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來勢洶洶,崇禎無人可用,兵部尚書道:牢房里就有位當世名將

天空之城 2022/06/19 檢舉 我要評論

一、探討大明敗亡的原因

公元1642年,此刻距崇禎掉在煤山,還有兩年時間。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已經進入到了最后時刻。縱觀明朝276年,雖顯得很剛硬,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4社稷。奈何終究無法跳出歷史怪圈。

那麼明朝是從何時起,敲響「喪鐘」的?有人一竿子追到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和冤除于謙。

還有人言稱,是亡于萬歷帝!劉伯溫不是在《燒餅歌》里說了嗎?當時朱元璋問劉伯溫:老劉啊,說說我的大明朝,國運有多少年?劉伯溫回道: 吾主萬子萬孫!這就是在說萬歷。

正經的,不正經的,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認可的答案。

至于筆者的看法,則顯得有點另類:自戚繼光的戚家軍開始,明朝就宣布進入倒計時。不是說戚繼光如何,而是在說一種規律性的東西。

朱棣能打贏靖難之役,除了朱允炆的神助攻外,就是因他手握一彪,只聽命于自己的燕軍。

向前推,漢末之所以演變為三國,是因大將軍何進被殺后,皇上大哥手里就再無聽命于自己的,屬于朝廷的大軍了,這才被當成橡皮圖章一般,在董卓、李傕、郭汜和曹操手里傳來傳去。

唐朝也是如此,皇上大哥手里無兵,任由節度使橫行。到了明朝,當戚家軍的威名,壓制住朝廷大軍后,這其實就預示著,明朝皇上手里的資源變得不值錢了,無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表象,所謂的一葉知秋罷了,并不是對戚繼光本人不敬。

其實這些也很好理解,一旦朝廷手里的資源嚴重縮水,做不到賞罰分明,大棒不硬,胡蘿卜不甜,權威感就會消退,取而代之的就只能是「私人圈子」的私利爭斗。

這同時也是,為啥明朝皇帝們,那麼喜歡讓太監,代表自己去四處去撈錢,因而引發了東林黨跟這些太監,如魏忠賢之間的互咬。

可問題恰恰在于,正是因東林黨為了照顧自己的利益,取消工商稅后,為了填補窟窿而增加了農業稅負。并取消了驛站制度,搞得陜北一位叫李自成的「郵遞員」下崗,結果正是這位李自成,帶領著農民大軍,一舉推倒了大明,逼得崇禎自縊煤山。

據馮夢龍《燕都日記》所載:崇禎在自縊前,跟隨他一起赴4的太監曹化淳,便曾哭著說:「 忠賢若在,時事必不如此!」

如今說啥都沒用了,那麼崇禎有沒有機會翻盤?別說,還真有,結果崇禎自己卻掉鏈子了,這一切都要從公元1642年時說起……

二、李自成來勢洶洶

這一年,李自成橫掃河南后,便親自統四十萬大軍,進逼荊州、襄陽等地。當時襄陽握在明末另一實力派大將,左良玉的手中。

左良玉此前剛在朱仙鎮,被李自成暴揍,如今手里依然還有二十萬左右兵馬,但他對外卻號稱三十萬。奈何如今崇禎沒錢,只能拿出兩萬五千人馬的軍餉,不夠的,就自己「用點子智慧」去搞吧。

因此左良玉,就大肆搜刮襄陽地區,就搞得民怨載道,還未跟李自成開戰,就等于輸了。

左良玉也明白,如今絕對打不過來勢洶洶的李自成,于是連忙在樊城開始打造戰船,想順水溜走。結果當地老百姓急眼了,你都刮干凈八層地皮了!于是二話不說,竟然把他的戰船都給燒了。

這就是明末之時,不是李自成有多厲害,而是崇禎拿不出資源了。跟后來他調吳三桂入京勤王是一個模樣,你總要拿出軍餉吧?崇禎卻沒錢,便讓朝中大臣,能不能捐點錢出來?

結果這些大臣,尤其是東林黨們,都堪稱影帝級別的,喊仁義道德時,都妥妥君子無敵。可掏錢這事一臨頭,就齊齊哭窮——至于真窮假窮,很快就知道了。

當李自成進入北京后,大棒一舉,胡蘿卜還沒拿呢,那些前明大臣的銀子,就稀里嘩啦掏出來了。因此也難怪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如此」。起碼魏忠賢搞來的銀子,就相當于是皇上大哥的。

無論怎樣吧,襄陽丟了,左良玉也逃了,卻又去禍害其他地方,比如逃跑時,又縱兵搶劫了「承天府」。

而李自成在進入襄陽后,便把此地改叫了襄京,也就是自己的京師一般,并設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府,自任大元帥。可見李自成終于意識到了,不能再四處流浪了,應該有自己的根據地和配套班子。

因此,牛金星被封為丞相,并下設「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等,這一系列舉措,立馬讓李自成改變了「流寇形象」。

可想而知,此事對崇禎的沖擊該有多大了。眼見李自成如此氣勢洶洶,可崇禎卻無人可用!

