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三國時武將無數,可有兩個人在其中是萬人敵的存在,他們就是關羽和張飛,不少人聽到他們的名號便知曉其能力超群。
張飛、關羽
自詡能力不凡的人也想要向他們發起挑戰,可是縱觀全書,很多武將都去挑戰二哥關羽,卻極少人挑戰張飛,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關羽不如張飛嗎?
原因1:性格決定人緣
首先說關羽,關羽為人忠義,武藝高強,渾身上下幾乎沒什麼毛病可挑,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太 傲了。能夠讓他放在眼里的人,必然有幾分本事,其他人關羽根本不屑于多看一眼。
關羽
也正是因為關羽身上的這份傲氣,讓他多了很多仇家。首當其沖的就是曹操營中的許褚,當初關羽被曹操所賞識,曹操直接給其赤兔寶馬,羨煞旁人,就當所有人都以為關羽會跟著曹操好好干的時候,關羽卻說有了這匹寶馬就能追上兄長劉備了。
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紛紛表示我們老大給你好馬,你好想著投誠別人,這不是看不起人是什麼。最可氣的是,在場之中的人只能聽著關羽說這個話,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阻攔關羽的腳步。他們的心里無時無刻不想著殺關羽。
關羽辭別曹操
原因2:性格決定仇家數量
可是如果再看關羽對東吳的態度,曹操一方應該會寬慰很多,因為東吳在關羽的眼里就只是鼠輩,連號都排不上。
他每次跟人單挑還喜歡言語挑釁別人:「你跟顏良、文丑比起來如何呢?」這讓敵人聽后,自然會覺得關羽看不起自己。
孫權
當初孫權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娶關羽的女兒,直接被關羽訓斥了一番,意思就是癩蛤蟆還想天鵝肉。孫權就算生氣,他也不敢發作,只能默默忍著。
關羽就靠著自己這一身傲氣,無聲之中多了很多的仇敵,曹吳兩方的人一聽說要在荊州干掉關羽,都是一擁而上。
或許還有一個 原因是關羽的名聲遠揚,只要他們能夠殺了關羽,必然會成為武將之最,何樂而不為呢?
為何沒人挑戰張飛
第一點
透過關羽再看張飛,張飛無人挑戰。張飛雖然是個莽夫,但是更多的是淳樸之氣,絲毫不會看不起別人,說的話有時候雖然比較沖動,但是卻從來不會夸大其詞,而且能夠明辨是非,老實人一個。
在三國上張飛唯一得罪的人是呂布,只是後來呂布的名聲也不好,其他人都成為張飛身邊人一起看不起呂布,哪里還會因為張飛得罪呂布而對他有什麼仇恨的地方。
除非是戰場上敵人相對,平常時間里張飛還是沒有人想殺的。每次張飛在上陣的時候都會說:「吾乃張翼德,誰敢來與吾一戰」。
主要在于自己面對大敵,會先報自己的姓名,對人十分的尊重,他從來都是正經對戰,從來不會因為敵人的身份而有看不起或者是害怕的意思。這對于敵人來說,最大的尊重就在于以全力對敵。
由此可見,相比起像關羽那樣看不起敵人來說,人們都更加喜歡張飛,想殺張飛的人也就少了很多。
第二點
張飛是很厲害,但是卻不如關羽,關羽能殺顏良、文丑,已經向世人昭告自己的能力,但是關羽很喜歡自己的三弟,他在曹營的時候跟其他人說自己的三弟,能夠千軍萬馬取人首級,就好像是探囊取物一樣。讓其他人誤以為張飛的能力更強。
這樣就算是有想向張飛挑戰的人,一想自己連關羽都敵不過,如何能夠再挑戰張飛呢?
第三點
既然是挑戰,那就像是立下了生死狀,關羽在面對挑戰自己的人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其身份高低能力高低而選擇是不是要接受挑戰,所以有很多人在挑戰完關羽之后,還能夠全身而退。
可是要是挑戰張飛,那結果大多是死,張飛才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既然挑戰那就好好打,用盡全力打,不打到對方死誓不罷休,活脫脫一個莽夫的形象。
很多人在挑戰的時候也會思考,自己沒必要拿一條命做賭注,比出個輸贏就可以了,關羽和張飛,一個是能活,一個是要死,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而不是后者吧。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力越強就會有越多的人想挑戰,性格越傲就會有越多的人挑戰,關羽這種一人獨大的情況,也難免有人會想要取而代之,大家只想要第一,不會想要當第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