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發現22萬年前手印,堅硬石板上清晰可見,誰是手印主人?

天空之城 2022/08/22 檢舉 我要評論

來自過去的石板

人類的創造力是什麼時候涌現的呢?

盡管答案多種多樣,相關內容也各說其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創造力是人類除智力外,與其他物種區別最大的地方。

人類創造的藝術

一塊陶土瓦片,又或者是一根羽毛手工品,人類在展現自己的創造物時,也是在展示自己的關于對美和藝術的看法。

一塊來自22萬年前的石板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 遠古時期,人類在創作這方面出現的火花。

科學家們在了解到 青藏高原石板手印后,對此產生了不少興趣。

在一般人看來,一塊有著手印的石板可能就是普通的歷史遺留物,但對科學家來講,它能夠為我們揭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精神面貌。

通過國際合作,青藏高原發現的這塊石板畫最早可以追溯到更新世中期,距今 169000~226000年前

科學家使用鈾系列測年法確定了它在時間上沒有太大問題。

人驚訝的是,這塊石板所展現出來的人為內容比印度尼西亞、法國和西班牙洞穴壁畫中的創作還要古老3~4倍。

青藏高原的石板手印

很明顯,石板上的手印并不是偶然放置在上面的, 它更像是一種創作

如果是這樣,那它或許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藝術創作。

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公園研究人類祖先行為的科學家在2008年對其進行了研究,石板中的 5個手印和5個對稱的腳印被印在石灰巖上。

它是一種 淡水石灰石,由于附近的 溫泉沉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硬化。

也就是說,當時人類創作它的時候還很軟,就像粘土一般。

石板的地理位置

石板印上去的痕跡是一個光滑且帶有一定傾斜的表面,很明顯這不是人一不小心碰到或者以某種奇怪的姿勢倒下。

相關的化石記錄以及人類活動表明,青藏高原石板版畫的排列很不尋常, 時間跨度相當大

歷史學家表示, 雖然腳印在人類活動記錄中很常見,但是手印的表現卻要少很多

壁板藝術傳統和西藏石板是一種不動的藝術,以手工模板在洞穴墻壁上為代表。

早期的洞穴壁畫

正如前面所述,這樣的藝術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鈾系列測年法表明,該石板的創作是在當代。

科學家推測手印和腳印應該 來自兒童,制作手印的孩子大約在12歲,制作腳印的孩子大約在7歲的樣子。

但比起對 古代人類藝術的討論,科研人員更關注的問題在于,創作這些石板作品的人類是否是智人?

還是已經滅絕的古人類?

要知道在這一時期,地球上生活著多種古人類,智人的出現已經是人類進化晚期的歷史了。

晚期智人的洞穴創作

高原地區的丹尼索瓦人

科學家近年來通過對 青藏高原的骨骼遺骸研究支持理論認為,創作石板藝術的是 丹尼索瓦人

這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種族,并且是尼安德特人的古代親屬。

較早的例子在1980年,科學家從青藏高原的 夏河下顎骨化石中提取出蛋白質的分析表明,丹尼索瓦人在高原地區生活過。

下顎骨與丹尼索瓦洞穴的古人類活動研究顯示,下顎骨中的古老蛋白質被高度降解,這 與可能污染的現代蛋白質樣品有著明顯的區分。

夏河下顎骨化石

附著在下顎骨上的 重碳酸鹽結殼,科學家通過結殼應用U系列測年法發現,這塊下顎骨的歷史至少有16萬年。

夏河下顎骨是青藏高原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它比該地區已知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一只還要早12萬年。

對比證據主要來自「 第四名丹尼索瓦人」,主要樣本來自阿爾泰山脈的丹尼索瓦洞穴從中提取到的丹尼索瓦2號的DNA。

對丹尼索瓦亞洲分布所在的阿爾泰地區和其他地方的尼安德特人活動表明,這兩個群體有一定相互作用。

對丹尼索瓦人的古人類群屬劃分

對其基因組的分析表明, 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以及人類血統較早分化的位置古老人類群體有過雜交

