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太陽系誕生于50億年前,在50億年前,太陽系一片混亂,太陽誕生以后吸收了周圍大量的物質,所以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0.14,從占比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太陽的質量很大。
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后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于是就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這顆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后,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宇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星際空間,在宇宙中除了恒星、行星之外,還有很多其它天體,比如說中子星、白矮星、黑洞等等。
黑洞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為神秘的天體,黑洞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科學家提出來了,在1783年的時候,英國天文愛好者給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卡爾迪許寫了一封信,信中他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質量非常大的神秘天體,而且連光線都沒有辦法逃離它的表面,當時他把這種天體稱為是暗星。
后來在1916年的時候,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建立在牛頓萬有引力的基礎上,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一種天體,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神秘天體,當這個天體的質量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光都沒有辦法逃離它的引力。
不過當時愛因斯坦本人都不相信宇宙中存在這樣的天體,后來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給了黑洞一個精確的解釋,他認為大量的物質集中在一點時,就會使周圍產生視界,一旦進入這個視界,物體就會被吸進去,最終科學家把這種神秘的天體稱為是黑洞。
在2019年的時候,科學家終于拍到了第一張黑洞的照片,這個照片證明了黑洞確實存在宇宙中,現代科學認為,黑洞是有恒星死亡以后形成的,一般來說,質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白矮星,質量中等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中子星,超大質量的恒星死亡以后會變成黑洞。
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研究黑洞的奧秘,根據科學家最近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轉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并且它正在向銀河系中心黑洞不停的靠近,科學家認為,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那麼未來太陽系可能會被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吞噬。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要不停地轉動,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能夠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是有引力的,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是最大的,所以它的引力也是最大的。
強大的引力能夠將八大行星全部吸引過來,而八大行星為了不被太陽吞噬,它們只能夠不停的自轉和公轉,這樣能夠產生離心力,離心力和引力相互抵消,所以八大行星能夠穩定的圍繞太陽轉動。不過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能夠對時空產生壓縮。
天體壓縮時空之后會形成時空彎曲,物體的質量越大,空間的曲率就越大,這時候周圍的物體就會被壓縮在時空中,就像是漩渦一樣朝中心運動,而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也有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430萬倍。所以說它的引力非常強大,整個銀河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著這顆黑洞轉動。
而這顆黑洞在運動的同時也在不停地吞噬周圍的物質,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任何進入黑洞視界范圍內的物質都會被黑洞吞噬,連光都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如果一顆黑洞長期沒有吞噬物質,那麼它最終也會消失。
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認為,當虛擬粒子出現在黑洞視界邊緣時,可能會出現4種情況,1、虛粒子對正常湮滅,2、兩個虛粒子同時被黑洞吞噬,3、負虛粒子被黑洞吞噬,正虛粒子逃離,4、正虛粒子被黑洞吞噬,負虛粒子逃離。
根據霍金計算得出,在這4種情況下,第三種情況出現的機率是最大的,而負虛粒子攜帶了負能量,因此在黑洞吞噬負虛粒子之后,它的能量就減少了,而這種機制被稱為是霍金輻射。所以說,每一個黑洞都必須不斷地吞噬周圍的物質,來防止自己因為霍金輻射而蒸發完。
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轉動,并且在慢慢地靠近銀河系的中心區域,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目前太陽系公轉的速度比之前快了百分之5,相當于太陽系每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都會靠近銀河系中心黑洞2000光年,如果按照這個時間計算的話,那麼13萬個公轉周期,太陽系就會被黑洞吞噬。
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13萬個公轉周期就相當于32萬億年,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擔心一個問題,就是到時候人類和地球會怎麼樣?其實大家并不需要擔心,因為我們的地球根本沒有32萬億年的時間,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我們能夠知道,太陽的壽命一共是100億年,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之久,也就是說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太陽之所以能夠燃燒這麼長時間,是因為太陽內部核聚變的反應,所謂核聚變反應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原子核相互發生碰撞,在這些原子核發生碰撞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原子核,同時還會損失一部分能量,而這部分損失掉能量就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去,然后被其它天體吸收,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太陽內部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
在這個高溫區域,太陽會將氫核聚變轉化為氦元素并釋放出巨大能量,一般來說,太陽內部的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一個氦原子,其中質量會虧損0.0276個單位,相當于1克氫虧損0.0069克,這些虧損的質量都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去,地球每秒鐘接收到的太陽光能源大約只有22億分之一。
再過50億年,太陽就會變成一顆紅巨星,然后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的軌道,到時候我們的地球就會被太陽吞噬,所以地球根本沒有32萬億年的時間,而人類的時間更短,可能只有10億年。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再過10億年,太陽的亮度會增加百分之10,大家不要小看這百分之10的亮度,到時候太陽的溫度也會增加,溫度的升高會使得地球上的水資源全部被蒸發殆盡,人類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在宇宙中尋找新的家園,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類似地球的行星。
不過由于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很遠,目前以人類的飛行速度根本無法飛過去,曾經在45年前,科學家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這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
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按照旅行者1號探測器現在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上萬年的時間真的是太漫長了,而人類發現的類似地球的行星,距離地球最近也有幾千光年,所以人類現在根本飛不過去。
不過小編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還是很快的,10億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非常漫長,在這麼漫長的時間內,人類一定能夠提升飛船的速度,到時候我們就能夠移民到其它行星了,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希望人類文明能夠長久的發展下去,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