左良玉?已經敗了,且一貫不聽崇禎的招呼,事實上已處于半獨立狀態了。只能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了。但問題更大,萬一山海關要丟了咋辦?那后金更如虎狼!崇禎抓瞎了。

正在這時,兵部尚書陳新甲,猛然想起一人,連忙對崇禎表示:皇上大哥別急,咱還有一位當世名將,不過卻在大牢里被關三年了……

一句話,讓崇禎如夢方醒,對啊,我咋把他忘了!那麼此人是誰?他便是孫傳庭。

三、大明最后的屏障

孫傳庭生于公元159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從此邁入仕途。也就是說,孫傳庭最初是文人,結果最后卻成了「大明當世名將」。為何他會有這種轉變?

只因他的家鄉山西,處于義軍、后金和大明的爭奪區域。曾經有人對孫傳庭此舉很鄙視。

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他家( 天下事殆不可為)。潛臺詞就是,大明四處冒煙起火,你還是靜等天下易主,再貨賣帝王家,這是多麼美好的人生規劃,讀書人應如此!

孫傳庭一笑:「 為之自吾始,濟不濟,命也!」意思是:那就從我這里改變吧,至于能否成功,交給老天爺去定。

公元1636年,高迎祥和李自成破了陜西,陜西巡撫被崇禎扔大牢去了。可陜西的事,總要有人去辦吧?這時,孫傳庭的一位政敵,不懷好意地推薦他去。連崇禎都覺得,這純屬開玩笑。

哪料孫傳庭卻堅決同意。崇禎很激動,國難見忠臣啊,特意把他喊來表示:好樣的,可惜我沒錢( 措兵難,措餉更難),只能給你六萬銀兩,其余的只能希望你「用點子智慧」了。

依然是錢(資源)的問題,至于錢在哪?前面說過多次,幾乎都在「東林黨」兜里……

就這樣孫傳庭來了,招募了三千人馬,接著便跟盧象升配合,竟然一下子把高迎祥給活捉了——高迎祥輸就輸在,他被三國時魏延給洗腦了,真就實施了把「子午谷奇襲」,被裝入口袋,幾乎全軍覆沒。

一顆名將新星,冉冉升起。孫傳庭雖也招募私賓,但他跟左良玉有兩大不同。

其一是,孫傳庭把自己的隊伍,視為朝廷兵馬,聽從崇禎的調遣。而左良玉則是只撈好處,不打硬仗,如追擊張獻忠,完全是養寇自重。

其二是,孫傳庭抓住了問題根本,盡量避免在搜刮百姓,并開始進行「清吞」,杜絕吃空餉,并要求把權貴侵占的,那些屬于軍屯的田地,都交出來要物歸原主!所謂「 地不容失一畝,糧不容遺一粒」,否則我手中有兵,就砍他腦袋!

因此孫傳庭的部隊,被稱為「秦軍」,戰斗力相當強悍!同時這也等于崇禎手里,有了屬于自己的「硬資源」。可惜隨著局勢好轉,崇禎出了昏招,偏聽偏信派錦衣衛把孫傳庭扔大牢了。

正是在孫傳庭坐牢的這三年,李自成接過高迎祥的旗子,成為新的「闖王」,開啟了對明朝的最命一擊。如今在襄京跟大明分庭抗禮,并來勢洶洶兵鋒直指北京!

孫傳庭被釋放了,但「秦軍」卻早被那些無能之人,禍害得沒剩多少了。孫傳庭仰天悲鳴道:「 我思用秦人。」沒辦法,他只得又重新招募人馬,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可惜已非三年前,李自成兵圍開封。

崇禎命孫傳庭立馬解救!孫傳庭上書表示:兵未練好,如今還不能用,否則必敗。崇禎雖對左良玉無可奈何,但對孫傳庭卻異常嚴厲:必須去救!就這樣孫傳庭嘆息一聲:「 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

孫傳庭帶兵出征,毫無意外兵敗倒下!大明最后的屏障崩塌了。就在孫傳庭走后半年,崇禎吊倒在煤山。于是《明史》曰: 傳庭4,而明亡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