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朝725年的最強家族,明朝皇帝都惹不起,舉全國之力才消滅掉

天空之城 2022/09/19 檢舉 我要評論

唐朝末年,楊端帶著楊氏族人驅逐了占領播州的南詔軍,扎根于此。經過二十幾代楊氏家主歷經4朝700年的努力奮斗終于使楊氏家族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地方勢力,播州軍被稱為「御前雄威軍」,曾讓不可一世的蒙古軍吃盡苦頭;播州的軍事城堡海龍屯,曾讓攻無不破的蒙古軍望而卻步。

更可貴的是楊氏后代謹記自己是漢人,始終維護著中國的統一,正因為楊氏后人恪守臣節,保疆固土的高尚名節讓元世祖忽必烈大為欽佩,他封楊文為播州侯,楊氏家族由此達到了巔峰。不過所謂盛極則衰,亙古不變,楊氏家族也無法幸免。

播州楊氏傳到第29代家主楊應龍,他不僅是播州領主同時還是明朝的封疆大吏。楊應龍為人剛愎自用,動輒除掉領民,并巧取豪奪周邊中小土司的財物,甚至因寵妾的誣告將自己的正妻張春花除掉,讓張春花的娘家「五司七姓」憤恨不已。

以此為導火索,五司七姓向萬歷皇帝彈劾楊應龍,可沒想到萬歷卻將此事壓了下來。

楊應龍雖然殘暴,但他英勇善戰,多次應朝廷征召遠征平叛,屢建戰功并獲封驃騎將軍,而且播州軍勢非常強大。萬歷皇帝綜合考慮后打算對楊應龍網開一面,讓他收斂做事。

楊應龍礙于皇帝的訓斥無法對五司七姓復仇,沒地方撒氣就借「收復故土」的名義率3萬大軍攻打相鄰的永寧土司,而夾在兩地之間的貴州則遭了殃。于是貴州巡撫上湊彈劾楊應龍,就在滿朝文武同仇敵愾要求懲治楊應龍的時候,萬歷卻又放了他一馬。

此時日本豐臣秀吉發兵15萬侵犯朝鮮,萬歷正調天下精兵援朝,而楊應龍自告奮勇愿親率五千播州軍赴朝討倭,將功贖罪,考慮正是用人之際,播州軍又有強大的戰力,萬歷答應了楊應龍的請求。

可后來傳來倭寇已被先期入朝的明軍擊潰,楊應龍將功贖罪的希望泡湯,而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勘查讓他終于失去了耐心,他將前來勘問的朝廷官員轟了出去。

于是四川都御史王繼光、總兵劉承嗣分路出兵播州準備強行拘捕楊應龍,卻在婁山關一帶中了播州兵埋伏,此舉朝野震動,朝臣一致贊成討伐這個桀驁不馴、武力抗命的楊應龍,可這一次又被萬歷壓了下來。

此時二次抗倭戰/爭爆發,外敵當前不宜再生事端,萬歷決定再次招撫楊應龍。可楊應龍表面順從明朝的招撫,暗地里背著明朝撤軍抗倭,周邊軍力出現真空的時機積極備戰,重修海龍屯并在播州四境險關要隘,急流津渡上構筑了幾十座關屯寨堡。

可就在此敏感期,在重慶做人質的次子楊可棟離奇去世,喪子之痛讓楊應龍失去了理智。1597年底開始,楊應龍不顧一切連續出兵劫掠周邊土司、各屯,接著又侵入湖廣四十八屯,堵住各處驛站。

此時抗倭援朝戰/爭剛剛結束,忍無可忍的萬歷皇帝終于下定決心一勞永逸地解決楊應龍的問題,他派曾一力擔保楊應龍無罪的李化龍前往征剿。

楊應龍招募苗族軍士擴充軍力達16萬,1599年6月他乘官軍尚未集結血洗綦江,全殲官兵5000,并大肆屠城,萬歷得知楊應龍此舉雷霆大怒,他一面下令將四川、貴州巡撫全部革職,一面催促李化龍從速進剿。至此,萬歷三大征中規模最大的「平播之戰」開始。

1600年3月初,李化龍兵分八路,每路3萬人馬從八面進剿播州。3月14日,八路軍中的貴州總兵童元鎮沖至烏江關全軍覆沒。3月28日,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的劉綎偷襲婁山關,4天后楊應龍回救婁山關,雙方十余萬人在戰場上較量,大戰持續一天一夜,戰場中一個叫清風關的關卡雙方易手達幾十次,可見戰況之激烈,激戰至深夜,終于以播州軍戰敗而告終。

1600年5月18日,七路明軍將海龍屯圍的水泄不通,數十萬明軍在附近山頭調集火炮、火銃日夜不停地攻打,堅固的海龍屯卻巋然不動。明軍又沖擊飛虎關,卻因關前每級高達60-80厘米、共36道的天梯而阻滯不前,一連數周損兵折將不得寸進。

正面進攻無法取勝,李化龍將目光轉向了后方。6月4日,明軍扮成向山上運送給養的人混入后關,當守關的播軍被襲擊后,劉綎率軍沖進關中,堅守了47天的海龍屯終于被從后門攻破。

面對敗局,楊應龍跪在祖宗的靈牌前淚如雨下,為毀在自己手中的700多年基業而悔恨,最終自我了結。這場耗時114天4傷十余萬人的戰/爭結束了,史稱「平播之戰」。

這個自唐朝以來歷725年的傳29世的播州楊氏小王朝永遠的退出了歷史舞台,戰后播州被一分為二,分別設立遵義軍民府和平越軍民府,劃入川、貴兩省。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