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科學家:有一些白色的怪東西,正在火星上緩慢移動

天空之城 2022/04/28 檢舉 我要評論

世上沒有萬年不化的冰雪,宇宙中也沒有亙古不動的冰川。在地球上,水凝固成冰,繼而積累成為冰川。

在重力的作用下,冰川會從地勢高的地方,向地勢低的地方滑動。它們會匯聚在一起,就像一條河流一樣,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推進。

冰川的運動緩慢而持久,擁有一種超越人類經驗的巨大力量。它們所到之處摧枯拉朽,在巖石的表面留下深深的劃痕。

火星快車探測器拍攝的火星南極冰蓋局部。ESA / DLR / FU Berlin / Bill Dunford

最近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撰文指出,火星南極的干冰也是會流動的,它們能夠在水冰的基床上向著低處推進。

火星南極的白色冰蓋大體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水冰,位于下層;另一部分是干冰,位于上層。

火星南極的干冰冰蓋是從大約60萬年前開始逐漸形成的。當時火星的氣候發生了周期性的變冷,大量的二氧化碳開始在火星的南極凝固、沉降。這些凍結的二氧化碳總量驚人:它們的凍結,導致火星的大氣壓下降到了原來的二分之一。

如果這些干冰是均勻分布在火星南極地表的,那麼它們的厚度大約會在45米左右。而今天在某些地方,干冰的厚度可達1千米。僅用大氣的沉降難以解釋這種差異。根據它們的特征,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會像冰川一樣流動。

火星快車探測器拍攝的火星南半球及南極冰蓋。ESA / DLR / FU Berlin

在火星南極,規模最大的干冰冰川長度可達200千米,寬度可達40千米。這些冰川在大約40萬年前,火星大氣二氧化碳沉降率最高的時候流速最快;且今天它們依然在流動,盡管流速已經很慢。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之所以火星冰川的主角是干冰,原因在于干冰在火星環境中的流動性要遠勝于水冰,其流速理論上可以達到水冰的近百倍。

火星南極冰蓋區最大的干冰冰川。黑色的是冰川槽谷的邊緣。整條冰川的寬度大約為40千米。我們可以在照片的上半部看到冰川表面有很多「褶皺」。這些「褶皺」是因冰川在流動過程中前方干冰因為減速,被后方流速較高的干冰擠壓形成的。NASA / MSSS

太陽系中,已知只有三個天體表面擁有會「行走」的冰川:地球、火星和冥王星。

在地球表面,水冰是冰川的主角;在火星環境中,干冰是冰川的主角;而在冥王星環境中,水冰會變得像巖石一樣堅硬,形成高聳的山脈,冰川的主角是固態的一氧化碳、甲烷和氮。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