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吃完飯,剩下的飯菜是如何處理的?說出來你別不信

天空之城 2022/05/13 檢舉 我要評論

封建王朝帝王的生活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他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有專門的人伺候,就拿吃飯這一件事情來說,就可以用極度奢侈來形容。我們時常會在影視劇里看到皇帝用膳的排場非常大,一道道菜品整齊的上桌,琳瑯滿目的讓人垂涎。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皇帝每個菜都只吃一兩口,吃幾口就不吃了,大多數菜根本就沒動。 眼饞的同時不禁讓人很納悶,如此多的菜品皇帝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吃完,那麼剩下的飯菜該怎麼處理呢?

古代皇帝的膳食

古代皇帝的有自己專門的御膳房,他的飯菜都是由御廚們精心烹制的,確保口味、色澤、營養和搭配。而且皇帝地位顯赫,經常會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對皇帝下手,防止有人在飯菜中下毒,吃之前都要有專人試毒,確認沒有任何問題才能讓皇帝食用。

還有一個很普遍的規矩就是再喜歡吃的飯菜都只能吃兩三口,不能多吃,這也是為了不被人看出皇帝的喜好。一旦有心之人知曉了皇帝的愛好就會以此來討好他,這也是不被允許的,據說那些年幼的皇帝有時候被人看出來喜歡吃的菜式還會受到「教導」。

要說規矩最多的就是清朝時期了,作為歷代皇朝中最奢侈的朝代,清朝的飲食更加精致,尤其慈禧太后更是鋪張浪費的典型。有記載說慈禧太后一頓飯有108道菜式 ,這樣一桌飯菜夠平常三四十人的量了,可見她真的非常驕奢無度。

其實慈禧的規格是正常的,大清朝明文規定皇帝的膳食數量是120道菜,這樣看來她的菜品數量只能是正常。不過在康熙和乾隆的時候適當的減少了很多,因為他們也覺得這樣比較浪費。史料記載康熙將膳食數量減少到了64道,而乾隆則又減少到了48道。

但是也有資料表明,皇帝的菜品遠遠不止御膳房做好的這些。大清最后一個皇帝溥儀就曾經回憶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對于膳食這一塊有詳細的記錄。他說御膳房每日送來的飯菜都是秀排場,他真正吃的都是隆裕太后小廚房做的飯菜。

后宮各宮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做出來的菜肴會更加精巧,味道也更好一些。溥儀作為皇帝每頓飯都會有太后添菜,后來隆裕太后去世了,后宮中其他的太妃們也會命人送來的二十多道菜,這些菜才是他每天較為喜歡吃的。

御膳房做了那麼多菜就是擺設,而這樣的排場每日都會有三次,一年下來浪費的糧食蔬菜數不勝數。 溥儀在位時有冊子記錄每日的食材,這些數據表明,溥儀一個月需用到肉六百六十斤,隆裕太后則高達一千八百多斤,其余的太妃每月三百多斤。

溥儀的規格就已經不小了,隆裕太后用的食材數量比皇帝還多,這也是繼承了慈禧太后的規格,那麼說慈禧是大清朝最鋪張浪費的人真的不是亂說的。 我們普通老百姓一年吃的肉估計都不如溥儀一個人一個月的,由此可見大清朝滅亡一點也不冤枉。

皇帝的剩菜都去了哪里

御廚加上各宮小廚房每天做給皇帝一人就有幾十道、上百道菜肴,最后大多數都是沒有動過的,就算吃了兩三口也會剩下很多。 這些菜品日積月累下來不是一筆小數目,吃不完也不可能就直接倒了,那麼宮里是如何處理皇帝吃剩的菜呢?

其實這些飯菜最后并沒有一點浪費掉的,由于是做給皇帝的菜肴,所以被很多人認為是難得的好物,就算是皇帝動過筷子的也有人當成是寶貝。 而且想要這些飯菜的人不是一般的多,吃到御膳的人都會很驕傲的四處炫耀。

最常見的就是賞賜給王公大臣。朝堂之上波詭云譎,但是總會有一些大臣是皇帝的親信,這類人就時常會收到皇帝賜下的美味佳肴,同時這也是皇帝向其他人宣告對這位臣子的滿意。

哪一個大臣家里如果收到御賜的美味一定會舉家歡慶,覺得這是無上的榮寵。不過有些大臣會讓家里人一起品嘗宮里來的美味,就算涼了也是吃的津津有味;而有些人家則不舍得吃它,會把這些菜肴供起來,只不過吃不吃皇帝也不會管的。

還有就是賜給宮里的太后、宮妃或者自己身邊得力的下人。皇帝的后宮都住著自己的家人,有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孝心會給太后、太妃等長輩們添菜。當然也有得寵的宮妃會收到這樣的殊榮,可以吃到皇帝送的御膳。

皇帝近身伺候的宮女、太監也是皇上平時比較依賴的人,這些人和皇帝的關系也都不會差。 為了彰顯皇家的大度,也為了讓這些奴才對自己更加感恩戴德,皇帝會經常賞賜他們東西:除了金銀珠寶以外,賜菜更是常見的一種嘉獎方式。

就算如此,還是有很多菜肴會被剩下,與其直接處理掉還不如拿去換錢來的實在,于是,宮里的人就會拿它們去倒賣。有時候是直接聯系好京城里的富庶人家,直接以高價賣出;也有人會賣給專門的飯店,他們打著御廚的旗號在經營,所以時常會接收皇宮里流出來的菜肴。

民間的人對于皇宮總是充滿好奇和向往,對他們來說吃一兩道皇帝的御膳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宮里的太監在高額的利益面前,冒著風險也要倒賣御膳,這樣的事情一旦被抓住會受到懲罰,只不過如今看來至少比直接倒掉浪費了要好的多。

結語

古代封建君主專制之下,皇帝的吃穿用度都是極盡奢華的,一日三餐菜肴將近百道,一大半都是剩下的。 不過好在最終這些菜會被以各種方式消化掉,也不至于全部倒掉而浪費。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