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為什麼會有日出日落?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一度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我們看到的太陽、月亮、小星星都按照一定的周期環繞地球公轉,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地心說」。
后來新的觀點出現了,那就是「日心說」,這個觀點認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包括地球在內的星球環繞太陽公轉。從概念來看,「日心說」的觀點更加符合實際,因為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確實是在環繞太陽公轉。地球除了環繞太陽公轉,還會自轉。隨著地球自轉,我們也就看到了太陽東升西落了。
為何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
自地球誕生以來,地球的公轉、自轉就沒有停止過,當然,不同時期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有所不同的,現在地球自轉周期為1個太陽日,也就是大概24小時,在地球赤道附近的自轉線速度達到465米每秒。地球以這麼快的速度自轉,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呢?
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很穩定的,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我們與地球、地面一切事物都是以相同的恒定速度一起旋轉,所以我們就察覺不到地球在自轉。就像我們坐在勻速行駛的高鐵內,我們是感覺不到高鐵在極速前行的。當然,如果高鐵突然加速或者減速,那我們就會感到速度的變化。同樣的,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突然迅速下降甚至直接停止旋轉,我們也會感覺到地球在轉動。
也正是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自轉,天上的小星星、月亮、太陽卻以一定的周期升起、下落,所以古代人類就誤以為地球是靜止的,小星星、月亮、太陽環繞地球運行,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快
雖然地球的自轉速度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但由于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一般是沒法察覺到微妙的變化。不過,科學家還是有辦法了解到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情況。
在2022年7月29日,地球在24小時之內就完成了自轉,比24小時少1.59毫秒,再次打破了最短一天的紀錄。這不是地球第一次加快了自轉速度,早在2020年,地球也曾經在24小時內完成了自轉,當時比24小時少了1.47毫秒,打破了自1969年代以來的最短日記錄。隨后在2021年,地球繼續加快自轉速度,但是沒有打破任何紀錄。在7月底,地球又突然加快了自轉速度,1天已經不足24小時。研究人員認為,這意味著一個為期50年的較短日階段可能正在開始。
雖然現在科學家確實是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在加快,但是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科學家目前還沒找到原因。不過,科學家認為,地球的自轉速度可能與地球的地質活動等方面有關系,比如說地核內外層、海洋、潮汐運動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會影響到地球的自轉速度。
之前2010年3月智利發生的里氏8.8級大地震就曾經導致地球自轉速度速度加快,一天時間縮短了1微秒。在2011年3月日本發生規模8.9級強震的時候,也曾經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了1.6微秒。
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可能與「錢德勒擺動」有關,也就是說,由于地球本身不是一個標準的球體,地球表面的小幅度運動都可能會影響到地球的自轉軸出現一定的偏差。
雖然地球出現了自轉速度加快的情況,但是變化幅度非常小,所以我們人類沒有察覺到變化。而且,這個變化如此微妙,對地球的環境來說影響不大,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畢竟,地球的自轉速度并不是固定的,一直都在變化中,但這些變化都沒有給地球帶來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