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駕崩前喊一囚犯的名字,太子哭著將他釋放,后迎來大明盛世
「夏原吉!夏原吉!」
這大概是朱棣在臨走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在公元1424年8月份的時候,朱棣在北征蒙古的路上病入膏肓,等到了榆木川的時候,朱棣已經到了人生最后的時刻,但是口中仍然喊著「夏原吉」這個人的名字,不過,此時的夏原吉,正在天牢中等待著他的最終結果。
那麼,夏原吉是什麼人呢?他為什麼能讓朱棣在臨走之前對他這樣的掛念呢?還讓自己的繼位者一定將他釋放呢?
夏原吉,是湖廣長沙府湘陰人,這個人的經歷也是很坎坷的,他早年間父親就去世了,所以就自己一邊讀書一邊做農活養活自己的母親,在明太祖洪武年間的時候成為了一個舉人,在鄉親們的舉薦下進入太學讀書,后來被明太祖朱元璋重用。
當時他在太學讀書的時候,有一次朱元璋心血來潮,就跑到了太學看下那些學生們的情況,很多的學生們基本都在打鬧嬉戲,只有夏原吉與眾人不一樣,只是在那兒端坐著認真看書寫公文。朱元璋見狀,就覺得這個人有能力,于是就讓夏原吉去了戶部當官。
夏原吉到了戶部之后,果然沒有辜負朱元璋的看重,他將戶部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戶部尚書郁新對他很是欣賞。
姓劉的郎中,他很嫉妒夏原吉的才能,剛好碰到郁新彈劾各部門辦事懶惰的人,朱元璋想要給他們一次機會,但是郁新堅決不肯,這一下就有點觸怒朱元璋,就問他誰讓你這麼堅持的,郁新只好說是堂后的書算生,朱元璋于是就將那個書算生給抓進了牢里。
但是劉郎中卻趁此機會說教郁新的是夏原吉,想要讓他也進天牢,沒想到卻偷雞不成蝕把米,朱元璋聽見之后,就說,夏原吉能夠幫助郁新處理戶部的事物,你是想要陷害他嗎?于是就將劉郎中給處決了。
之后的夏原吉一直官運都很好,在建文帝的時候,升遷為戶部右侍郎,也就是相當于財政部的副部長。在靖難之變中,朱棣攻占了南京,成為了新一任的皇帝。
那個時候的南京城一片混亂,只有身為戶部右侍郎的夏原吉在那兒算賬。
夏原吉被一些認為能夠討好朱棣的人給綁起來,向朱棣討功。朱棣在見了夏原吉之后,就說因為他是幫助建文帝的人,所以要將他處死,但是夏原吉卻是很淡定,只向朱棣要了三天的時間,原因是因為他在戶部的賬還沒有算完。朱棣聽完之后,很是感動,于是就將夏原吉給釋放了,并且還讓他成為了戶部左侍郎。
在朱棣統治期間,因為朱棣喜歡揮霍,所以明朝的財政開支很大,花錢如流水一樣,他討伐安南、鄭和七下西洋以及之后的遷都北京等,都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但是夏原吉都能夠很好的把控錢財的支出,妥善的將工作給完成。不僅如此,夏原吉還能夠考慮到百姓的疾苦,為了百姓們能夠有很好的生活,所以就精心算計了很多為百姓好的事情。
夏原吉此人,對于銀錢的把控是非常好的,有時候他的同僚找到他,想要讓他多撥一點銀子給他們,但是夏原吉從來都不會將銀子多給,甚至連朱棣的面子都不給,差點將自己的命給丟了。
朱棣的一生,雖然是攻打完南京,成為了皇帝,但是他依然是非常的勤勞,蒙古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地方,曾經5次去攻打瓦剌韃靼,當朱棣在1424年準備再一次率兵打仗的時候,夏原吉向朱棣給出建議,認為既有安南的叛亂,再加上皇帝曾經多次帶兵打仗,蒙古的威脅已經很小了。
所以夏原吉就不給朱棣軍費,朱棣一氣之下就將夏原吉叫過來給罵了一頓,但是夏原吉依然直言不諱,認為不應該出兵,朱棣只好派人將夏原吉的家給抄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夏原吉家幾乎什麼都沒有。
朱棣在將夏原吉關進了天牢后,就開始了他的征戰,可是在這次的戰爭中,蒙古人又一次的沒有蹤跡,朱棣在長途征戰中無功而返,并且還將自己的身體給拖垮了,病入膏肓,即將不久于人世,這個時候的他想起來夏原吉的好處,后悔萬分,只能在最后關頭讓自己親近的人帶話回去將夏原吉給放了。
太子朱高熾在聽見自己的父親的話之后,悲痛之中進了牢房,把朱棣的話告訴了夏原吉,夏原吉在聽完之后,頓時大哭不止。
后來,夏原吉出獄之后,幫著朱高熾料理朱棣的后事,繼續掌管國家的財務,朱高熾聽從夏原吉的建議,實行了很多的政/策,在他的幫助下,明朝的國庫逐漸富裕,國家的經濟逐漸的繁榮起來。
宣德五年(1430年),經歷了五朝的夏原吉去世,終年65歲,他雖然去世了,但是在他經過的這些時間里,明朝是強大而繁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