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一天是怎麼過的?4點起床、7點就翻牌,隨后開始枯燥的一天

天空之城 2022/05/12 檢舉 我要評論

乾隆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帝王之一。由于各種影視作品的連番轟炸,即使是對歷史沒有了解的普通人也能對這位皇帝的生平說出一二。

在普羅大眾的幻想中,乾隆皇帝集大權于一身,每日不是忙著下江南奢侈享受,就必然是在對國家大事乾綱獨斷,總之肯定是充實而精彩的。

但在真實的歷史上,清朝對于帝王的日常起居有著嚴格的流程和規定,即使是乾隆這樣的君主也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必須嚴格遵守古訓。那麼這位歷史上由奢侈享受而聞名的皇帝真實的一天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可能勤奮努力到讓現代人難以想象。

4點:皇后祭祀,皇帝起床

時間回到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那一天,城頭的殘雪還未消散,偌大的皇宮籠罩在一片漆黑之中。根據清朝皇室的規定,在寅時之前,整個紫禁城除了景運、隆宗二門之外,其余之處皆不允許點燈。

據說,這是明朝傳下來的規矩,目的是方便當時皇帝的親信們借著夜色去辦些不為人知的事。

4點鐘,天邊出現了一抹亮色,居住在養心殿的乾隆皇帝寢宮內傳來了些許動靜。

這是皇帝要起床的「信號」了。此時養心殿內全部的宮女太監都要聚集到正殿門口,隨著總管太監一聲令下,所有人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口中高呼:「恭請皇上圣安。」

幾乎是同一時刻,皇帝走出殿門,這也是清宮內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被稱為「碰彩頭」,是皇帝賜給下人們的體面和福氣。

自乾隆登基到他退位為止的60年間,除了生病、喪禮之類特殊時期,每一天的清晨,他都嚴守這條規矩,時間分毫不差,強大的自制力令人感到恐懼。

經過簡單的洗漱,乾隆擺駕同豫軒,這是他一天中吃第一頓飯的地方。這里的太監早已擺上了三張方桌,每一張上都布置著各種糕點小菜。其實乾隆每一天只在正中的方桌上吃飯,其余兩桌的食物被稱為「額食」,是皇帝用于賞賜下人的食物。

每一天皇帝用膳之后,都要將其余沒有動過的飯菜賞賜給各位王公貴族、后宮嬪妃,這些人在受到皇帝賞賜之后,必要跪迎出府,匍匐在地,口謝天恩。

這套用膳禮儀出自《孝經》,是皇帝體恤下屬、下屬對皇帝盡孝的體現。

待乾隆用完早膳,時間不過五點,因為是正月,他還需要前往坤寧宮祭祀。明朝時的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場所;而清朝時,這里變成了滿族神明的殿堂。

此時的坤寧宮中,皇后早已準備好了一切。在這里,他們要祭祀一位名為「佛多媽媽」的滿族神明。「佛多媽媽」漢語意思是「柳葉祖母」,是柳葉神、生殖神、祖先神,她具有賜福和保護的神力,是整個滿族的保護神。

在乾隆到來之前,皇后已經完成了基本祭祀,乾隆要做的就是為公卿大臣分發祭祀完畢的胙肉(zuò ròu),整個儀式持續了一個時辰。此時是清晨7點鐘,距離一天的結束還有很長時間,皇帝也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7點:恭讀圣訓,緬懷先后

卯時,乾隆皇帝來到了乾清宮。 乾清宮明朝時是皇帝的居所,而清朝時,這里成了皇室內檔的資料館。

里面存放著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家,到雍正朝的全部檔案資料。這是乾隆每日上班之前必到之處,在這里他要重讀祖先的圣訓,學習他們的治國思想,為自己的治國理政構思出更好更新的方案。

根據《清高宗實錄》的記載,乾隆皇帝自登基以來,60年如一日重復著這項活動。在乾清宮里,他最愛讀的是祖父康熙皇帝留下的各種詔書,而其中讀的最多的是關于人才選拔方面的。