丹尼索瓦人的活動也對東南亞島嶼和大洋洲的現代人口,以及亞洲大陸和美洲人口較低水平做出了遺傳貢獻。

人種之間的雜交混合促成了當今人類的一些特征,就丹尼索瓦人來講, 對西藏高海拔地區的適應使得他們在這里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高原地區生活的丹尼索瓦人

過去由于樣本太少,人們對丹尼索瓦人的了解大多來自 DNA證據

2010年的首次鑒定才最終確定了他們的身份,以及活動表現。

科學家對丹尼索瓦少女指骨化石樣本中提取的線粒體DNA顯示,與該種族關系最密切的是尼安德特人。

青藏高原的白石崖溶洞的樣本DNA顯示, 丹尼索瓦人具有類似尼安德特人的體格和面部特征,并且有著深色的皮膚、眼睛和頭髮。

想象中的丹尼索瓦人樣貌

不過他們的臼齒還是有著些許不同,1984年的 丹尼索瓦2號樣本顯示。

他們沒有磨牙結節和更大的尺寸,牙冠幾乎完全磨損,僅在頰側、近中和舌側保留了很薄的牙釉質邊緣。

唯一保留的 牙冠形態特征是頰溝的一小塊殘余物,根部大部分被吸收,只有很短的牙樁在近頰河近舌側保留。

暴露的牙髓腔顯示有5個憩室進入牙冠,根部的再吸收和標本自然剝落的事實表明該牙齒的主人年齡在10~12歲。

對古人類牙齒的研究

臼齒的研究不禁讓人們想到更新世中到晚期的古人類和南方古猿。

古人類的藝術創作

仍然是DNA的研究證據,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應該有著共同的祖先,他是海德堡人,很可能在非洲生活。

大約在30~40萬年前,一部分海德堡人離開了非洲,并擴展到歐亞大陸,然后種群分裂活動。

向西移動到歐洲的人演變成尼安德特人 ,東遷到亞洲的一部分人來到青藏高原變成了丹尼索瓦人。

而留在非洲的人類祖先則進化成為我們自己,智人。

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

現代人類和丹尼索瓦人或許在大約4~6萬年前在歐亞大陸首次相遇,當時的智人已經開始了非洲遷徙。

科學家認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類應該有過雜交,其中美拉尼西亞、澳大利亞土著以及菲律賓黑人。

相關分布表明歐亞大陸、菲律賓、新幾內亞等地區都有丹尼索瓦人,不過相關說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明。

除此之外,科學家對其 DNA的分析表明,丹尼索瓦人基因組的遺傳多樣性似乎很低,這意味他們的人口數量可能永遠都不會很大。

丹尼索瓦人生活過的洞穴

在今天的一些東亞群體中,尤其是 美拉尼西亞人,可能從丹尼索瓦人那兒繼承了高達5%的遺傳物質。

類似的基因遺傳在藏人和漢人中也有存在,2014年的研究顯示,夏爾巴人很可能從丹尼索瓦人那里繼承了一種「 超級運動員」基因突變。

這種突變可以幫助他們在高海拔地區輕松呼吸。

如今我們仍不知道丹尼索瓦人是如何消失的,但他們曾經確實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種族,能夠在高海拔地區生存。

除了手足印石板,丹尼索瓦人的石器使用也挺多,并主要以舊石器時代的物件為主,例如磨頭、鑿子等工具。

丹尼索瓦人的石器和工藝

另外還有一些骨器和部分飾品,大理石戒指、象牙戒指和象牙掛件。

這些其實都表明該種族曾經的生活面貌很不錯,并且他們應該有著屬于自己的文化。

丹尼索瓦人出現早過地球大部分人類,這塊石板在今天給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留下的疑問在解剖學中能夠揭示他們的 生理體態樣貌

對丹尼索瓦人洞穴生活的想象

不過更具人文關懷的是, 這塊石板是否屬于藝術

人類的所有文化都有某種形式的藝術和音樂,藝術則是普世文化通則之一。

藝術也許源自休閑,它的目的就是簡單的享受,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

石板背后,正是兩個孩子在泥濘之地快樂地玩耍,他們的父母或許正在一旁觀看著自己的孩子。

這樣一種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為我們展現了古人類在過去的生活色彩,一種精湛又奇妙的人類采風。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