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人類誕生于200多萬年前,在200多萬年前, 猿類生物生存在地球上,當時地球上還生活著很多其他兇猛的生物,猿類生物為了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它們選擇擇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僅僅能夠使大腦地發育變快,還能夠有效的抵抗外來侵略者。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頻繁地交流能夠是大腦變得越來越聰明,由于猿類生物長期在一起生存,所以猿類的大腦變得越來越聰明,最終成功進化為人類,人類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地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展,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 速度還是很快的。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上外面還有很多天體,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后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太小了,于是科學家便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這顆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后,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能夠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是有引力的,物體的質量越大,他的引力就越大,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0.14,從占比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太陽的質量非常大,所以他的引力也是最大的。
強大的引力能夠將八大行星全部吸引過來,八大行星為了不被太陽吞噬,它們只能夠選擇不停的自轉和公轉,自轉和公轉能夠產生離心力,離心力和引力相互抵消,所以八大行星能夠穩定的圍繞太陽公轉。
不過愛因斯坦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質量小的天體之所以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轉動,是因為質量大的天體能夠將宇宙薄膜壓彎,所以質量小的天體才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轉動,目前科學家也在研究天體運動的奧秘,為了探索太陽系的奧秘,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多努力。
曾經在45年前,科學家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這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按照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對于人類來說,上萬年的時間太漫長了,雖然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但是它給人類傳回了很多珍貴的照片,這些照片對人類研究太陽系有很大的作用,根據這些信息科學家發現,在冥王星的軌道外面還存在一個引力源,這個引力源到底是什麼?
在1846年的時候,科學家戈特弗里德.加勒發現了海王星,從此之后,科學家們就一直都在尋找第九大行星,但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并沒有在太陽系中發現第九大行星。
不過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第九大行星是真實存在的。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科學家都認為第九大行星存在呢?其實科學家在觀測柯伊伯帶時,發現柯伊伯帶中有6顆天體的運動軌道非常異常,這6顆天體都在不停地轉動,但是它們的傾角卻是不同的。
科學家認為,在自然條件下,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只有14000分之一,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不可能只是巧合。有很多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應該隱藏著一顆神秘的天體,由于這顆神秘的天體存在,所以才會影響柯伊伯帶的6顆天體運動傾角發生變化。
那麼這顆隱藏的天體到底是什麼呢?有一顆科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一顆黑洞,相信很多人對黑洞都不陌生,黑洞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科學家提出來了,早在1783年的時候,一位名叫米歇爾的英國天文愛好者給當時的科學家卡爾迪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它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能力非常大,而且能夠導致完全黑的神秘天體,這種天體能夠將光吞噬。
一開始科學家把這種神秘的天體稱為是暗星,而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利用公式計算出了這個神秘的天體,由于當時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黑洞的存在,直到2019年的時候,科學家拍到了第一張黑洞的照片,這才證實了黑洞的存在。
黑洞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引力最大的天體,它能夠吞噬任何物質,只要進入它的視界范圍,就會被它吞噬,不過黑洞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現在科學家也不清楚,而冥王星軌道外的神秘天體真的是一顆黑洞嗎?
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如果冥王星軌道外的神秘天體真的是黑洞,那麼它的大小應該只有蘋果那麼大,如果這個神秘的天體不是黑洞,那麼它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這顆行星,科學家把這顆行星稱為是尼比魯星,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冥王星的4500倍。
也就是地球質量的10倍,并且它的運動軌跡非常長,最遠時距離太陽有2250億公里,有一些科學家猜測,這顆行星可能隱藏在柯伊伯帶中,或者是隱藏在奧爾特云中,如果這顆行星真的隱藏在這兩個小行星地帶中,那麼人類想要找到它真的是太困難了,畢竟這顆多的小行星會抵擋人類的觀測,而且它的軌道這麼長,人類想要找到它非常困難。
為什麼這顆行星的軌道和其它八大行星的軌道區別這麼大呢?有一部分科學家猜測,第九大行星可能并不是來自于太陽系,而是來自于其它星系。
在宇宙中有很多流浪行星,這些流浪行星在宇宙中可能會被其它的恒星捕捉,然后成為其它星系的天體,第九大行星可能就是太陽捕捉到的流浪行星,其實關于第九大行星的記載,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在7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6000多年前的蘇美爾文明遺址,在遺址中,科學家發現了一張石板,在這張石板上一共標注了12個天體,科學家這12個天體應該就是太陽、月球、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最后一個天體就是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的第九大行星。
根據遺址記載,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達到了3600年,科學家按照第九大行星的軌道進行計算,發現第九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確實如此,種種跡象表明,第九大行星或者真的存在,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它而已,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6000多年前的蘇美爾文明為什麼能夠有如此發達的天文知識呢?
要知道,太陽系也是近代人類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的,6000多年前,應該是人類剛開始進入文明的時代,難道說史前文明是真的?關于史前文明的記載也有很多,比如說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樓蘭文明等等,目前科學家也在尋找這些文明的痕跡。
如果說這些文明是真的,那麼在地球上一定不止人類這一種文明,而是出現過很多次文明,不過它們最后去了哪里?現在科學家也不清楚,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和奧秘,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地探索世界的奧秘,雖然現在人類已經對宇宙有了大概的認知,但是想要真正的了解宇宙,人類還差的很遠,不過小編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或許能夠揭開宇宙中的奧秘,小編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