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外上映了一部系列紀錄片《行星》。這里面有著無數的猜想,并勾勒出了天文世界的美好。
比如說水星金星和土衛六,這三顆天體上都曾分布著海洋,人類花費了32億美金,從太陽系的邊緣還帶回了這幾張珍貴的照片。
「外來」水星
水星對于人類并不是非常陌生,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水星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你知道嗎?在這8個天體當中水星不僅距離太陽最近,而且它也是相對最小的天體。
你別看它每天在慢悠悠地自轉,但它公轉的速度卻非常快。這樣的差別造成了水星基本上沒有太明顯的四季變化。
200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了一個叫做信使號的水星探測器。但由于目的地距離地球太遠了,所以信使號也只能把其他的行星當成跳板,像是坐公交車一樣,中間還得到站停靠一下才能最終到達目的地。
直到2011年,信使號這才以安全速度到達了水星軌道,并傳回到地球幾張特別珍貴的照片。
這張照片被科學家們命名為柯特茲撞擊坑,它有33公里的直徑,且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不規則的坑位。
那麼這些凹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因為撞擊還是因為水流趨使?至今都還是一個謎團。
信使號號探測器為人類傳回的第2張圖片是凝固的巖漿流。
科學家也從其他的數據中進一步證明,水星表面曾有過巖漿活動的,而且范圍還非常大。
第3張照片是卡洛里盆地,這些證據足以表明在遙遠的年代,水星曾遭受過強大的外來作用力,使它表面的撞擊坑分布得密密麻麻。
那麼,水星和外星海洋又有什麼關系呢?
原來信使號還從各角度分析了水星的內核成分,經各項數據證明,水星的行星內核占到本體的85%。更讓人感覺奇怪的是,水星本是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那一顆,可它表面含有的硫元素和鉀元素卻很多。
奇怪點在于:這些元素明明是越靠近溫度較高的區域時,它們揮發得就越快,但水星為什麼就不按常理出牌,它表面所含有的硫元素和鉀元素為什麼沒有揮發掉呢?
因此有天文學家猜測,也許在一個遙遠的年代,水星并沒有出生在太陽系內,而是在一個很偏遠的地方。
可能它經歷了其他天體的撞擊,像是被打高爾夫一樣,狠狠地受到外力的作用這才飄到了太陽系,并受到引力作用,水星又排在了距離太陽最近的那個位置。
所以我們從這個猜想的角度來看,如果在45億年前水星真的不屬于太陽系的話,那它或許真的具備一些不害怕太陽導致它本身元素揮發的能量。
屆時,它的地表有大片海洋存在也不是沒有可能。
金星歷史
接著我們再來看金星,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其實對于人類來說僅次于月球,它也是太陽系中第二亮的天體。
2020年,科學家通過長期觀測發現金星大氣層中有磷化氫存在。借著這一元素人們也大膽猜測,也許金星很有可能會孕育地外生命。
但要知道在上個世紀50年代,由于金星表面籠罩著一大片塵埃,所以那個年代的科學家根本沒辦法通過科技去探測它的地表情況。
因此,人們也陷入了幻想。比如金星的表面會不會也和地球一樣,有著藍色的海洋和綠色的森林。
上個世紀年代末,人類制造的各類金星探測器都額外添加了水上著陸的設施。1960年之后,蘇聯也曾啟動過金星計劃。
直到1982年,人家發射的金星13號探測器終于順利地抵達金星。
但是由于這顆星球的地表環境過于惡劣,比如說這里高溫高壓,所以金星13號的著陸過程非常艱難,但好在它也順利的拍到了金星地表的一系列彩照。
就比如說這張。你或許從圖片上來看覺得這張照片平平無奇,甚至有點科幻電影的感覺。
但它也進一步地向人類展現了金星表面真實的面貌。根據圖片中展現的一些細節,你或許會發現,這里的某些痕跡其實很類似于人類行為才會留下的物件。
比如說照片中規則的三角形和橢圓線條等等。
這也進一步地刺激了人們的遐想,金星或許和地球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曾在遙遠的幾十億年前,同樣都具備孕育生命和誕生文明的條件。
只不過由于一系列變化,最終使得兩者發生了很大的差異。
如今的金星大氣壓是地球的89倍,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也達到了96.5%。
這些數據足以證明,現在的金星已不是人類眼中的宜居星球。那麼,這種高溫天體又怎麼會成為科學家眼中的外星海洋呢?
原來人們猜測,在44億年前那時的太陽還非常年輕,不像如今這樣能發出特別炙熱的光芒和能量。所以那時的太陽還顯得暗淡和低溫,剛剛出生的金星就恰好位于太陽系宜居帶附近,因此它有條件讓自身充盈在大雨和海洋中。
那時的金星表面還顯得一片生機勃勃,所以科學家認為金星也曾有過濃度適量的大氣層,以及足夠維持星球運轉的水循環歷史。
但隨著時間的變化,太陽已經變得越發成熟,它的對外能量更高,金星溫度這才持續上升,所以它孕育生命的條件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下一個地球
最后一個天體是木衛六,其實它在太陽系中相對來說比較偏遠。
現在太陽的溫度還沒辦法高能地鋪灑到土衛六這邊,科學家們認為,它或許會成為下一個能量豐富的外星海洋星球,甚至還有可能會成為地球的接班人。
2005年,科學家對著土衛六發射了一個叫做惠更斯號的探測器。它很快就為人類傳回了一張珍貴照片,這也是土衛六海洋存在的證據。
或許你可能從這張圖片中看不出什麼,甚至還會抱怨它不夠清晰。
實際上這張圖片在科學家的眼里,是條干枯的河床。那稍微隆起的三角形部分是一塊巖石,但說具體一點它又是一塊冰層。
這是什麼意思呢?由于土衛六距離太陽過于遙遠,所以它表面所含的液態水最終會在寒冷的條件下,被冰凍成一顆顆像鵝卵石一般的冰塊。
但由于它過于堅硬,因此科學家打趣地說這類冰塊很像是巖石,而且它的地表海洋并不是液態水而是甲烷。
在甲烷構成的河流中,那一塊塊如鵝卵石一般的冰塊最后就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也很有曲線。
當太陽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也會釋放出比現在更多的能量來。所以距離太陽相對較遠的土衛六,那時會得到更加適宜的溫度。
屆時的它將有可能會成為如同地球一般,能夠孕育生命的天體。海洋密布,天空也會蔚藍,土衛六也將書寫屬于自己的美好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