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著雪打著雷,美國紐約州被「大湖效應」暴擊,降雪厚達196厘米

天空之城 2022/11/21 檢舉 我要評論

進入11月中旬以來,北半球傳統多雨區降水偏多,北方地區降雨和大霧交替上演,美國也是多地雨雪連綿,本月16日開始,美國本土東北部多地普降大雪。

特別是紐約州西部出現了暴雪,沃特頓等地的積雪厚度可達6英尺(約1.8米),打破該地區降雪記錄。

但降雪最大的地區是布法羅市,積雪厚度約77英寸,合196厘米,也就是近兩米厚的積雪,比普通人的身高還高,也是刷新了該地的降雪紀錄。

據央視轉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9日的報道,美國天氣預報中心表示暴雪肆虐時當地道路能見度接近于零,然而卻能聽到雷聲陣陣,下著暴雪還打著雷,這樣的天氣是極少見的,暴風雪還導致當地交通癱瘓,部分基礎設施損壞,紐約州部分地區道路關閉,多數航班也被取消。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天氣,和當地的地理地形條件有關,紐約州緊靠安大略湖和伊利湖,降雪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大湖效應」的影響而增大降雪量,這是因為冷空氣經過大范圍未結冰的水面(通常為大型湖泊或海灣)時,水面釋放的熱量和水蒸氣就會導致出現冷暖空氣交匯,從而出現雨、雪、霰、霧等現象,若是冷暖空氣活動劇烈,就可能出現閃電雷聲,如果冷空氣本就濕度大,正在降雨或降雪,那麼經過湖面時雨雪就會變得更大。

下圖為冷空氣經過北美五大湖后形成的飽含水氣的帶狀云,通常都會有大量降雪。

大湖效應和冷空氣遇到暖鋒的表現很相似,都會導致雨雪等降水天氣的出現,北美五大湖區及其附近地區是整個地球上「大湖效應」最突出的地區,因為北美五大湖的面積特別大,其中的蘇必利爾湖還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為8.2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渤海面積還大,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的面積也都不小,這五大湖泊有4個可排進世界最大淡水湖前10,。

北美五大湖區的面積達24.52萬平方公里,世界上再無一個地方有著如此集中的水域面積如此之大的淡水湖區,而五大湖區的北部靠近北美荒原,這個地方如同亞洲的西伯利亞,再往北就是北極地區了,由于北美大陸是東西高中間低的凹形地勢,冷空氣可以從北方向南席卷,每當冬季來臨后,冷空氣經過五大湖區,與湖面上的水汽熱量相遇,就會出現暴雪現象,不但是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肯塔基州、明尼蘇達州、艾奧瓦州,都會受到五大湖區大湖效應的影響而出現暴雪。

大湖效應影響之下的暴雪有多大呢?我們常說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用來這里就非常合適,見過的人都說大雪飄飛時真會如同席子般席卷而下,地面上的積雪短時間就會下得很厚。這次的紐約州暴雪就很好地體現了大湖效應的威力,沃爾頓一人高的積雪正是拜大湖效應所賜,整個紐約州被大湖效應暴擊,美國國家氣象局就稱其是一場「絕對的災難」,每小時降雪厚度可達1~3英寸(2.5~7.8厘米),這正是「大湖效應」發威了,如今北美洲的冬季也才剛剛開始,紐約州天氣預報稱未來半月之內仍然會有較大降雪。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