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作為太陽系內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它和地球的距離一直在 5500萬公里到4億公里之間,不論是探測器還是未來的載人飛船,前往火星至少都要半年時間。
在距離地球最近的金星因為高溫高壓而無法被大規模探測的情況下,從上世紀開始火星就成了科學界重點探測的對象,從環繞器到著陸器再到火星車,形形色色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探測了數十年,取得了一系列新發現。
目前在火星上功能最強的火星車是美國的毅力號,此刻它正在火星杰澤羅隕坑古湖泊遺址考察,它所攜帶的機遇號火星直升機也已經完成了30次飛行任務,正在以更高的效率巡視這片遠古火星湖床。
然而最近的一個發現,讓科學界意識到毅力號所在的杰澤羅隕坑古湖泊遺址并不簡單, 因為毅力號在這片充滿了水底沉積巖的地方發現了很多火山巖,但湖泊底部很明顯是不會有火山的,這個隕石坑周圍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火山活動痕跡。
對這些火山巖的分析表明,它們形成于大約37億年前,是早期火星地質活動的結果,然而這就又引出了一個問題。
要想引發地質活動或者說巖層活動,一個基本的要求是這顆星球的地表是板塊構造才行,比如地球板塊運動就會引發地質活動, 造山和地震也都是因為板塊運動,而火星最大的問題是根本沒有板塊構造,不僅是現在沒有,以前也沒有。
一個地表渾然一體,而不像地球一樣「地表漂浮在巖漿之海」的火星,能出現冷卻后的火山巖,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考慮到這些火山巖所在的區域在遠古時期屬于一片湖泊,科學界認為37億年前這批火山巖冒頭的時候其實出現在了水里。
在不到100萬年的時間里,由于火星磁場的大規模衰退,原來的湖泊連同火星地表的所有液態水都被太陽風蒸發了, 僅剩的稀薄大氣在火星上造成了嚴重的風暴,最終才讓這些原本在湖底的火山巖露出來被毅力號看到。
所以想要解開火星上火山巖的謎團,當務之急是確認火星上的液態水究竟存在了多長時間,整個火星從誕生之初有水有陸地變成現在的紅色星球又用了多長時間,只有掌握了這些數據,才能對火星內部有可能發生的地質活動作出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現火山巖后,毅力號火星車目前正在向新的火星古三角洲地區前進, 希望能發現更多火星上的新現象,至于之前的那些奇特的火山巖,只能等到后續火星車采樣返回,或者人類親自登上火星的時候,才能開始更詳細的探測分析。
雖然現在對火星的研究還只局限于自然存在的現象,但仍然有不少人相信在火星地表或者地下存在生命痕跡,甚至是智慧文明存在過的痕跡,因為火星在太陽系誕生之初就有了大氣跟海洋,后來發生在地球身上的生命演化過程沒理由不會發生在火星上。
如果運氣夠好的話,火星上的生命是來得及演化成型并留下痕跡的, 甚至火星文明都可能會在火星留下壁畫之類的記錄,而這些都需要人類未來親自去火星地表或者地下尋找。
甚至如果當時的火星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話, 人類未來也許能在火星河流或者海洋遺址的周圍找到火星文明的城市群,不過考慮到火星后來的變化,僅剩的火星文明應該會選擇前往火星的兩極地區,因為那里有火星地表僅存的水資源。
總體而言,作為目前除了月球之外最容易登陸的星球,火星在未來一定會成為人類文明的重點關照對象,有關它的新發現也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