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光年外,曾有神秘信號重復發射,是外星生命在試圖聯系地球?

天空之城 2022/10/29 檢舉 我要評論

2019年1月《自然》雜志上發布了兩篇有關外星神秘信號的論文,指出 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境內的CHIME射電望遠鏡在兩個月內發現了多次快速射電暴,其中有一個信號大概重復出現了6次。

關于CHIME發現神秘信號的研究論文

據悉,這個神秘信號來自于15億光年外,因為太過神秘,且重復發射次數過多,以至于不少人都在猜測,是不是有外星生命正在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聯系地球呢?

15億光年外的神秘信號

站在宇宙的大視角來看,人類渺小而孤獨,而「渺小」似乎是無法改變的,因此人類就一直試圖找到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來改變孤獨的現狀。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人類在宇宙中渺小如斯

比如在1977年時,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大耳望遠鏡在第一次SETI搜索當中,接收到了一個神秘的信號。當時負責記錄信號的Ehman博士在紙上對信號進行了圈點,還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注釋「 WOW」。

要知道SETI計劃又名為 鳳凰計劃,它本身就是一個致力于尋找地外文明的搜索計劃,因此這一特殊的信號一經出現,就立即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大家紛紛猜測,「外星人」可能發現了人類的搜索計劃,所以用它來進行回應,表明它們十分驚訝或者驚喜。

SETI計劃工程程序運行影像

這應該算是人類接收到的第一個神秘信號,在這之后類似的信號也經常出現,比如咱們今天所說的加拿大射電望遠鏡(CHIME)觀測到的信號。

相較于神秘的WOW信號,加拿大研究人員觀測到的這一信號,重復的頻率非常高,人們將其命名為 FRB 180725A,根據推算, 它來自15億光年之外

資料顯示CHIME之所以如此受到關注,是因為它的視場很大,預計每年可以發現上千個快速射電暴,這是其他射電望遠鏡難以企及的數量。

FRB 180725A無線電波

很顯然15億再加上光年這個單位,使得信號的發源地成為了人類可能永遠無法抵達的地方。不過,大家依舊對那個重復6次的信號十分好奇,希望科學家能夠對其進行破譯,看看這次「外星人」到底在說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其發表論文的介紹,這些信號的特別之處不止有重復發送,還有7次的信號頻率非常低,大約在 400MHz左右,此前從未發現過頻率如此低的情況。

實際上,不論民間對這些神秘信號是如何猜測的,科學家已經對其有了明確的定義和命名。

《自然》雜志上對于低頻率信號的描述

自從2007年,佛吉尼亞大學的教授 Duncan Lorimer在分析已經歸檔入庫很久的帕克斯望遠鏡的觀測數據時,發現了在2001年7月時被記錄的短暫強射電脈沖信號之后,人們就意識到,宇宙中存在類似的「神秘人」發來的短信。

后來研究者 Thornton在歐愛克斯望遠鏡的高銀緯巡天數據當中一下發現了4個,類似于2007年發現的信號。

在這之后,他們將其命名為 快速射電暴,并且將其搜索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信號開始被科學家發現并且解密。

將這種神秘電脈沖信號稱為快速射電暴

不少人認為,快速射電暴應該只能發出一次,若是它反復出現的話,就說明在這些信號是來源于外星人。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真的是外星人在聯絡地球嗎?

只能說,咱們地球人似乎有一種絕學,那就是「遇事不決,外星人背鍋」,一些我們無法理解或者研究不出結論的東西,總是會被歸結給外星人。

畢竟想穿過15億光年的距離,讓我們接收到一段信號并不容易,為此外星人可能還擔心中途有幾條重要短信消失了,所以就可以發了多次,確保其絕對能傳遞到人類這里。

外星人發的「信息」?

這樣來看的話,快速射電暴的重復情況確實就可以解釋得通了。問題是快速射電暴的存在時間又都非常短暫,如果是想傳遞消息的話,怎麼會選擇只有 毫秒量級的呢?

對此堅持其是外星信號的人甚至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指出這是外星文明在使用超強的脈沖輻射推動光帆進行星際旅行時,不小心漏出來的那一點兒輻射。剛好,這些輻射就傳到了地球,被科學家觀測到了。

總之大家對于這些神秘信號的來源提出了諸多猜測,并且還能通過自己的認知去完善這些說法,這種「自圓其說」恐怕外星人看到都要相信了。

通過射電望遠鏡觀測到「信號」

不過科學家可不會這麼迷信,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更講究證據。尤其是在快速射電暴頻繁出現之后,科學家就試圖整合所有的觀測數據,找到其產生的真正原因,以及這些信號當中到底有沒有人類想得到的信息。

那麼,快速射電暴具有怎樣的觀測性質?它又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呢?

快速射電暴的產生原因還在研究中

快速射電暴的相關研究

首先快速射電暴被確認存在之后,其發現數量是逐年增多的,尤其是咱們的 中國天眼投入使用之后,發現的數量更是屢創新高。

可是這種信號數量多,時間卻非常短暫,這就導致定位精度較差的射電望遠鏡,難以通過這一閃而過的信號確定其源頭的位置,從而識別不了快速射電暴的 宿主星系或者是電磁對應體

難以確定其宿主星系或電磁對應體

其次就是快速射電暴會重復發射的性質。

根據資料來看2014年有研究小組在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巡天數據中發現了一個名為 FRB 121102的快速射電暴,這家伙很普通,但是在2016年的研究中,它被判定在十幾天之內重復爆發了10次。

其實這就類似于加拿大射電望遠鏡發現的那個信號,它們被稱為 重復暴

重復暴的一個優點在于,它的頻繁出現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多次定位,這樣的話定位精度就能明顯提升,最終人們根據這些信息找到了這一快速射電暴的宿主星系,是一個紅移為0.19的矮星系。

通過信息確認該信號的宿主星系

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速射電暴被發現,科學家就將其分為了兩類, 重復和非重復。由于重復的射電暴能夠幫助人們確定其宿主星系的位置,所以科學家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會更專注一些。

當然,也有人認為,快速射電暴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重復的,只不過人類的射電望遠鏡不夠高級,沒能將部分重復的信號成功捕捉罷了。而且由于重復爆發的射電信號能量不一致,這就導致如果信號太弱了,就無法傳遞到地球。

至于這些神秘信號的來源,大部分科學家認為應該是 極強磁場的中子星導致的,或者是「 雙星合并」。

總之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快速射電暴并不是外星人發出來的,其中也沒有可以被破譯的信息。

發出這些信號的磁星,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中子星。它自身異常的明亮以及快速旋轉的情況,確實能讓它成為宇宙中的信號發射源。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