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媒體CNET在2022年5月5日發布了一個有些讓人震驚的新聞,深海探測潛艇鸚鵡螺號艇在太平洋底發現了一條神秘的「黃磚鋪就」的道路,似乎通向一個神秘的未知世界!
神秘「黃磚路」: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Nautilus(鸚鵡螺)號是一艘法國在1984年研制成的深潛器,最深可下潛至6000米,迄今為止總共已經下潛了1700多次,足跡遍布全球97%的海域。
鸚鵡螺號參數
鸚鵡螺號盡管的數據從目前來看并不優秀,但其十分高產,下面是它的一些參數:
作業深度:6000m 尺寸:長8.00m,寬2.7m,高3.81m,重量:19.5t 載人球體:可載人數:3人,內部直徑:2.1m ,材質:鈦合金 舷窗:3個(直徑為120mm)
因此在油管上經常可以看到鸚鵡螺號的海底深潛視訊,其神奇的海底生物讓人嘆為觀止,比如在2016年看到一個古怪的紫色球體、2018年看到一只可愛的章魚等等,都會引起公眾們的極大興趣!
日前這艘深潛器在夏威夷Papahānaumokuakea附近的Lili‘uokalani Ridge區域時候發現一個神秘的水下世界,當鸚鵡螺號深潛器沿著努特卡海山的海底前進時,突然在前方出現了一條似乎是某種有規律的石板鋪成的道路,與中國早期的石板路(其實歐洲古代也有這種路)非常相似。
部分區域已經有些破損,但仍然能看到「路基」的樣子,這些石塊大小并不一致,但縱向線條卻比較規整,似乎是在某個過去很遙遠的時代鋪就。
看到如此超出想象的場景,潛艇內的科學家們也不禁呼出聲來,畢竟這樣的場面實在有些超出想象,而被上傳到油管上后反響更是強烈,很多讀者則立馬聯想到了史前文明,比如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和姆大陸文明,甚至還有利莫里亞文明都想到了,那麼真有關系?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但科學家仍然仔細分析了這種現象,確認為應該是玻璃質巖的破裂流,這是一種在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巖流中的玻璃質巖漿流在海底凝固后冷縮造成的規律破裂現象,看上去和各位想象的「黃磚路」或者石板路非常相似。
也難怪讀者會這樣想象,這是反常識的現象出現在海底時非常自然地聯想而已。
傳說中的海底文明:真的存在嗎?
也許各位不習慣這種套路,那種開頭懸念,中間放水,末尾枯燥無味的套路筆者也不喜歡,下文順著「黃磚路」的思維來聊聊全球大洋的底部,是否真的存在海底文明?
傳說中的海底文明有哪些?
其實應該這樣來描述,沒有所謂的海底文明,不過卻有傳說史前就沉入水下的文明,如下幾個史前文明大家一定如雷貫耳:
亞特蘭蒂斯 雷姆利亞大陸 姆大陸
亞特蘭蒂斯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中,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被大洪水所毀滅,沉入了海底。
柏拉圖最晚年的著作《蒂邁歐篇》
其位置眾說紛紜,比如有的認為在塞浦路斯南部,也有的成為在克里特島海域,不過這些都在地中海這個澡盆子里,而接受度比較高的位置推測是在大西洋以及南極洲,并且有很多熱心人士還繪制出了亞特蘭蒂斯在大西洋上曾經非常宏偉的版圖:
由于亞特蘭蒂斯的傳說幾乎貫穿了整個西方文明史,因此對于亞特蘭蒂斯的藝術創作層出不窮,而公眾比較容易接受的就是影視作品,比較有名的如《大西洋底來的人》、《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以及《地心歷險記》,比較值得一說的是前兩者,因為這代表了兩種思維:
1、亞特蘭蒂斯文明已經演化出水下生存能力;
《大西洋底來的人》其實是個錯譯的標題,原標題是《 Man From Atlantis》,也就是亞特蘭蒂斯來的人,劇情是一次海嘯后一名神秘男人被沖上了海灘,發現他外表與人類一致但身體內部結構卻大相徑庭。
比如他能適應深海生存,還能在水下用鰓呼吸,另外還可以在高水壓下生存,有水的地方力大無窮等等,其實這個想象完全是錯誤的,深海魚類身體都是軟綿綿的,甚至「柔弱無骨」,比如鮟鱇魚等。
而且能適應高水壓生存的生命一旦到達水面就會發生減壓病,另外長期的水下生存,由于水的浮力等內臟等比較容易舒展,到達地面后受到壓迫,很難生存。因此這種想象是不切實際的。
2、亞特蘭蒂斯文明有著極為先進的科技
《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就描述了這樣一個世界,亞特蘭蒂斯文明已經向宇宙擴張,宇宙飛船,類似蟲洞機制的星門等,而且人類科學家在南極冰層底部也發現了亞特蘭蒂斯文明當初留下南里理解的技術,比如意念控制的飛行器和武器,而人類中能達到和意念控制的「高等級思維能力」的人還為數不多。
劇中設定了一個虛構宇宙,但無疑這是對亞特蘭蒂斯最美好的神話的延伸,公眾的接受度也非常高,因此星門迷到現在仍然「凝聚力」非常高,當然筆者也等著《星際之門:宇宙》能出續集,想看看「命運號」穿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后宇宙盡頭的模樣。
但非常可惜的是,亞特蘭蒂斯的一切可能源于柏拉圖對于理想國的想象,他設定了一個對話中才存在的國家,寄托他的心中向往的國家與制度的一種美好想象而已,為了更好的接受度以及殃及自身,因此才用了這種虛構歷史的方式來描述,但柏拉圖玩脫了,成了一段「事實可能存在」的歷史,而無數史學家正在追逐這段虛構的歷史,為其添油加醋!
