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追蹤了17年的外星信號,其實是來自地球上的微波爐?科學家傻眼了

天空之城 2022/12/06 檢舉 我要評論

綜述

自從我們人類對宇宙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就一直在心中藏著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在宇宙當中究竟是否孤獨?

從機率學的角度上來講,宇宙發展了足足100多億年,而宇宙當中的恒星更是有數千萬億顆,如果地球上能夠產生人類,那麼在其他遙遠的星系中也有很大可能會有高級生命存在。

因此,人們在研究出了射電望遠鏡等能夠接收宇宙信息的設備之后,就一直希望能夠捕獲到「外星信號」,這是一項很正常的對宇宙的探索。

但在此過程中,人類竟然還鬧過一個烏龍:我們竟然把微波爐的輻射當成外星信號,追蹤了足足17年……

神秘的「太空」信號

1998年,澳大利亞的一群科學家在老牌射電望遠鏡帕克斯上發現了一組十分有趣的信號,與尋常接觸到的宇宙信號不同, 這一組信號有著非常明顯的頻率和波段區別,仿佛是在用宇宙信號拍摩斯電碼一樣。

起初,科學家們還以為是帕克斯望遠鏡壞掉了,畢竟這望遠鏡已經建造了35年,接收到如此奇怪的信號波形,沒準就是因為其內部的結構已經出現了老化。 但在經過排查之后,人們發現這些信號非但沒有消失,反而以一個更詭異的頻率出現。

這種反常的現象,自然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重視,但僅僅憑借一段信號,我們什麼都無法確定。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外星文明在向我們嘗試取得聯系;但一些保守派卻覺得這些信號只不過地球上某些原本就存在的脈沖波。

人們各抒己見,吵了很久也沒有確定信號來源的真實身份。

長時間的觀察

其實,工作人員能夠觀察到這一信號也實屬偶然,因為它一般只發生在中午時分,正是大家都趕去吃飯的時候,只是信號初次出現時正好有人在儀器台前看到了而已。

但在發現了這奇怪信號之后,人們在吃飯的時候也會守在儀器前面,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錯過了一手寶貴資料。

從1998年起,在中午端著飯碗看儀器就成為了帕克斯望遠鏡占所有工作人員的必修課。

而這種信號也不讓人失望,幾乎每天都會按時赴約,工作人員們把每天的信號波段都記錄了下來,裝訂成了厚厚的一冊,期待在未來某天能夠發揮什麼大用場。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 帕克斯的工作人員們竟然從1998年開始將這個信號觀測到了2015年,整整17年的時間,退休的工作人員甚至把新人扶到了自己原來的崗位上,繼續對著使命信號進行觀測。

在他們眼中,這個神秘的信號是由來源不明的物體發出的,有可能是哪顆能量巨大的星星,也有可能是外星人。

在這17年里,帕克斯的工作人員們針對這一信號寫了足足幾百篇論文,領頭工作人員還曾接受過媒體的官方采訪。幾乎整個天文界都在希望帕克斯能夠從這段詭異信號當中提取到有用的太空信息。

信號波的疑點

即便這個信號十分詭異,但科學家們在觀測的時候,也還是發現了信號本身內部的疑點。

首先, 這一信號每天的被接收時間都十分吻合,如果它真的是被外星文明所為,外星人為什麼要在每天中午給人類發送信息,而且堅持了整整17年呢?這背后的邏輯是完全說不通的。

而且,這個信號每天所呈現出的狀態和頻率都具有十分高的吻合性,其頻率波段約等于2.4G赫茲,十幾年如一日,這也是疑點之一。

雖然疑點重重,但是帕克斯的工作人員們依舊沒有放棄對這段信號的研究,他們甚至還借著信號的名頭,招來了不少畢業的實習生,希望這些年輕的人才能夠在信號觀測上取得突破。

實習生揭開謎團

2015年的一天,一個實習生和帕克斯望遠鏡站的工作人員們在中午一起坐在儀表面前,按照慣例對即將到來的信號波形作出觀測。不過他們左等右等,那個信號卻依舊沒有到來。

實習生的肚子在這時有些餓,于是他離開儀器,去往廚房把一台正亮著的微波爐打開。就在這時,他聽到觀測室傳來驚呼:「出現了,出現了,信號出現了!」

實習生早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種詭異的信號和它2.4G赫茲的穩定頻率。而今天,信號出現與自己離開時間的詭異巧合,更是讓他的內心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打開微波爐,果然在內壁尋得了「2.4GHz」的字眼。

實習生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工作站的其他人員后,大家也都大吃一驚。相關人員立刻對于微波爐和望遠鏡觀測的關系展開了調查,最終人們發現: 如果我們在微波爐工作時打開它的門,它就會在短期內釋放出2.4G赫茲的一段信號,然后被望遠鏡所捕獲。

而這十幾年里,大家為了不錯過所謂的「外星信號」,每次把飯熱一半就拿去在儀器前吃了,從而才導致了幾乎天天都有詭異信號的現象。這場持續了17年的觀察,其實就是一個大烏龍!

結語

面對這樣的結果,帕克斯的工作人員們自然也是難以接受。他們17年的努力徹底付之東流,但他們秉持了科學精神,第一時間發表了論文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工作站內的所有人幾乎都被科學界和民眾所嘲笑。

科學研究就是如此殘酷,外部的存在需要人類更為細致的探尋才能證明。希望后續的科研工作者們能夠穩一下心態,千萬不要讓類似的烏龍重演。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