在乾清宮追讀先人思想一個小時之后,乾隆皇帝來到了重華宮,他要在這里緬懷一個女人——富察皇后。

雍正五年時,乾隆大婚迎娶富察氏,兩人婚后居住的場所便是重華宮,年少的乾隆意氣風發,富察氏善解人意,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恩愛綿延。可惜好景不長,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溘然長逝,乾隆悲痛萬分。

為了追憶自己的愛人,他將自己與皇后居住的場所原樣封存,還將一批對自己的人生有重要意義的物件存放于宮中一大柜中。

據史料記載,這個大柜是富察皇后出嫁時的嫁妝之一,乾隆將所有重要之物寄存于大柜中,足見皇帝對皇后的信任與哀思。

《重華宮記》中說,「舊劍(富察皇后)不能忘也,是以四十八年以來,元旦正月,無不于此少坐。」這是乾隆退位為太上皇時說過的一句話,那時距離富察皇后離去已有48年,但乾隆依舊遵守著自己的約定,每年正月都去看她。

甚至乾隆去世前十天的那個正月,他還在重華宮舉辦宴會,模仿著當年皇后還在時,兩人一起在重華宮舉辦宴會的盛況。

但若是平常的日子,這個時刻的乾隆會在重華宮舉行詩會。乾隆一生作詩4萬余首,大多都出自這個詩會。

詩會上乾隆會先寫下今日作詩的題目,隨后24名得寵重臣會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重華宮,進行君臣聯句。乾隆先起頭,各位大臣一人一句,完成詩作。當然這些詩作最終都會冠以皇帝之名,收錄于他的《御制詩集》之中。

10點:批閱奏章,晚面重臣

10點鐘,皇帝終于要開始真正地工作了,此時他一般會擺駕養心殿。

而他了解國事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普通的奏折,由全國各地大小官員將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寫在紙上匯報給皇帝,一般一個官員一次要上兩份奏折,一份是奏事折,一份是請安折。若是不上請安折,很容易被其他官員參一個「大不敬」之罪。

這類奏折一般會送入奏事房,在皇帝預覽之前,內閣大學士會做好票擬。這種上奏是完全公開化的,自康熙以后,這種奏事方法逐漸流于形式主義,基本看不到任何壞消息。其實,乾隆真正接收信息的來源是密折。

密折制度起源于康熙時期,當時的康熙派遣曹寅擔任江寧織造,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曹寅暗中監視江南士子,謹防他們當中出現反清復明的思想。

曹寅來到江寧后,定期將江南情況用秘密奏折的方式發給康熙,這種奏折沒有任何轉手程序,會直接遞送到皇帝本人手中,保證了奏折的絕對秘密性。

雍正時期將密折制度再次擴大化,全國有更多的官員得到了上奏密折的權力。

而乾隆時,這一制度被再次擴大化,全國官場告密之風盛行,所有人都成了皇帝的耳目,比明朝的錦衣衛制度恐怖更甚。這一制度之下造成的冤假錯案乃至文字獄數不勝數,大小官員無不人人自危。

第三種信息來源方式是滿文密折,這是一種比密折還機密的上奏方式。 由于清朝為滿族統治者所建立,自它建國的那一刻起,滿漢之間便有著明顯的差別。

相比起漢人官員,皇帝明顯對滿族人更為信任,很多機密要事,比如邊疆戰事等都是由八旗官員前去處理,他們在與皇帝秘密交談時全部采取滿文。

有時,皇帝為彰顯對漢族官員的信任,也會讓他們上滿文密折,比如雍正朝時期的年羹堯,就多次與皇帝用滿文密折互通來往。

乾隆這一天的工作,基本都是在處理各種密折,直至下午一點,皇帝要開始召見臣公了。與電視劇中皇帝每日上朝不同,清朝并沒有專門的早朝制度,軍國要事是國家的頭號機密,根本不可能拿來在公開朝會上討論。

因此遇到事情時,皇帝會傳召專門官員前來討論。

首先要見的是各地官員。

自乾隆登基以來,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他要求全國各地官員,小至知縣,大至封疆大吏定期到首都匯報工作。

