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挖其膝蓋骨,孫臏復仇的時候有多狠?

天空之城 2022/06/03 檢舉 我要評論

孫臏擅長謀略是世人皆知的,但也因為如此他招人嫉妒差點要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提到這個因嫉妒而迫害他的人,就是魏國的名將龐涓,他們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同門相殘

為何孫臏的謀略這麼高明,你看他的師傅就知道了。相傳孫臏與龐涓曾一同拜在鬼谷子門下。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傳奇人物,是謀略家和縱橫家的鼻祖,更是諸子百家的創始人,兵法的集大成者。

有著這麼優秀的師傅教導,孫臏也成長為一代有名的謀略家和軍事家。但一百米養一百種人,即使是師出同門,但徒弟的實力也有高低之分。龐涓在謀略上就略遜了孫臏一籌。

后來兩人從師門學有所成之后,便各自謀生去了。龐涓到了魏國還當上了魏惠王的將軍,可謂是功成名就。但是他心里依舊忌憚著孫臏的謀略手段,為了更好地監視他,于是便派人將孫臏請到了魏國。

孫臏到魏國之后逐漸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干,這讓龐涓更加心生嫉妒,害怕孫臏會奪走屬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便捏造了無端的罪名將孫臏治罪,并對他處以臏刑和黥刑。

這兩種刑罰是相當殘忍的,那就是挖掉犯人膝蓋骨以及在其臉上刺字。孫臏被施刑之后落下了終生殘障。龐涓這樣做就是想將他弄殘廢好埋沒他的才華,讓他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孫臏也不知道,昔日自己信任的同門師兄弟會如此的對待自己。然而即使身體殘障,他也不想放棄,依舊尋求著機會能夠脫離這片苦海,后來他終于等來了一個契機。

當年齊國的使者出使魏國,當他們來到大梁的時候,孫臏就以囚徒的身份秘密去拜見齊國使者,然后用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打動使者。

齊國使者覺得孫臏并非凡夫俗子,于是偷偷地安排車輛將他帶離了魏國。孫臏抵達齊國之后,使者將他交給了田忌,隨后他一直在田忌門下做門客,因此就有了后來《田忌賽馬》的故事。

在齊國站穩腳跟的孫臏時刻都沒有忘記龐涓給自己帶來的痛苦,他決定運用自己的謀略手段給自己復仇,那麼他會怎麼做呢?

桂陵之戰

公元前353年左右,孫臏與龐涓迎來了第一次的正面交鋒。那年趙國進攻衛國拿下了漆及富丘兩地,由于衛國與魏國是盟國的關系,因此魏國便出面干涉趙國的這次軍事行動。

之后魏國便派兵把趙國的首都邯鄲給包圍了,雙方僵持了近一年時間之后,趙國無奈只能請求齊國和楚國出兵救援。于是齊威王立即召集大臣們商議這一仗要如何打贏。

段干明給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兵分兩路削弱兩方勢力。一路是由宋國景敵、衛國公孫倉帶兵向南攻打魏國的襄陵,以此來拖垮魏國,然后趁著魏國攻入邯鄲的時候去救援趙國。

另一路則是由田忌、孫臏直接前往邯鄲去救援趙國,不久后孫臏等人率領著八萬將士抵達了齊、魏兩國的邊境,龐涓也帶著八萬人抵達了茬丘。

此時魏國的主力軍已經攻破了邯鄲城,田忌想直接與魏國主力交戰,但被孫臏給攔了下來。他覺得魏國長時間在外作戰,難免有所消耗,再加上兵士們疲累,軍內的防守肯定會空虛。

這樣的情況下,直接交鋒反而不利,應采用聲東擊西的方式,帶著大兵前去圍困魏國的首都大梁,這樣逼迫魏國從邯鄲撤軍,達到救援趙國的目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典故。

最后在孫臏的謀略下,田忌帶上人馬佯裝進攻魏國的平陵,給龐涓一種齊國將領們指揮無能的錯覺。平陵這個地方城池雖然小,但其管轄范圍很大且人口眾多,一直以來都是魏國的戰略要地。

隨后田忌派出兩路齊軍進攻平陵以吸引魏國的注意,齊軍交戰一會便佯裝被打敗而撤軍。然后又派出輕裝戰車直抵大梁的城郊,此時龐涓以為齊國要攻打大梁,于是便帶著邯鄲的部分兵力回援。

龐涓回來的途中,田忌又派出少量部隊佯裝與龐涓交戰,故意示弱讓龐涓輕敵,致使龐涓丟掉了輜重,輕裝上陣急忙趕回大梁。此時田忌已經埋伏在桂陵,只等著龐涓上鉤。

龐涓被田忌俘虜之后,便被押解回衛國關押。但由于魏國主力還沒有被擊潰,因此邯鄲依舊被魏國占領。直到公元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結盟之后,魏國才撤出邯鄲,同時龐涓也被釋放。

身4于馬陵

十年后,孫臏與龐涓第二次在戰場上交鋒。當時魏國在南梁等地與韓國軍隊交戰,隨后韓昭侯派人向齊國救援。齊威王采用了田忌的建議,延遲救韓的策略,讓韓國與魏國打得疲憊不堪的時候再出兵。

這一次依然由田忌等人做統帥,而孫臏做軍師出發救援韓國。孫臏再一次運用了「圍魏救趙」的理論,利用齊軍怯戰的名聲誘敵深入然后加以殲滅。

隨即田忌派出一隊人馬前往襲擊魏國的大梁,龐涓知道后立即從韓國撤軍去救援。此時孫臏讓士兵們開始埋灶,第一天埋十萬個、第二天五萬個、第三天三萬個。

結果龐涓一路走來看到齊軍埋掉的灶之后大笑道:「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如今抵達魏國才三天,就埋掉了這麼多的灶」。最后龐涓覺得齊軍不敵,于是只帶上一些精銳部隊去追擊齊軍。

而此時孫臏早已讓人埋伏在了馬陵,這里道路狹窄,兩旁又是峻隘險阻,實在是絕佳之地。孫臏讓人剝掉路邊樹木的樹皮,露出白木,然后在上面寫上:龐涓倒在此樹下。

孫臏估計龐涓會在天黑時分抵達馬陵,他提前安排好一萬名弓箭手在此地等待龐涓的到來,并告訴將士們如果看到這里有火光就萬箭齊發。

果然天黑的時候龐涓的人馬抵達了此處,看到樹上有一行字,急忙拿著火把前去查看,與此同時齊軍的伏兵看到了火光立即拉弓射箭,朝著龐涓迅速飛去。

此時魏軍內亂做一團,而龐涓自知中了齊軍的埋伏,于是拔劍自刎。臨死前他不甘地說:「遂成豎子之名」。此刻他也已經明白,這是孫臏布下的局,但他心中的嫉妒依舊沒有消散。

孫臏運用自己的謀略除掉了龐涓,也算是為自己報了當年的仇。龐涓走后,魏惠王下令厚葬,但由于他生前樹敵太多,于是走后墳墓被掘開,尸體被拖出來暴尸荒野。

孫臏知道后給他另立了碑文。不得不說,孫臏此舉真的是以德報怨了,如此心胸難怪他能成為謀略大家。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