搜索引擎,好像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此情此景,谷歌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迎上,開發出一個能與ChatGPT對打,又保證自己廣告營收不受影響的「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
One More Thing
放眼看向美國諸多科技巨頭,親身奔波在一線的創始人,只剩扎克伯格了。
谷歌之前,困難時刻創始人回歸,嘗試挽救危亡于萬一的情況并不罕見,推特創始人Jack,谷歌佩奇,蘋果喬布斯以前都干過這事兒。
國內也正流行創始人重回業務的潮流,比如劉強東、馬化騰等。
不知道這股風,是不是也要猛烈刮向硅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