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開國太祖,我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不過在英明神武的同時,他也是位不折不扣的暴君,凡是有動搖他統治的苗頭的人,都要倒在他的屠刀之下,無一幸免。
朱元璋的多疑殘忍,不僅對準手里的大臣,還對準了自己的幾個兒子, 除了寶貝大兒子朱標之外,哪個皇子要是敢染指朝政妄圖大位,那必然逃不了朱元璋的鐵腕手段。
有一次朱元璋給兒子朱棣剝了個橘子,這放在尋常人家,只不過是父子之間的溫情一幕,可是馬皇后見了之后卻大驚失色,私下里提醒兒子:「你爹要除你,快跑!」
乞丐皇帝
朱元璋出身貧寒,前半輩子簡直是慘不忍睹,元朝末期的時候天災人禍頻發,朱元璋的家鄉偏偏又遭了旱災和瘟疫,他全家沒的就只剩下他和嫂子侄子,其他的人不是餓倒就是病去。
走后甚至連一個埋骨之地都找不到,如果不是鄰居好心的話可能就要棄尸荒野了。家里人去得差不多之后,朱元璋為了求一口飯吃便出家做了和尚。
那個時候做和尚就是斷子絕孫大不孝,但是為了活命,誰還能顧得上這些呢?但是寺廟里的日子不好過,朱元璋經常被大和尚使喚,還要天天拿著碗出去化緣,說白了就是討飯。
等到寺廟也破產了之后,朱元璋徹底無家可歸,他只能一邊討飯,一邊求活路,當時紅巾軍正在起兵反元,朱元璋和腐朽的元朝廷有著國仇家恨,便加入了紅巾軍。
紅巾軍的將領郭子興對他極為欣賞,還把義女馬氏嫁給了他,朱元璋這才過了幾天好日子。但是隨著朱元璋自身勢力的擴大,郭子興也對他起了疑心,經過一番試探之后,翁婿兩人刀兵相見徹底反目。
這也讓本就多疑的朱元璋更加不相信身邊的人,甚至對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都有了隔閡。這份隔閡到朱元璋登基之后愈演愈烈,他一個乞丐出身的皇帝,為了得到這個天下吃了多少苦楚。
所以他對權力看得極重,總覺得有人覬覦他屁股底下的龍椅,在他成為皇帝之后,很多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們都被他送上了西天。但功臣們的離去并沒有給朱元璋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此時他意識到 有一些敵人比這些功臣們更加可怕——他除了太子朱標之外的所有兒子們。太子朱標是他的頭一個兒子,是他家破人亡后得到的第一個親人,所以朱標是他唯一不會懷疑的心肝寶貝繼承人。
但是其他的兒子們個個都有篡權奪位的嫌疑,尤其是他的第四個兒子朱棣,朱棣勇武過人又野心勃勃,正是他所認為的那種可能造反的王八蛋兒子。
剝橘試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朱元璋不久就做了一個極為生動的噩夢,在噩夢中有一個身著金甲的年輕大將起兵造反,還將他一刀砍翻,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個反骨仔有點像四兒子朱棣。
這讓朱元璋起了疑心,他立刻派人將朱棣叫到了皇宮中,朱棣平常不得寵,朱元璋也不怎麼見他,在接到了父親讓他進宮的命令之后,他喜形于色,還以為父親終于想起了自己這個兒子,趕緊隨著使者進宮面圣。
這次見面,朱棣感覺到父親對自己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簡直就是舊貌換新顏,朱元璋非但沒有再板著一張臉訓斥他,還把他拉到身邊噓寒問暖,這對缺失父愛的朱棣來說是十分難得的,他激動的不輕,對著父親就是一通彩虹屁。
父子倆說到熱鬧處,朱元璋還親自動手給朱棣剝了一個金黃的橘子,這在平常人家或許不算什麼大事兒,可朱元璋是至高無上的天子,這樣的待遇向來只有太子朱標能夠享受。
如今朱棣也吃上了父親親手剝的橘子,感動的是眼淚汪汪,恨不得給父親狂磕兩個響頭。朱元璋看了朱棣的真情流露之后,暗暗點了點頭,等到朱棣把橘子吃完,他就不再跟他廢話,直接讓他去母親馬皇后那里請安,不要再打擾自己。
兒子快跑
這前后相差巨大的態度把朱棣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不過他此時還沉浸在得到父愛的喜悅之中,并沒有多想什麼,還一臉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給了馬皇后,沒想到馬皇后聽了之后大驚失色:「兒子快跑,你爹要除掉你!」
這話把朱棣嚇壞了,父親只是給自己剝了個橘子,怎麼就扯到要除掉自己了呢?馬皇后趕緊把朱元璋做的那個夢告訴了他,朱棣聽了之后也意識到父親恐怕是懷疑自己就是那個起兵造反的金甲大將,才特地給自己剝了個金色的橘子試探。
想清楚這一點之后,朱棣恨不得腳底能生個風火輪,好趕緊逃出南京,但是仔細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他老爹朱元璋的,他又能跑到哪里去呢?難道這次他真的就要這麼等4不成?
朱棣為了保命,趕緊抱著馬皇后的大腿哭訴,指天發誓說自己絕沒有想要染指皇位的意思,馬皇后也心疼這個兒子,又仔細的問了一下他和朱元璋剛才的情景。
聽完之后,馬皇后沉思了一陣,然后讓朱棣趕緊向父親請旨去鎮守北平,不要再回南京。朱棣本來還害怕朱元璋不放人,但馬皇后說她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極為恭敬親切,這可能會打消朱元璋的一部分疑心。
所以這時候他如果能主動提出離開南京的話,或許能讓朱元璋回心轉意,不再處罰他這個兒子。馬皇后是朱元璋的結發妻子,多年來的枕邊人,她對朱元璋的了解分析還是可信的。
所以朱棣立刻按照馬皇后的話謹慎行事,戰戰兢兢地請求去北平鎮守邊疆,朱元璋看這個兒子實在恭敬,也沒有再為難他,大手一揮就讓他出了南京,朱棣這才逃過了一劫。
在那個殘酷的封建時代里,至高無上的只有皇權,一切都要為皇權讓路,哪怕是骨肉相連的父子兄弟都要為此相互謀算相互防備。
像朱棣這樣不得寵的皇子,更是終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在朱元璋走后發兵靖難,為自己爭一次皇圖霸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