乾隆朝幾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官員進京,向皇帝匯報當地情況。這一舉措幾乎將全國所有地區直接集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清朝的集權可見一斑。

下午四點鐘的時候,皇帝開始了「晚面」。所謂會面是乾隆皇帝發明的單獨召見軍機大臣商討重大國事的一種會面方式。這是清廷最高級別的秘密會談,非皇帝親信不可參加。

17點:鑒賞文物,題字留念

在商討完國家大事之后,皇帝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根據《清高宗實錄》記載,這個時間段的乾隆皇帝最愛的就是品鑒各種文物。他在養心殿的西邊單獨開辟出了一個小小的文物庫房,起名叫「三希堂」。

「三希堂」內陳列著各式名貴文物,僅書畫作品就有一萬兩千五百多件,著名的有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都在乾隆的收藏之列。

每一天,乾隆都要觀摩、品玩這些文物真跡。性質上來還要題詩立說,為文物加蓋自己的印璽。

史料上說,乾隆皇帝每一天基本要把玩六七件古董、八九幅書畫作品,很多著名詩畫都被乾隆的印璽填滿,唯有《富春山居圖》逃過一劫。原來是皇帝本人鑒寶水平不佳,錯把真品當贗品,這才讓《富春山居圖》逃過一劫。

三希堂是皇帝最為主要的游玩場所,里面的各種文物更是價值連城。因此,乾隆皇帝對這里的安保非常重視。他曾親自下令,三希堂內的一草一木都不許移動分毫。 為此,他特意將幾根雜草放在桌上,誰敢動一下,無論什麼目的,一律斬立決。

直到清朝滅亡,最后一位皇帝溥儀離開宮廷,三希堂內的桌子上依然擺放著一個景泰藍寶瓶,里面有數根雜草,這些都是乾隆生前留下的。

即使他走后,他的后代們也沒人敢移動分毫。反而通過這幾根雜草,對他們那位祖先強大的皇權產生了無限的崇敬之情。

19點:時辰一到,太監來催

晚上八點,乾隆皇帝要準備休息了。早在一個小時之前,就有專門太監帶著寫有宮內嬪妃名字的綠頭牌前來呈給乾隆,那些生病、懷孕等的妃子已經從牌中剔除,皇帝隨手一指,太監們便心領神會,領命而去了。

隨后的時間里,太監們會給皇帝呈上一些糕點和溫酒,以防一會兒皇帝沒有力氣。而被翻到牌子的妃子則會利用這段時間梳洗打扮,隨后被專門太監用一席絲被包裹,扛著送到乾隆面前。

乾隆在用過糕點之后,會梳洗一番,隨后躺到床上,妃子被送來之后,便須匍匐在乾隆腳邊,恭聲說一句「皇上圣祥」,之后從乾隆腳邊爬進他的被子中。

清宮之中有規定,妃子侍寢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時辰,為的是皇帝能夠養固精元、延年益壽。若是皇帝超時,門外的太監們便會忙不迭的連聲催促——「時辰到了,時辰到了……」直吵得皇帝與妃子失去了興趣,這才作罷。

隨后,妃子會被太監再次裹上絲被,背到附近一處暖閣之中。若是皇帝要求,妃子晚上會在這里過夜,若是皇帝無意,那麼妃子在這里稍事休息之后便會被太監送回原來的宮殿。皇帝是不會與任何妃子同榻而眠的。

根據《乾隆帝起居注》的記載,乾隆三十年正月期間,侍寢者基本為容妃。這位妃子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香妃」,她是新疆和卓族進貢的妃子,天生的異域外貌讓已經50多歲的乾隆非常喜愛。

而這些年來,皇帝與皇后漸漸疏遠,就在正月初八這一天過后的第八天,皇后在一次出巡中絞了頭髮,與乾隆徹底決裂。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初八日的史料如上所述,皇后也沒有任何異常,這件事恐怕將成為永久的謎團。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