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活著時,為啥朱棣不敢跟他爭奪太子之位?看看朱標有多厲害

天空之城 2022/04/21 檢舉 我要評論

在封建王朝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出現了數不盡的草根皇帝,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自從他建立了大明朝之后,明王朝就是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王朝。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明朝應該是封建王朝中華夏文明體現的最淋漓盡致的朝代。無論是對外的邊境戰/爭,還是文化方面的鄭和下西洋,或者是內部的經濟發展,在整個封建王朝歷史上其繁榮程度也是屈指可數的。 朱元璋自己皇帝的位置就是造反得來的,好像這個行為已經延續到了朱家后代的血液里面。

所以明朝著名的皇帝朱棣他的皇位也是搶來的,還是從自己的親侄子那里搶來的。這也是他作為皇帝的污點之一。 既然他可以從自己的侄子手中搶來,那為什麼朱棣沒有在朱標當太子的時候,直接把權力從他這位哥哥手里搶來呢?我們今天就從源頭出發來了解一下,看看朱標有多厲害。

哥哥朱標

歷史上的朱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他是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所有皇子中的大哥,出生于公元1355年,而他的母親就是朱元璋著名的馬皇后。他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正在率領自己的部隊在南京和敵人激/戰。

而朱標的出生也給予了朱元璋極大的鼓舞,他非常高興。以至于在當時打仗的地方找了一塊石頭,刻上了幾個字,這幾個字大致的意思就是: 如果有人到了我朱元璋今天到的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子孫滿堂,不愁沒有香火的。

而在朱標出生之后的第九年,朱元璋就將他作為了自己權力的傳承人來培養。并且在朱標13歲的時候,朱元璋就讓他的這位長子獨自帶領人馬到自己的老家去祭拜祖先。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兒子從小要學會自立,要有作為皇帝的覺悟。

臨走的時候,朱元璋還給朱標交代了很多事,他告訴朱標:要做皇帝不能只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那個人,絕對不能目中無人、目中無百姓。你要學習歷史上那些最有成就的皇帝,天下任何一個百姓都和你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你一直都要勤儉持家,而你所持的這個家是國家。你作為當今皇上的兒子,一出生就在富貴的家庭,可能現在的一切榮華富貴對于你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在外出的時候更要注意觀察貧苦百姓們是怎麼生活的,要完全明確你作為皇帝的職責。

英年早逝

而從此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很早就有叫朱標做下一位皇帝的意思。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對朱標不但抱有很大的期望,并且是極為看重和寵愛的。

當時他將朱標立為自己的傳承人之后,恨不得將全天下最有見識的人都召喚過來做自己兒子的老師。當時的左右丞相,還有中樞、都督等等所有的朝中大臣,只要是叫得上名字的、有成就的,全部都陪伴在太子朱標的身邊。 而動用這麼多珍貴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就是為了陪伴朱標好好讀書,將來能有一番作為。

并且朱元璋對兒子的寵愛還不僅僅在這上面,他還在皇宮當中為朱標單獨設置了一座類似于圖書館的學堂。 他在這座小型圖書館里面收集了幾乎全國所有的最珍貴的古代經典作品,并且讓很多有名的文人都來這里上班。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陪朱標讀書。而朱標也在這里學到了很多,他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皇宮中最嚴格的規矩法令來進行, 朱元璋自己雖然是一個草根皇帝,也沒有讀多少書,但他還是能認識幾個字的,尤其是在做了皇帝之后,他也沒有對自己放松過,所以也經常吟詩作賦,對兒子要求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老話說的好:「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朱標是非常受朱元璋重視的, 他雖然生長在皇家,但是通過朱元璋和各位大臣的調教,身上一身正氣,博古通今,并且能夠體諒天下百姓的苦難,其實如果他真的成為了明朝的皇帝,應該會很有作為,但是他卻在37歲的時候因為普通的風寒病而離去了。

朱棣敢不敢謀反

雖然太子朱標英年早逝,但他還是活了將近40年,那麼像燕王朱棣這樣一個對權力非常有野心的人, 如果朱標一直活著,阻擋了他前進的道路,那麼他會和自己的哥哥爭權奪位嗎?筆者覺得如果歷史上的朱標沒有因病去世,朱棣也不可能去謀反。

首先名不正言不順。我們都知道,封建王朝時代對于權力的繼承,都要講究名正言順,就算是造反也要有適當的理由。

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有人起義或者造反的時候,都會為自己做一個合理的解釋,要麼是為了光復前朝的偉業,要麼是征討反賊。 反正如果名不正言不順,就算你得到了天下,也會被別人說閑話,這對以后的政/權的穩定是有很大的威脅的。所以即便朱棣非常喜歡權力,他也沒有那麼傻。

其次,朱棣就算想要謀反,他也沒有那個能力。 因為在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就根本不會考慮讓他作為下一任皇帝。而且當時朱標周圍圍著的全部都是朝廷重臣,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朱棣都沒有造反的資本。

結語

話雖如此,但是歷史上的朱棣,我們并不能把朱棣簡單的看成一個是篡權奪位的人,他在上位之后還是很有一番成就的。而他當時之所以要謀反,就是因為自己的侄子在政/治上幾乎沒有任何作為。

并且朱允炆還采取了不當的政/治方式,那就是著名的削藩,朱允炆的這個行為導致了朱家所有的后人流放的被流放,貶謫的被貶謫,基本上七零八落,朱棣也是因為看不下去才謀反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