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沒有氧氣,為何長明燈千年不滅?原因其實很簡單

天空之城 2022/08/02 檢舉 我要評論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長河足達五千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曾出現過幾百位大大小小的統治者,史書上稱他們為「皇帝」。

提起來九五之尊,就不得不說一下一位名震古今的千古一帝,他曾讓四分五裂的中原之地大一統,完成了一統六國的壯舉,講到這里很多讀者已經猜到了,這位皇帝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戎馬一生、勵精圖治,最終也難逃命運的輪回,在他身死之后,后代奉命給他修建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關于這個陵墓有一個困擾眾人多年的疑問。

史書有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為何長明燈燃燒千年而不滅?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

秦始皇作為皇帝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故事一直被傳頌至今,人們除了歌頌他的生前,也竊竊私語議論著他走后埋葬的陵墓。

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達官顯貴們走后下葬,都會有頗為豐厚的陪葬品。價值偏低的就是一些常見的金銀器,價值偏高的就是珠寶玉器,關于這個陪葬品制度,地位越高陪葬的東西就越貴重。

就比如問世的一些王爺們的陵墓中,不乏有幾件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秦始皇作為一國之君,又是古代皇帝中的代表人物,他的陵墓陪葬物品肯定是無比的貴重。幾千年來,無數人為了秦始皇走后留下的這一筆財富,窮極一生地去追尋。

就連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也為了得到秦始皇陵中的寶貝,專門組建了一支摸金校尉隊伍,并且足足尋找了二十余年。曹操多年的努力并非一無所獲,摸金校尉在今陜西西安驪山地區,找到了秦始皇陵的位置。

可是等眾人掀開陵墓的神秘面紗時,沒有一個人膽敢踏足陵墓之中,因為墓門被打開的那一刻,陵墓之中竟然是燈火通明。幾百年的時候過去了,按理來說陵墓之中早已沒有可燃物。

詭異的是兩邊的墻壁上,每一根燈芯都在瘋狂地燃燒著,這駭人的一幕震驚著每一個摸金校尉,雖然墓中有著金銀珠寶,但在生命的威脅下,他們還是關上了陵墓的大門。

時過境遷,一晃又過去了千年,秦始皇陵又一次被打開。這一次的來訪者是中國的一隊考古學家隊,根據曹操后人的指引,來到了當年讓摸金校尉們望而卻步的地方。

剛到陵墓門口,兩名考古隊員直接上前,用蠻力推開了墓門,然后映入眼簾的就是,燈火通明的一條墓道。雖然有隊員心里十分詫異,但他們畢竟身為科研人員,還是不會信鬼神之說的。

秦始皇陵的陷阱

在隊長的組織下,隊員們有條不紊地進入了陵墓中,接下來大家的首要任務,就是揭秘這甬道兩側的燈,為何會從秦始皇下葬時,一直延綿不斷的發光發亮到今日,要知道這中間已經過去了千年。

為了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隊長直接親自上陣,在墻壁上的燈前仔細端詳著。許久之后,隊長發現這燈正是古代人們下葬后,照明墓室的長明燈。

根據字面意思我們可以得知,這種長明燈的照明時間久。根據古書記載,長明燈的制作方式比較獨特,而且制作的原料也特別稀有。比如長明燈的燈芯,是由一種魚類的骸骨制成,可以抵御長時間的灼燒。

長明燈的燈油原材料更夸張,竟然是用鯨魚的魚油制成的,在落后的古代,捕殺鯨魚這種巨獸可絕非一件易事。但是新的問題來了,長明燈的照明時長最久不會超過百年。

那這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為什麼可以維持千年而不滅,難道這墓穴中當真有什麼古怪。在古代的墓葬制度中,人們為了保存墓主人尸體的完整度,一般都會把墓室做成真空的。

也就是說墓室中是沒有氧氣的,眾所周知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火會快速地熄滅并且無法再次燃燒。既然秦始皇陵中沒有氧氣,那這些長明燈又是如何燃燒千年的呢?

為了揭開皇陵的秘密,隊員們對甬道下方的墓室,展開了進一步的探索,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處墓室的隊員突然有了驚人的發現。

等到大家一塊探查的時候,才發現了當年那些摸金校尉們,為什麼遲遲不敢進入陵墓的真相。他們當時其實是進來了,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又退出去了,而讓摸金校尉們望而卻步的,正是這墓室中四處散落的水銀。

大家都知道水銀含有劇毒,而這墓室中的水銀量已經足以匯聚成一條小河,阻擋著外來人的進入。

水銀匯聚成的河,只是這秦始皇陵中眾多的陷阱之一,從而保護這偌大的秦始皇陵。當年秦始皇在去世之前,就擔憂自己的墓被他人盜取,為了讓自己走后得到安寧,就命工匠設置了許多的機關。

考古隊員幾天的探查下來,除了這水銀河和幾個墓室機關外,并沒有了其它的發現,也就是說這長明燈為何千年不滅的原因,他們還是沒有找到。

長明燈背后的秘密

為了研究秦始皇陵,考古隊特地在附近的村莊中住了下來,五天后的夜晚,隊長正在屋中翻閱資料,為了揭開皇陵的神秘面紗,他已經熬了好幾個夜。

好巧不巧的是,晚上村里突然停電了,為了不耽誤進程,隊長找了一根蠟燭用來照明,因為到了深夜他把門窗都緊緊地閉上了。

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在過了三個小時后,隊長感覺空氣中氧氣稀薄,然后眼前的蠟燭一點一點地就熄滅了。

隊長明白這是因為客房太小,關住門窗后形成了一個密閉空間,從而導致了缺氧。于是,隊長就走上前去把身后的窗戶打開,就在一陣清風拂過后蠟燭竟然著了。

隊長看見了這一現象后突然陷入了沉思,因為他忽然間茅塞頓開,明白了長明燈為何千年不滅。原來,長明燈在秦始皇陵關閉后,隨著氧氣的一點點缺失,就逐漸地開始熄滅。

可是因為原材料的特殊,魚油一碰到氧氣,就會突然地燃燒起來,而長明燈就會被點著。也就是說,在秦始皇陵墓門沒打開的時候長明燈是滅的。

當墓門被打開的一瞬間,因為空氣對流的原因,大量的氧氣進入了甬道,然后兩側的長明燈就會亮起,呈現在來訪者眼前的,就將是長明燈燃燒千年的假象。

真是令人萬萬沒想到,困擾人們很久的難題,其背后的原因竟然是這麼的簡單。古代的西方也存在長明燈,也有一些西方學者進行了各種實驗,他們在一些可燃物中加入磷粉,就可以做到遇空氣自燃,空氣燃盡自己滅。

僅僅是一個入口的甬道,都有著這樣巧妙的設計,可想而知關于秦始皇陵中其它的秘密,估計還得多年的時間去解答,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深入挖掘。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