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后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刁難問其「祖宗」是誰?七個字回答龍顏大悅

天空之城 2022/10/26 檢舉 我要評論

乾隆十七年,38歲的秦大士和其它舉人進士一起,來到了宮里參加殿試。終于有了光宗耀祖的機會,可是這位新晉舉人的心里卻特別緊張,他不知道一向以率性著稱的乾隆皇帝,會不會出一些自己難以應對的問題呢。

這一年的殿試正好趕上了太后60圣誕,乾隆皇帝便想把這次殿試辦得有趣味一點,刁難一下進士們,好讓進士們出丑,以此哄太后開心。正當乾隆皇帝冥思苦想,怎麼也想不出試題時,正巧看到殿試名單中「秦大士」三個字。乾隆皇帝心想,這個「難題」來了。

秦檜害了岳飛,是千古罪人,后人無不對他唾罵。而這位秦大士,竟然是奸臣的后代,這個題材不可錯過!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姓名考問秦大士。

果然,秦大士御前覲見,乾隆皇帝卻故意板著臉問道:「 秦大士,你真是秦檜的后代嗎?」誰知道,秦大士只是一愣,隨后,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一聽,愣了半天,隨后,哈哈大笑,讓秦大士順利地通過了殿試,并且成為 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大魁天下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秦大士的回答,會讓乾隆皇帝開心不已呢?這句話又充滿著說明什麼樣的智慧,體現什麼樣的口才,讓乾隆都心服口服呢?別著急,聽過分析之后,大家自然會明白,秦大士的口才玄妙之處。

第一:秦大士巧妙回避了尖銳鋒芒

乾隆皇帝十分喜歡附庸風雅,平時也很喜歡讀《史記》等歷史書籍。據說,他的貼身太監們之所以大多以趙為姓,就是因為乾隆皇帝討厭趙高這樣的奸宦,需要時常提醒自己。

所以,秦大士如果直接說自己姓秦,又正好是秦檜的后人,很容易讓乾隆心生不滿,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名落孫山了。所以,這個時候,秦大士不直接回答,反而是最智慧的。

第二:秦大士在維護自己的尊嚴

有的人可能會問了,秦大士隱瞞出身或者在皇帝面前羞辱秦檜,難道不行嗎?

要知道,殿試之前,皇帝肯定已經得到了進士們的戶籍,也就是說, 自帶簡歷被面試。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大士要是回答自己不是秦檜后人,很容易因為隱瞞被處以欺君之罪。

再有,羞辱秦檜肯定是不行的。秦大士的先祖秦梓,是秦檜的同胞兄弟,也就是秦大士的長輩。秦大士如果一直辱罵秦檜,也會因為不孝順而失去自己的名聲。

第三:秦大士「暗捧」乾隆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說,什麼樣的皇帝,就會有什麼樣的臣子。在贊美了乾隆皇帝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志向。

秦大士認為,物是人非,時移世易。勵精圖治的乾隆皇帝和聽信讒言的宋高宗,怎麼能一概而論!秦檜殘害忠良,作為秦檜后代的秦大士,也覺得慚愧。但是,秦大士能夠作為殿試的一員,尤其是在乾隆皇帝的「領導」下,自己一定會是個好官。秦大士的回答在小小地夸獎乾隆皇帝之后,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可以說是非常有智慧、有口才的了。

另外,秦大士的回答也是一個小小的反擊和諫言,他在告訴乾隆皇帝,不要重蹈宋高宗的覆轍,如果乾隆皇帝忠奸不分,那麼,秦檜這樣的人還會再次出現。

其實,像這樣的「口才」精妙,秦大士并不是第一次展露。

相傳,秦大士與袁枚一起游玩的時候,正好來到了岳王廟。岳王廟的游客一聽秦大士是秦檜的后人,就故意讓秦大士對著秦檜的銅像作對聯。袁枚為了給秦大士解圍,開口便答道,「人于宋后羞名檜。」秦大士隨后接道,「我到墳前愧姓秦。」他巧妙地把對秦大士的羞辱變成了對岳飛的贊美,真是好對絕對。

秦大士的故事也說明,遇到尷尬的時刻,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用微笑和智慧去面對,用自己深厚的功底和敏銳的才思去思考,用自己積累的口才精妙去解決,這才是解決困境的最好辦法。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