利莫里亞大陸(雷姆里亞大陸)
這是動物學家菲利普·斯克萊特 ( Philip Sclater ) 于1864年提出的一個大陸,該大陸沉沒在印度洋之下,當時他為了解釋為什麼馬達加斯加和印度都存在狐猴化石,但非洲和中東卻沒有這種猴子,因此假設在印度和馬達加斯加之間在史前可能存在一個大陸。
英國神秘論作家、發明家James Churchward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很多作品,他將這個大陸稱為Mu,這位大神非常高產,以下都是他在不到10年內創作的煌煌巨著:
《失落的穆大陸:人類的祖國》(1926年)、《穆的孩子們》(1931年)、《穆的神圣象征》(1933年)、《穆的宇宙力量》(1934年)和《穆的宇宙力量第二本書》(1935年)
火星男孩和利莫里亞大陸
關于利莫里亞大陸的傳說,除了英國這位大神的作品,近期一定是火星男孩最著名,因為他一直都自稱前世是火星人,當時他就忙于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貿易。
他駕駛一種神秘動力的飛船,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往來地球與火星,當時和他貿易的是利莫里亞文明,這個大陸位于印度洋上,利莫里亞人很高大,身高在2~3米之間。
之后的敘述是地球上出現了超級洪水,利莫里亞文明一夜之間消失于海面之下,而火星也發生了核戰,大氣層消失,火星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
關于這個邏輯問題很多,首先2~3米高的人類從未見過其骨骼或者化石,另外地球上也不會憑空出現那麼多水,特別是淹沒一個大陸的水,另一個則是一個發展到了星際貿易的文明,再大的洪水都會有文明留存,要不然科技是干嘛用的?飛機、船舶與衛星等等,哪里去了,顯然亞特蘭蒂斯也存在這個天大的漏洞。
當然更關鍵的是在1960年代,科學界接受了Alfred Wegener(阿弗萊德·魏格納)在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理論,有關利莫里亞大陸(Lemuria)的理論很難站住腳,不過這個想法仍然存在于大眾的想象中,尤其是神秘論者相關的理論中。
姆大陸(Mu continent)
英裔美國古物學家奧古斯都勒普隆貢( Augustus Le Plongeon,1825-1908 年)的作品中首次出現了「穆之國」的神話概念,這是他在對尤卡坦的瑪雅遺址調查后提出來的,想象這片大陸位于太平洋上:
東西向從馬里亞納群島延伸到復活節島,從南北向夏威夷延伸到曼加亞。根據丘奇沃德的說法,這塊大陸東西長約5000英里,南北長3000多英里,比南美洲還大。該大陸被認為是平坦的,有廣闊的平原、浩瀚的河流、連綿起伏的丘陵、大海灣和河口姆大陸因為地下火山氣體的膨脹而被抬升到海平面以上,但「幾乎在一夜之間被徹底抹殺」而沉入海底,在一系列地震和火山爆發之后,「破碎的土地陷入了巨大的火海」,并被「五千萬平方英里的水域」所覆蓋!
姆大陸也是很多科幻小說的主要發生地,比如如葛瑞姆·漢卡克的著作《上帝的指紋》以及日本超級機械人動畫《勇者萊汀》等。
在這里必須要提醒一下的是三個文明,三片大陸的結局都是沉入水下,但凡是對地球地質以及板塊運動和地殼結構等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無法相信這種說法,因為在短時間內,一個大陸既不會沉沒也不會被摧毀。
即使從2億年前開始,地球上也沒有洲級別的大陸消失的記錄,地球暫時并不具備這樣的機制,如果這一天發生,那麼整個地球生命都可能不復存在。