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紅顏自古多薄命」,這句話并非是空穴來風,在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女子作為男人的附庸,幾乎沒有什麼地位可言,古代四大美人的結局也都比較悲慘,即便是三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在兵變之時,唐玄宗為求自保賜死了楊貴妃,讓她含恨而終,還背負了紅顏禍水的千古罵名。
說到歷史上下場最慘的妃子,很多人想到的是戚夫人,被呂太后做成了「人彘」,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實在慘不忍睹。而西漢還有一位絕色美人,她的結局比戚夫人還要悲慘。
這個女人就是陶望卿,她身姿曼妙、貌若天仙,廣川王劉去見她一面后,就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將她強娶為妃。
陶望卿入王宮后,憑借著自己的傾城之姿和風情萬種,成為了劉去最寵愛的妃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讓當時的王后昭信都心生妒恨。
王后昭信本就是個狠角色,在她入宮之初,劉去寵愛的是王昭平、王地馀兩位妃子,還曾許諾要立兩人為王后。但有一次劉去生病,身為姬妾的昭信一直在病榻前不離左右的照顧,劉去這才注意到了這個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姬妾,昭信也因此成為了劉去的寵妃,王昭平、王地馀擔心昭信會影響到她們的地位,就私下合謀要加害于她。
卻沒想到事情敗露,劉去和昭信對她們進行了嚴刑拷打,先是鞭打見兩人拒不招供,就換以鐵針刺肉,她們身嬌體弱實在受不了,只能招認了,劉去親手了結了王地馀,又讓昭信殺死了王昭平,兩人擔心這種濫殺行為被傳揚出去,便又殺死了在場的三個奴婢,兩人的心狠手辣,比起呂雉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昭信還被封為了王后。
所以當劉去寵幸陶望卿時,昭信就已經對她恨之入骨,想方設法地要置她于死地。但她吸取了王昭平和王地馀的教訓,絕不能私自加害陶望卿,于是她隔三岔五地跟劉去打小報告:「望卿對我無禮」,「望衣服比我穿得還艷麗」,「望卿拿宮中的好綢緞送給宮人」,而劉去對這些事毫不在意,明確表示:「你講望卿的壞話,不能減少我對她的喜愛。」
昭信言語試探了劉去幾次,見他對陶望卿的寵愛已經到了可以忽略一切的地步,她只有最后一個辦法,就是污蔑她跟人有染,即便劉去再寵愛她,但給他戴綠帽子也是絕對不能忍的。
有一次,陶望卿請來一位畫師到房內為她作畫,她希望把自己引以為傲的身材和美貌都畫下來,于是在畫師面前,展現著自己曼妙的身姿,讓畫師為自己作畫,卻沒想到這個舉動,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王后早就在她身邊安插了眼線,她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掌控內,王后很快就去劉去面前,污蔑陶望卿與畫師有染,說她在房內袒露肩膀、搔首弄姿勾引畫師。
剛開始,劉去還有些不信,覺得昭信只是嫉妒自己寵愛陶望卿,但他還是派人前去調查,結果發現了那幅陶望卿在房內展現婀娜身材的畫像,這讓劉去相信了王后的話,以為陶望卿和畫師真的有奸情。
王后又開始添油加醋地描述陶望卿曾多次跑去郎中令的房間,沒等她說完,劉去已經大發雷霆,跑到陶望卿的住處,命人脫光陶望卿的衣服,不停地鞭打她,還拿燒紅的烙鐵去燙陶望卿的身體,千嬌百媚的陶望卿被劉去虐待得血肉模糊。
陶望卿忍受不了這種非人的折磨,趁人不備的時候,拼盡全力跑出房間投井自盡了。劉去和王后昭信望著從井中打撈出來的陶望卿,對她的恨意還沒有全消,于是殘忍地將木樁釘入她的身體,割去鼻唇和舌頭,最后更是將她熬成了一鍋「肉粥」,才算是解了心頭之恨。
陶望卿這樣一個絕色美人,卻落得死無全尸,被熬成一鍋肉粥的下場,她比戚夫人要悲慘得多,戚夫人起碼被劉邦寵愛了一生,而劉去對陶望卿卻是愛時恨不得捧到天上,恨時就將她挫骨揚灰都不解恨,不得不說劉去和昭信比呂后更加毒辣。
陶望卿就是典型的紅顏薄命吧,傾城傾國的美貌,讓她享受到了短暫的榮華富貴和萬千寵愛,但也給她招來了殺身之禍,讓她承受了活著生不如死,死后沒有全尸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