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永遠猜不到,地球為了保護人類文明,都做了哪些事情?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要比人類想象的還要偉大。如今已有46億歲的地球雖然正值中年階段,但它卻豁出了老命,只為保護地球文明不會完全被毀滅。
那麼來自宇宙深處的危險,到底又有多少呢?
潛在危險
首先我們應該要問:人類會傷害地球嗎?
這聽起來好像有一絲可笑,就目前來看人類根本就沒有找到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
那麼地球對于人類來講,不就相當于是唯一的生存家園嗎?那人類怎麼可能會傷害自己的家呢?
但誰也不能忘記核武器的威脅,隨著人類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現狀。
無數的科學家也在懷疑,當未來有一天戰爭和文明的沖突日益明顯,那核武器力量就可能不再是維護和平的必然法寶,它甚至都有可能會摧毀地球。
但核武器真的能讓地球在宇宙中消失嗎?這個問題得打上一個問號。
地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脆弱,其實脆弱的只有人類。宇宙的高能量輻射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過,但地球現在已經健康發展了46億年之多。
在這段時間內,它經歷過太多復雜的歷史。
比如說小行星非要從遠方跑來熊抱地球,還有5次生物大滅絕以及高氧和無氧時代...地球都曾一次又一次順利的渡過了難關。
直到目前地球依然朝氣蓬勃,并且讓人類文明在合適的環境下得到了發展。它的強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不過,我們依然不能因此而無視地球曾面臨的各種惡劣環境。
流氓黑洞
你可能聽說過黑洞,但不一定聽說過流氓黑洞。
2009年1月,著名科學家巴克曼教授提出,在宇宙中存在一流氓物質。它在黑洞時期什麼都吃,包括超大星云和宇宙塵埃,甚至連渺小的行星人家也不放過。
流氓黑洞是無形的,因為在眾多黑洞當中,它的質量屬于中等及以上。那流氓黑洞就可以通過比較強的相互重力作用,讓周邊多個黑洞形成一個超大球狀黑洞。這時它就被賦予了更多的能量,有能力吞噬途經的星體和星云。
巴克曼教授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流氓黑洞雖然聽起來對人類來說不太友好,但奇怪的是人家偏偏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危害。好像我們不是它的菜,所以它才不會吃。可一切安全都是有前提的。
巴克曼教授認為,因為人類和流氓黑洞的距離,從天文觀測角度來看是過于遙遠的,因此我們處在了安全范圍內。
當地球有朝一日出現在它數百公里的作用范圍內,那我們也逃脫不了被吞噬的命運。
既然流氓黑洞離我們那麼遠,并且如今都還沒有對地球造成傷害。我們應該忽略不計才對,而且處在地球附近的危險也有很多,比如說太陽耀斑和地磁極逆轉等。
像耀斑現象,也僅僅只是太陽活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同時它也是太陽活動的重要表現。
它主要是通過大規模的能量釋放,并不斷的向周圍發射出各種電磁輻射。而且它的粒子輻射會在一瞬間內加強。最終導致太陽耀斑輻射出的光波長度,可以橫跨整個電磁波譜。
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發現,太陽耀斑大約每11年就會迎來一個新周期。在它釋放出高濃度電磁輻射的同時,它還會向四周發散射電波段和X射線以及紫外光。
當太陽耀斑活動強烈時,地球因為距離它并不遙遠,因此會受到很多影響。
其中包括空間飛行、網絡通訊,廣播信號,甚至低頻導航以及衛星運轉都會遭遇損失慘重的現象。舉個例子來說,2022年2月空間X計劃布置了一批49顆星鏈衛星。
原本這可是受到了國外很多科學家的期待,但沒想到這個計劃卻偏偏遇到了地磁暴影響。
最終有40個衛星全都報廢,因為太陽耀斑和太陽表面爆發的各種活動能無限制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電網以及導航信號,甚至在天空中工作的宇航員及航天器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威脅。
被忽視的塵埃云
在宇宙深處,還有一種披著浪漫的外表,但實際在干著傷害地球人類事情的物質,它們被統稱為宇宙塵埃云。
你別看它們好像微不足道,甚至大家還會覺得它們有一種朦朧美。但實際上這些塵埃和氣體都有很高的厚度,而且數量巨大,可足以在未來形成恒星或其他普通星體。
它的可怕之處在于這,些宇宙塵埃云是外太空漂浮著的大型塵埃以及金屬顆粒。
我們無法統一規定,這些物質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它們有可能是被冰凍的水滴,并形成了繡花針一般的模樣。也有可能是高密度的金屬,別看它們一直很散漫的漂浮在外太空,還有著絢麗多彩的外表,并構成了一團又一團的美麗云霧。
但人家的運行速度特別快,再加上數量驚人。因此當塵埃云光顧地球時,那人類的家園首先會受到極端運動的影響。
例如我們生活的環境會瞬間結成冰塊,它也會讓人類進入下一個冰河時期。
這些塵埃云極有可能會撕碎一直在保護著地球生物的臭氧層,當我們失去了這一保護罩后,來自宇宙深處的高濃度射線又將變成殺傷力最高的武器。
當然除此之外,宇宙深處的傷害還有很多。
比如恒星在生命走向終點之后,它會迎來新的演變方式。其中大質量恒星就有可能會變成中子星或黑洞,在過程中人家就會釋放出伽馬射線等其他富含輻射能量的物質。
這些對于脆弱的地球生命而言,都是致命的危害。另外超行星、巨引力源都一直在等著人們深入探索。
這些物質對于人類來講,究竟是驚喜還是潛藏著危險,就目前來看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